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尚伃 見習記者 于宏
作為資本市場重要的中介機構,券商在把好上市“入口關”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而券商仍需持續加強投行能力,當好資本市場“看門人”。
上市券商2023年年報正在陸續披露,在統籌一二級市場平衡發展的過程中,去年券商投行業務整體承壓。面對短期壓力,券商正加速調整投行業務布局、探索發展新方向,包括聚焦并購重組、發力北交所、緊抓優質客戶“出海”需求等。
投行業務系券商
第三大收入來源
一直以來,證券行業是連接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的樞紐,其中,投行部門在幫助企業融資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中證協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券商通過股票、債券幫助實體經濟完成直接融資6.39萬億元,較上年同比增加1.57%。
在服務實體經濟尤其是支持科技創新型企業發展方面,券商的服務質效持續提升,而這也得益于投行部門在發行保薦、股債承銷等方面的貢獻。2023年,證券行業服務科創企業IPO融資2809.28億元,融資金額占全市場IPO總額比重持續提高。
在債券承銷方面,2023年證券行業承銷(管理)綠色公司債券(或ABS)174只,助力綠色產業融資1828.53億元;承銷鄉村振興債券67只,融資金額378.67億元;承銷(管理)民營企業公司債券(或ABS)337只,融資金額3471.49億元。
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4月18日記者發稿,26家已披露2023年年報的上市券商中,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華泰證券等6家公司去年投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均超30億元。不過,26家上市券商中,只有中泰證券、浙商證券、國聯證券等3家公司投行業務凈收入實現了同比增長,同比增幅分別為32.57%、12.59%和2.47%。
從2023年證券行業的收入結構來看,投行業務為其第三大收入來源,占行業總營業收入的比例為13.42%,仍有進一步提升空間。同時,投行的執業質量也需進一步提高,近日,多家券商因投行業務收到證監會立案告知書,還有一家券商保薦業務資格擬被暫停6個月。
加強投行能力建設
開辟業務發展新空間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推動行業機構加強投行能力和財富管理能力建設”“進一步壓實發行人第一責任和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建立中介機構‘黑名單’制度”。
華泰聯合證券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券商一方面應充分落實自身‘看門人’職責;另一方面,應進一步發揮自身在價值發現、估值定價等方面的功能優勢,推動有潛力的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等方式實現高質量發展,進而提升投資價值,回報投資者。”
面對短期股權融資收縮帶來的壓力,各家券商陸續透露了投行業務布局的新方向,包括聚焦以產業投行為目標的并購重組業務和債券融資、加速北交所布局、助力中國企業資本外拓和業務擴展等。
中信證券表示,監管層面多措并舉活躍并購重組市場,將為投行帶來增量業務機會。未來,公司將聚焦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提高價值發現、估值定價、承銷保薦、風險控制方面的能力;同時,在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背景下,國際市場投行業務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在經營策略方面,國泰君安認為,未來投行業務在戰略層面上將繼續聚焦重點行業和區域,加大市場拓展力度,加強投行、投資、投研聯動,增強綜合競爭力;在業務層面上聚焦以產業投行為目標的并購重組業務以及債券融資,并將進一步著力布局中國香港投行業務。
北交所業務也是券商積極發力的戰略之一。招商證券提到,公司重點加強了北交所業務布局,提升產融賦能,并推動企業客戶經理制戰略來應對投行業務壓力。國信證券表示,將繼續把握北交所和新三板改革機遇,做好項目開發、儲備和推薦,積極推動北交所項目申報。
另外,不少頭部券商也在積極探索中資企業國際業務的發展。其中,華泰證券表示,將抓住優質客戶的“出海”需求,助力中國企業的資本外拓和業務擴展。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