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科創板迎來開門紅,首批25只股票漲勢喜人。
千億市值股票當天誕生,中國通號奠定科創板“一哥”位置;部分原新三板公司身價暴漲,市值規模從雙位數上升到三位數。開市當日,即有16家企業市值過百億,占比64%,大幅超出機構預期。
不過,更多機構投資者提醒,要關注未來四天交易風險。據記者梳理,22日約有11只股票收陰,比如中微公司報收81.03元,若投資者以開盤價買入,收盤浮虧達到26.20%。這意味著,多只科創板股票次日存在較大回調風險。
千億市值公司浮現
科創板首日表現超出市場預期成為業內共識。數據顯示,科創板全天成交額高達485億。首批25只個股中,大多數股票股價實現100%以上大漲,另有9只個股表現也不俗,漲逾80%。
整體而言,25只個股首日漲幅平均為139.55%,大幅超出創業板開市首日表現(平均漲幅106%),也超出賣方預期。
事實上,此前多名賣方認為科創板首日表現雖然較好,但不會火爆。廣發證券彼時預計首批初期幾乎難以重現創業板開市首日盛況;中信證券則預計科創板開板首日平均漲幅預計在20%以內;光大證券推測在樂觀情況下最高漲幅不超過65%。
但在投資者積極的參與下,科創板開市首日就出現千億市值公司。中國通號報收1152億,市值規模與港股一致,已超三一重工、藥明康德、蘇寧易購、東方財富等明星股。
瀾起科技與中微公司分別以846億、433億位列科創板第二、三名,另有13家市值規模超過百億。當天最小市值公司為沃爾德。
這意味著,開市當日,就有16家企業市值過百億,占比64%。
另一組數據則直觀體現出,企業在登陸科創板后身價暴增。
據了解,嘉元科技三板退市前市值26億,科創板上市首日收盤時高達131億;天準科技三板退市前市值18億,目前在科創板為92億;西部超導三板退市前市值47億,如今243億。
“公司定價是否合理,主要看基本面,可比上市公司市盈率、市銷率。三板特殊情況在于流動性不足,所以沒有給予充分的流動性溢價;另外科創板首日有‘炒新’因素,結合來看,我認為這家公司價格有泡沫,預計未來會出現調整。”一名深圳私募基金投資經理表示。
深圳一家券商營業部總經理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從首日股價來看,科創板首批企業市值虛高。
從多家機構此前的定價報告也可看出,科創板企業市值在首日暴漲。
比如東興證券研報曾指出中微公司2019年市值在196.8-218.7億元區間,屬于同行中給出較高估值的機構,而公司實際市值已經達到433億。
此前丹陽投資首席投資官康水躍曾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給出華興源創的估值,認為約百億。彼時其談道,根據華興源創2019年實現歸母凈利潤3億元左右,按35倍的市盈率估算,市值大約105億元。在他看來,如果高于130億,則高估的風險已經顯現。而開市當日,華興源創市值已達223億。
浮虧最高26%
接下來科創板股價將如何進行演繹,備受投資者關注,多名機構投資者表示,調整和分化將會出現。
據了解,科創板開市首日25只新股盤后固定價格交易成交額合計6974萬元。其中,兩只科創板標的仍然受到投資者青睞。
中微公司盤后固定價格交易914萬元,占全天成交總額的比例最高,為0.29%。中國通號盤后固定價格成交額最高,為1820萬元,占全天成交總額的比例為0.19%。
前述深圳私募基金投資經理談道,兩家公司質地較好,均為細分行業白馬股。“中微公司是半導體領域的龍頭,成長性很好,受投資者歡迎是意料之中。”不過,同時他也提醒估值過高風險。
不過,有公司股價上漲動能不足,盡管全天漲幅翻倍,但收出陰線。
睿創微納公司以59.10元開盤,收盤時只有50.20元;交控科技開盤40.80元,收盤時只有37.90元;瀾起科技開盤91.30元,收盤74.92元(較開盤跌18%)。三只個股收盤價較開盤價跌逾20%,中微公司跌幅逾26.20%,瀚川智能跌25.75%,虹軟科技跌24%。
這就意味著,如果投資者以開盤價買入,將面臨“被埋”。一旦次日公司股價出現回調,首日進場的投資者將會面臨更大損失。
廣州一名私募基金投資經理認為,收陰預示著接下來會出現調整風險。“有些科創板股票定價已經很高,今日開盤價更高,但仍然有太多投資者盲目炒作,接下來大概率會出現調整。”
國開證券分析師孫征此前曾表示,由于總體發行估值偏高,定價較為充分,如果首日平均漲幅較大,即高于50%,則需注意隨后一個月內價格回歸的風險。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