【平安證券】
基金:基金倉位測算結果:1)公募基金倉位測算檢驗:公募基金整體倉位測算結果誤差較小,并且誤差分布總體穩定,使用該模型能較好地表征基金整體倉位情況。2)私募基金倉位測算結果:私募基金整體倉位測算結果平均中樞為70%左右,并且從倉位變化與滬深300的走勢可以看到,私募基金整體倉位變化有領先滬深300走勢的趨勢,表明私募基金倉位調整方向對后市的判斷較為準確。目前私募基金整體測算倉位為69%,處于中樞位置。私募基金持倉特點:根據2020年度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的信息可以看到,共計988只私募基金出現在前十大股東中,私募持股的參考市值約為1492億元,持股數約為145.5億股。其中持股參考市值及數量均以主板為主,中小板、創業板次之。其中持股參考市值最多的行業為醫藥生物、食品飲料和化工,持股數量最多的行業為化工、房地產和電子。
新能源汽車:8月國內新能源市場繼續復蘇,明星車型維持良好表現;欣旺達收到東風柳汽動力電池定點通知;特銳德擬定增不超過10億元。20年國內新能源總量難有起色,但結構性變化值得關;海外疫情對電動車銷量的影響基本解除,在政策的扶持下有望恢復高增長。建議更多著眼于影響成長預期的主題事件催化。整車方面,推薦長城汽車、上汽集團、廣汽集團,關注吉利汽車;電池材料方面,推薦寧德時代、當升科技;電機電控方面,建議關注臥龍電驅、匯川技術;鋰電設備方面,建議關注先導智能和杭可科技;鋰鈷方面,建議關注華友鈷業和天齊鋰業。
【財信證券】
宏觀策略:兩市共計成交金額10215.2億,高于前20日成交均額9331.02億。市場整體資金流向來看,上個交易日滬深兩市共計凈流出914.51億,其中滬深300凈流出318.31億、創業板指凈流出86.89億。共有841家公司獲得凈流入、3024家公司資金為凈流出。行業資金流向:上個交易日資金流入申萬一級行業前三名為綜合、紡織服裝、鋼鐵,排名居后三名的行業為電子、醫藥生物、非銀金融。北上資金方面,滬股通凈流出22.02億,深股通凈流出32.63億,共計凈流出54.65億。截止9月4日,融資余額為14333億,較上一交易日減少28.56億。兩市股指大幅調整,高估值板塊悉數下跌。昨日兩市股指大幅下挫,科技板塊在中芯國際大幅調整的帶動下整體下挫,前期漲幅較大的醫藥、農林牧漁、電子等板塊悉數跌幅超過2%。正如我們周報所指出的“估值分化或將逐步收斂”,房地產、銀行板塊跌幅較小。當前處于經濟周期的中段,貨幣當局的貨幣政策邊際收緊,經濟先行指標M2、M1在疫情過后的快速復蘇后,已經過了恢復最快的階段,往后經濟領先指標M2-GDP增速將逐步下降,經濟同步和滯后指標將持續向好。大類資產配置應該是空債券,多權益、商品。對于A股而言,目前市場估值并不低了,從2002年來看目前估值分位接近歷史中位數水平,估值分化較為極端,科技、消費估值需要較長時間消化估值,而貨幣政策彈性已經空間較小,中期科技消費全面抬升估值的階段可能已經過去,中美科技戰仍然給科技板塊整體較大的估值壓力,下階段機會在于尋找業績確定下較高的細分行業和公司。
公用事業:2020年9月,建議三條主線布局公用事業:1)火電板塊估值低、受益煤價下行,關注:華能國際、華電國際;2)水電板塊股息率高、配置價值突出,關注:長江電力、湖北能源;3)環保板塊,關注水治理政策執行力度超預期標的:碧水源、國禎環保;及受益垃圾分類的環保裝備企業:盈峰環境。公用事業維持“同步大市”評級。市場行情回顧:2020年8月,公用事業指數上漲3.64%,跑贏萬得全A指數0.54個百分點。子板塊而言,電力、水務、燃氣、環保分別變動3.01%,3.23%,-5.45%,8.38%。由于《新固廢法》在2020年9月1號生效,《新固廢法》大幅提高了企業的違法成本,預計將推動企業增強固廢環保設施投入,利好固廢處理全產業鏈。《新固廢法》生效預期背景下,環保板塊(尤其是固廢產業鏈)關注度升溫,2020年8月環保工程及服務指數上漲8.38%。另一方面,華能國際2020年Q2實現凈利潤36.73億元(同比+213.08%),大幅超出市場預期,火電股股價表現亮眼。
【國海證券】
軍工:高層持續表態發展航空發動機等大國重器。據工信部網站消息,本周初,工信部黨組書記、部長肖亞慶在上海調研時強調,要加快創新步伐,把我國的大飛機、航空發動機和集成電路產業搞上去。中國航發董事長曹建國表示,全力推進大飛機和航空發動機事業的發展。這是繼7月國資委主任到中國航發調研強調要“全力以赴抓緊研制獨立自主、技術先進、質量可靠的航空發動機”后,高層再次表態發展航空發動機等大國重器。建議關注業績持續改善優質標的,如航空發動機、主戰裝備上量等景氣度高、確定性強、業績有望持續兌現的方向,以及具有較強改革預期的相關標的。1)航空發動機:新裝備上量和原有裝備升級替換對航空發動機新裝和替換需求旺盛,預計未來十年國內軍用航空發動機市場規模有望達數百億美元。建議關注航發動力、航發科技、航發控制、華伍股份、鋼研高納等。2)主戰裝備上量:一流軍隊建設需要大批先進武器裝備的支撐,在裝備補短板和型號上量的過程中,主戰裝備龍頭及配套企業前景明確。建議關注中直股份、中航飛機、洪都航空、中航沈飛、中航機電等。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