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證券】
宏觀策略:滬指結束7連陽,板塊輪動速度加快。截止收盤,上證綜指跌0.71%,中小板指跌0.68%,創業板指跌0.99%;行業板塊方面,房地產、有色金屬、建筑材料漲幅居前,通信、綜合、傳媒跌幅居前。市場將回到低波動、震蕩行情。醫藥、游戲、在線會議等概念行業走強可能告一段落,我們對于今年市場的邏輯會做一些調整。科技成長長遠看還是邏輯更通順,具體行業依然是圍繞硬科技開展,包括從5G商用、自主可控、國產替代、新能源汽車產業,但是一定要挑選估值和業績增長前景相匹配的企業。第二,周期品我認為可以給予更多關注,包括基建和房地產可能會發力的情況下,銅、水泥、相關化工品、工程機械的周期品要重點關注,特別是現在周期品中很多公司行業格局都很好,在政策有催化、需求可能會集中釋放,低利率環境對低估值、大市值、業績有提升的公司都有直接的推動作用。第三,消費板塊暫時會遇到估值提升的阻力,一方面EPS可能由于疫情受影響,居民消費恢復有個過程,受到沖擊的日常消費、民航、機場有估值修復的機會。
房地產:近日,按照《西安市人民政府關于有效應對疫情促進經濟平穩發展若干措施》要求,西安市資源規劃局出臺了有效應對疫情,促進經濟平穩發展的措施,主要與土地市場相關,從分期繳納土地出讓價款、允許變更出讓價款繳納期限、容缺辦理相關規劃許可手續、實施予辦理不動產登記制度等角度出發,保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西安市土地市場穩定有序平穩運轉。江西、安徽、上海等地也出臺了一定政策,應對疫情,穩定房地產市場。從多地出臺的文件來看,政策主要圍繞兩個方面:一是平穩土地市場運營,由于疫情影響了行業整體銷售,行業整體資金相對緊張,政策從分期繳納土地出讓價款等角度,緩解房企繳納土地款壓力,從而推動房企拿地意愿,維持土地市場平穩發展。二是減免相關費用,針對部分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房地產相關企業,通過適當減免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或土地收益等,為企業減負。建議關注資金充裕、杠桿水平相對較低、償債壓力較小的萬科A、保利地產、金地集團。
【平安證券】
新能源汽車:1、整車:短期波動不改新能源乘用車長期向好,客車格局進一步向龍頭集中;2、電池:2020年海外市場景氣度高;3、鋰電設備:2020年國內外鋰電池巨頭仍將加速擴產,上海特斯拉放量打開新的成長空間;4、鋰鈷:供給收縮,2020年行業基本面積極;5、投資建議:整車方面,推薦長城汽車、上汽集團、廣汽集團,關注吉利汽車;零部件方面,推薦特斯拉產業鏈標的,以及潛在可能進入特斯拉的供應商,強烈推薦星宇股份,推薦拓普集團、中鼎股份、銀輪股份等。電池材料方面,推薦關注在海外建廠,加速全球化布局的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關注LG化學、三星SDI等海外動力電池供應鏈機會,推薦當升科技、杉杉股份、璞泰來、星源材質、新宙邦;電機電控方面,建議關注臥龍電驅、匯川技術;鋰電設備方面,建議關注國內鋰電設備龍頭先導智能和中后段設備優秀代表杭可科技;鋰鈷方面,建議關注布局全面的鈷龍頭企業華友鈷業和具備成本優勢的鋰龍頭企業天齊鋰業。
生物醫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持續,將大幅增加α-干擾素、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利巴韋林、瑞德西韋等相關抗病毒藥物的使用,建議關注特寶生物、未名生物、安科生物、博瑞醫藥等;同時,新冠疫情將提升市場對抗病毒藥物領域的關注度。1)乙肝領域,雖然受藥品降價影響市場有所下滑,但整體需求量仍在提升,新獲批的丙酚替諾福韋前景廣闊,建議關注正大天晴、科倫藥業;2)丙肝領域,國內認知率、診療率有望提升,帶動DAAs放量,建議關注國內丙肝新藥研發進度靠前的企業,如歌禮制藥;3)AIDS領域,慢病化及新型抗HIV藥物的可及性提升有望帶來市場擴容,建議關注華海藥業,以及即將在科創板上市的前沿生物;4)流感領域,奧司他韋快速放量,建議關注東陽光藥。
【天風證券】
建材:我們認為建材需求只是推遲不是消失,不排除以下可能:積壓需求反彈力度較大,或政策支持加大,需求恢復時間與力度均值得期待。標的方面,水泥板塊,繼續推薦價值+彈性組合,價值品種首選海螺水泥,彈性品種關注福建水泥,冀東水泥,塔牌集團,上峰水泥,華新水泥,以及一季度西北受疫情影響有限的祁連山、天山股份。消費建材板塊,一季度業績占全年比重較小,疫情影響有限,中長期聚焦行業集中度提升以及龍頭核心競爭能力,建議關注帝歐家居、蒙娜麗莎、亞士創能等。玻璃板塊,淡季供給收縮價格波動小,建議關注旗濱集團。
銀行:年初以來,因疫情引發銀行讓利、息差收窄、資產質量惡化之擔憂,銀行板塊下跌約10%。且銀行板塊近期未隨大盤反彈而明顯上漲,明顯跑輸滬深300,銀行板塊仍處于底部。我們認為,疫情是當前銀行股估值提升的核心矛盾,股價已經反映對疫情悲觀的預期,疫情的拐點或是銀行股反彈的起點。疫情現好轉跡象。近期,新增確診病例數有所下降,境內湖北省外新增確診(2月11日為377例)連續8日下降。截至2月11日,境內累計治愈4740例,死亡累計1113例,死亡病例數增長明顯放緩,而治愈病例數快速增加。在嚴格的防疫措施之下,疫情有好轉之跡象。當前銀行(中信)估值僅0.79倍PB(lf),處于歷史最底部。我們認為疫情出現好轉跡象,銀行股或反彈,建議高度重視。個股方面,主推基本面好,近期回調大的光大、興業、常熟、張家港行等,關注工行、招行、北京等。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