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周尚伃
見習記者于宏
截至《證券日報》記者發稿,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國泰君安、中信建投、中國銀河、中金公司、申萬宏源、招商證券、廣發證券九大頭部券商的2024年年度經營業績全部出爐,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其中,7家頭部券商實現營業收入、凈利潤同比雙增長,中信證券、華泰證券2024年歸母凈利潤均超150億元。九大頭部券商2024年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994.12億元,同比增長7.98%;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982.61億元,同比增長18.01%。
“券商一哥”迎來挑戰
2024年,資本市場服務高質量發展質效不斷提升,一攬子增量政策實施有力推進穩市場、穩信心、穩預期,資本市場出現一系列積極而深刻的變化。這一年,頭部券商展現出了穩健的發展態勢。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華泰證券等頭部券商在資本規模、盈利水平、業務實力及風險管理能力方面均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具體而言,行業中已有兩家券商的總資產均超過1萬億元,其中,中信證券總資產達1.71萬億元;國泰君安總資產為1.05萬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元規模,同比增長13.22%。
其中,“券商一哥”中信證券的各項業務指標持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2024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637.89億元,同比增長6.2%;實現歸屬于公司股東凈利潤217.04億元,同比增長10.06%。申萬宏源研究所非銀首席分析師羅鉆輝表示:“中信證券深度受益于資本市場改革和行業競爭格局優化,業務結構均衡特征明顯。”
值得關注的是,“券商一哥”或將迎來新挑戰。2024年9月5日,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宣布合并重組,通過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在建設一流投資銀行的征程上邁出了極其關鍵的一步;2025年3月4日,海通證券A股股票終止上市,國泰君安作為存續公司披露了模擬合并的2024年度財務報表審閱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末,模擬合并公司總資產1.73萬億元、歸母凈資產3283億元,資本實力位居行業第一;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118.22億元,位居行業第一;投資銀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46.03億元,位居行業第一。
營業收入方面,九大頭部券商2024年營業收入均超200億元,中信證券以637.89億元的營收遙遙領先。華泰證券、國泰君安的營收均超400億元。凈利潤方面,九大頭部券商整體盈利情況差距較大。2024年,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國泰君安、招商證券、中國銀河這5家公司的歸母凈利潤均超100億元,分別為217.04億元、153.51億元、130.24億元、103.86億元、100.31億元。
數據來源:Wind 制圖:周尚伃于宏
從增速方面來看,九大頭部券商中,除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外,其余7家公司均實現營收、凈利潤同比雙增長。國泰君安的營業收入同比增幅最高,為20.08%;廣發證券、申萬宏源、華泰證券的營業收入同比增幅分別為16.74%、15.04%、13.37%。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幅最高的券商也為國泰君安,增幅達38.94%;廣發證券緊隨其后,同比增長38.11%;中國銀河、華泰證券分別同比增長27.31%、20.4%。
國際化實現縱深突破
上述頭部券商不僅在業績方面交上了亮眼“答卷”,更在服務實體經濟過程中不斷提升專業服務水平,深入踐行金融強國使命,做深做實金融“五篇大文章”。
2024年,中信證券發揮“投行+投資”聯動優勢,為新質生產力和科技創新企業提供高效的投融資服務,境內承銷債券規模首次突破2萬億元,新增股權投資92億元。中金公司2024年支持直接融資超過12萬億元,推動形成“1只國家級、7個省/直轄市”的多層次政府引導基金群,有效引導社會資本流向國家戰略重點領域。華泰證券深耕TMT、大健康、大消費、能源環保、高端制造等重點產業生態圈,積極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和現代產業體系建設,2024年私募股權投資領域新增投資項目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數量超過10家。招商證券積極優化投行業務體系,深入開展“羚躍計劃”,提升服務成長型科創企業的能力,充分發揮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助推器”作用。
綠色金融方面,中信建投積極投身國內碳市場建設,穩步拓展碳金融業務,2024年在地方碳市場中各類品種交易量合計達240萬噸,交易規模達9000萬元,為實體經濟降碳轉型引入更加靈活多樣的資金支持。普惠金融方面,中國銀河發揮社會財富“管理者”的功能,普惠金融產品保有規模超1600億元,并達成市場首單普惠助農“ABS+信用保護憑證”實踐案例。
值得關注的是,在奮進國際一流投資銀行的目標下,國際業務不僅升級為頭部券商業績的穩定器,更成為重要增長極,擁有國際化視野成為中資券商邁向一流投資銀行的關鍵。正如華泰證券首席執行官周易在年報致辭中所言:“國際化對公司意味著真正參與高水平全球競爭。”
2024年,多家頭部券商國際業務迎來新突破,例如,“券商一哥”中信證券全球化業務布局進一步拓寬,國際業務收入貢獻占比提升至17.2%;其中,中信證券國際實現營業收入22.6億美元,凈利潤5.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1%及116%,創歷史最高水平,且多條業務線全年業績錄得歷史新高。近年來,華泰證券國際業務保持逆市穩進,參與打造一系列港、美股明星項目,綜合實力穩居中國香港中資券商頭部,2024年公司港股IPO保薦家數位列行業第三、保薦承銷規模位列中資券商第三。伴隨中國企業的全球化布局展業,華泰證券對標國際一流投行深入推進業務板塊和業務能力的全球化,積極拓展國際業務布局。
此外,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中國銀河通過聯昌并購項目將國際業務網絡從中國香港延伸覆蓋至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等地,全方位進入東南亞市場,成為在亞洲地區業務網絡最廣的中資券商。
東吳證券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孫婷表示:“隨著以新‘國九條’為主的‘1+N’政策體系加速完善,政策鼓勵頭部券商通過并購重組、組織創新等方式做優做強,鼓勵中小機構差異化發展、特色化經營,打造金融業‘國家隊’,預計未來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頭部券商的ROE(凈資產收益率)的穩定性以及業績成長性均展現出顯著優勢,應享有更高的溢價。”
(編輯 上官夢露)
11:42 | 3月份中國倉儲指數為50.8% 連續五... |
11:21 | *ST和展新能源轉型成效顯著 2024... |
10:56 | 3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1.5% ... |
10:44 |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美方宣布對等關... |
10:19 | AI for Process引領新布局 神州數... |
10:15 | 政企村農再啟新程 共繪鄉村振興高... |
10:14 | 重罰!一股民操縱市場被罰沒近4億... |
10:13 | 云天勵飛完成算力運營訂單驗收工作... |
10:12 | 越秀資本推動金融服務實體 持續提... |
10:11 | 怡和嘉業:美國加征關稅對公司收入... |
08:52 | 擬籌劃重大資產置換!600397,主營... |
00:38 | 智駕普惠疊加政策驅動 新勢力車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