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尚伃 見習記者 于宏
信用保護工具在疏通民企債券融資渠道、降低民企融資成本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當前,券商正積極開展信用保護工具相關業務,支持企業發債融資、提振市場信心。中國證券業協會(以下簡稱“中證協”)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券商創設信用保護工具合計規模達178.67億元,其中,3家券商的創設規模增長顯著,較上一年創設規模增長均超1億元。
6家創設規模均超10億元
信用保護工具是指信用保護賣方和信用保護買方達成的,約定在未來一定期限內,買方按照約定的標準和方式向賣方支付信用保護費用,由賣方就約定的一個或多個參考實體或符合特定債務種類和債務特征的一個或多個、一類或多類債務向買方提供信用風險保護的金融工具,包括信用保護合約和信用保護憑證。
從參與主體來看,截至1月23日,已有18家券商備案上交所信用保護合約核心交易商,16家券商備案上交所信用保護憑證創設機構;深交所方面,有16家券商備案信用保護合約核心交易商,11家券商備案信用保護憑證創設機構。
1月22日晚間,中證協發布了2024年證券公司信用保護工具專項統計結果,統計對象為已獲備案的18家證券公司類核心交易商。統計數據口徑為“證券公司創設信用保護工具(含信用保護合約及信用保護憑證)規模”。
從券商信用保護工具創設規模來看,2024年,在已獲備案的18家券商類核心交易商中,有12家券商創設了信用保護工具,創設規模合計為178.67億元,其中,有6家券商創設規模均超10億元。華泰證券的創設規模居首,達46.8億元;其次是中國銀河,創設規模為36.72億元;申萬宏源、中金公司的創設規模分別為30.8億元、21.7億元;海通證券、國泰君安創設規模也均超過10億元,分別為14億元、12.8億元。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券商積極參與信用保護工具的創設,可以幫助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更容易進入債券市場,拓寬其融資渠道,并幫助發債企業以更低的成本籌集資金;同時,信用保護工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將信用風險從投資者轉移至創設方,實現風險的分散和轉移,有利于提高債券的流動性、提振市場情緒與交投活躍度,整體而言,有助于維護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
幫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
與2023年相比,2024年,多家券商創設信用保護工具的規模實現顯著增長。例如,廣發證券2024年創設信用保護工具的規模為3.5億元,創設規模相較上一年增長了3億元,增幅為600%,券商創設規模排行也從2023年的第13名躍升至2024年的第8名;中國銀河2024年創設信用保護工具規模為36.72億元,較上一年增長了2.35億元,增幅為6.84%,券商創設規模排行從2023年的第5名躍升至2024年的第2名;中信建投2024年創設信用保護工具規模為3.5億元,較上一年增長了1.2億元,增幅為52.17%。
當前,券商正積極發力信用保護工具業務,為企業發債融資保駕護航。其中,行業龍頭中信證券充分發揮綜合平臺優勢,通過信用衍生品交易結構的創新,開拓了多種盤活實體企業存量資產、支持實體企業債務融資的方式,探索出一套“信用保護工具+”綜合服務方案,實現了交易所信用保護工具品種全覆蓋,幫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
去年8月份,國泰君安作為主承銷商,助力美的置業集團有限公司2024年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的公司債券(第一期)發行上市。同時,國泰君安與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設了規模達10億元的信用保護工具。國泰君安表示,將充分發揮在債券承銷、交易定價與風險管理領域的綜合優勢,通過“擔保+信用保護工具”模式助力改善民營企業債券融資環境,持續提升服務國家戰略的能力,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信用保護工具市場的發展,也為券商帶來了新的業務機遇。“通過積極開展信用保護工具相關業務,券商有望提升自身的服務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滿足客戶不同的風險管理需求,并通過深耕信用衍生品市場,增加收入來源。同時,券商積極創設信用保護工具,有助于其在服務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方面建立良好的市場口碑、提升市場競爭力,開拓新的盈利增長點。”明明進一步表示。
22:46 | 中國最大的零食連鎖零售商鳴鳴很忙... |
21:59 | 金健米業聚焦主業漸入佳境 一季度... |
21:57 | 格靈深瞳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17億... |
21:55 | 松井股份:第三屆監事會第四次會議... |
21:55 | 精進電動:第三屆監事會第二十二次... |
21:55 | 輝煌科技:第八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55 | 蘭生股份:第十一屆董事會第九次會... |
21:55 | 宜賓紙業:2025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 |
21:55 | 中英科技:第三屆董事會第十六次會... |
21:55 | 愛麗家居:第三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5 | 湖南海利:監事會決議公告 |
21:55 | 交建股份:第三屆董事會第二十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