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尚伃
見習記者 于宏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7月21日,《決定》全文發布。
《證券日報》記者采訪了解到,券商正積極圍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與資本市場改革方向展開深入探討,共同展望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如何攜手并進,激發市場活力,推動資本市場邁向高質量發展之路,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深入學習貫徹會議精神
《決定》全文共計2萬余字,共15個部分、60條,提出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構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框架。
在平安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何之江看來,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吹響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沖鋒號,開啟了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
東吳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范力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稕Q定》深入分析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科學謀劃了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是指導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綱領性文件。”
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表示:“《決定》中的關鍵改革細節,展現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心,旨在通過一系列結構性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廣發證券相信,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中國將不斷釋放發展潛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向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穩步邁進。”
7月19日,中國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吳清主持召開黨委(擴大)會議(以下簡稱“會議”),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措施。會議強調,資本市場是改革的產物,也是在改革中不斷發展壯大的。這次全會對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作出明確部署。
對于金融工作而言,范力表示,要持續提升謀劃推進改革的能力,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圍繞以新“國九條”為綱領的資本市場“1+N”政策體系要求,堅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深入落實“兩強兩嚴”監管要求,加快轉型創新,以更積極的態度、更專業的能力,更加有力服務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助力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從證券行業自身來看,東興證券表示,要充分認識金融工作與實體經濟的緊密關系,適應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改革發展。根據實體經濟發展需要,持續完善業務布局,發揮好功能性作用。同時,要加強項目甄別、估值定價等核心能力建設,專注主業、優化供給、提高專業服務能力,形成適合各類投資者需求的多樣化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落實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戰略布局。
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決定》在“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部分,明確提出“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同時提到“健全相關規則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質生產力更相適應的生產關系,促進各類先進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前述證監會會議也強調,進一步增強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的包容性、適配性,培育壯大耐心資本,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引導更多資源要素向新質生產力集聚。
“資本市場是支持科技創新、推動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燕翔表示,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加強科技創新。在我國,企業是科技創新研發的主要力量,持續的研發投入則需要依靠金融體系給予外部的融資支持。過去幾年,我國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水平顯著提升,以支持“硬科技”企業的科創板為例,2019年開市以來,IPO募集金額累計已超過9000億元,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電子、醫藥生物、電力設備等行業,有效引導資金向“硬科技”企業聚集。
針對科技創新,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東吳香港副董事長陳李表示:“科技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處于核心地位。當前,一方面,我們正面臨新一輪科技浪潮和產業變革,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將成為后續改革的核心主線之一。另一方面,隨著我國人口數量紅利向質量紅利轉換,過去以勞動力增長、資本推動為主要驅動力的增長模式與新階段不再匹配,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或為破局關鍵。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要求資本市場充分發揮服務實體、資源配置、政策傳導、精準賦能等作用,資本市場應利用多樣化金融支持方式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凝聚培育新質生產力的合力。”
“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很大程度上體現在企業生產過程的高度數字化、智能化,以及企業制度和公司治理結構的革新上。”申萬宏源證券表示,資本市場服務新質生產力相關企業要更加重視企業優化財務結構、股權結構以外的訴求,如優化風險管理、公司治理、人才激勵機制等,全面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此外,新質生產力相關企業不僅依靠自身內生資源發展,還在很大程度上依賴由數據鏈、信息鏈、價值鏈構成的企業生態網絡,有較強的融入企業生態鏈、產業鏈的需求。
“基于新質生產力的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要求資本市場充分發揮定價和資源配置功能。”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認為,技術的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的創新性配置、產業的深度轉型升級對定價和資源配置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圍繞企業投資價值形成價格信號,反映行業、企業家能力、技術、人才、風險和內外環境等各種因素,對關鍵要素和標的資產定價,將不同風險偏好和期限的資金有效轉化為社會資本,推動各類要素配置到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的關鍵領域。
服務實體經濟
圍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與資本市場改革方向,各家券商也紛紛表態,將肩負起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職責。
中金公司表示,資本市場具有廣泛的人民參與性,天然具有“人民金融”屬性。為更好發揮資本市場的人民性,證券行業一方面需積極發展財富管理業務,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多層次、多品種、風險收益匹配的金融產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資產配置的需要;另一方面,要立足主責主業,切實履行資本市場“看門人”職責,為保護投資者權益、維護資本市場公平正義作出積極貢獻。
在何之江看來,服務實體經濟是券商的使命,平安證券將繼續踐行“看門人”責任,提高發行上市的標準和輔導質效,高標準嚴要求對標各層次資本市場的上市指標,發掘和推薦真正具備成長性和投資價值的企業登陸資本市場。加強“以融強產”,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引導更多資源要素向新質生產力集聚。
西部證券表示,將堅持把“功能性定位”放在首位,聚焦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助力創新發展,校準定位、聚焦主業、修煉內功,走好差異化、特色化發展之路。壓實“看門人”職責,把好資本市場“入口關”,從源頭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當好“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做精做細金融“五篇大文章”,重點抓好對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服務全覆蓋,強化新質生產力重點領域投資布局;堅持以投資者為本,從規模導向轉為投資者回報導向,突出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持續提升專業化財富管理和資產配置能力,助力居民財富增長。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