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冰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官網更新了“已注銷許可機構”數據,山東飛銀支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飛銀支付”)正式注銷支付牌照,成為年內第五家注銷支付牌照的機構。截至4月22日,央行已累計注銷101張第三方支付牌照,持牌支付機構數量縮減至170家。
資料顯示,飛銀支付于2014年7月份獲得支付牌照,注冊資本3000萬元,業務類型為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業務覆蓋范圍為山東省。
“從監管視角來看,央行強化了對支付行業的風險管控,也提高了行業的準入門檻和監管要求。”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吳丹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合規要求提升和市場競爭加劇等背景下,電子支付行業正在經歷深度調整。部分支付機構因自身經營戰略發生變化、盈利能力下降,經營難以為繼而主動“離場”,也有機構因難以滿足監管要求而被注銷牌照。這不僅是行業規范化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意味著市場從粗放擴張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縱觀行業,從2011年5月份簽發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算起,央行總計發出271張支付牌照。截至4月22日,現有第三方支付牌照數量已縮減至170張,合計注銷101張。僅從2025年看,年內累計注銷5張支付牌照,并已有5家支付機構“離場”,分別是得仕股份有限公司、中匯電子支付有限公司、匯明商務服務有限公司、上海銀生寶電子支付服務有限公司以及飛銀支付。
從已注銷支付牌照業務類別來看,預付卡業務類支付牌照注銷數量較多。自2015年起至2024年,支付牌照注銷數量分別為2張、3張、19張、9張、1張、4張、9張、23張、16張、10張,其中預付卡類業務機構占比超八成。
此外,也有部分支付牌照注銷是因為行業內整合。比如,平安付電子支付有限公司合并平安付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獲得了央行批準,這意味著平安旗下支付牌照將由兩張合并為一張。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當前支付牌照縮減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監管部門進一步強化支付機構監管,支付機構積極響應監管要求,通過增資擴股、調整股東結構等方式,為業務拓展和產品服務創新夯實基礎,無法滿足監管要求的機構將被淘汰;二是部分支付機構盈利困難或違規行為較為嚴重;三是支付機構內部整合,也會使支付牌照縮減。
23:52 | 致保科技董事會主席馬波濤:場景嵌... |
23:52 | 特變電工去年營業收入超977億元 |
23:52 | 山石網科制定扭虧措施 持續提升投... |
23:52 | 改性塑料需求攀升 多家上市公司一... |
23:52 | 福瑞股份積極構建肝病全程管理新生... |
23:52 | 周大福珠寶如何從“規模擴張”轉向... |
23:52 | 政策鼓勵、爆款頻出 中國游戲“出... |
23:51 | 跨境支付體系合作深化 多家機構積... |
23:51 | 年內首家銀行公告“拒贖”二級資本... |
23:51 | 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估值業務自律指... |
23:51 | 年內公募基金分紅超780億元 權益類... |
23:51 | 今年以來5家機構“退群” 支付牌照...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