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尚伃
見習記者 于宏
作為上市券商和投資者溝通的重要載體,業績說明會能夠幫助投資者快速并準確地了解券商價值、發展現狀及經營理念。
近期,券商正密集召開2023年度業績說明會,對2023年的業績、未來規劃以及投資者關切的焦點問題進行解釋說明,投行、財富管理、衍生品、國際業務等話題成為各家券商積極回應的重點。
堅定不移打造一流投資銀行
3月15日,證監會發布了《關于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試行)》,打造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是券商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在此背景下,今年上市券商的業績說明會上,如何建設一流投資銀行成為首個被提及的問題。
中信證券表示,活躍并購重組市場、提升上市公司質量以及推動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為投行業務帶來了增量機會。中信證券投行將主動適應新形勢,以客戶為中心,提供綜合專業服務方案,包括發揮專業優勢、優化業務結構、提升國際化服務能力等,以把握業務機遇并推動下一步工作。
申萬宏源表示,公司一直積極對標具備國際競爭力和市場引領力的一流投資銀行,不斷提升資本實力、專業服務水平,夯實客戶基礎、合規風控體系和人才隊伍建設,持續提升公司整體市場競爭地位。
業績說明會上,多家券商披露了投行業務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光大證券表示,將堅持聚焦主業發展,探索“投行+商行”“投行+投資”“投行+平臺”等展業模式,加強內外部業務協同。
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并購重組成為券商投行業務突破的新機遇。中金公司表示,投行的并購重組業務有巨大潛力,公司將繼續在并購重組領域尤其是債務重整業務方面發揮優勢。廣發證券則表示,并購重組市場有望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預計2024年并購市場將迎來更多的業務機會。華泰證券表示,將進一步深耕區域,深入重點行業,把握龍頭企業的產業整合機會。
深化買方投顧發展模式
隨著中國經濟和居民財富的持續增長,財富管理業務日漸成為券商發力的重要方向,券商紛紛加速財富管理業務的轉型升級,取得了一定成效。
近年來,建設買方投顧體系是券商發力財富管理轉型的重要抓手,轉型成果突出的券商業績更具韌性。例如,中金公司持續深化買方投顧轉型,2023年財富管理業務總客戶數突破680萬戶,較上年增長了99萬戶;客戶賬戶資產總值接近2.9萬億元,同比增長4.3%。中信證券的買方投顧業務轉型也初見成效,財富配置業務逆勢增長,2023年末存量資產規模接近300億元,同比增長20%。
為響應減費降負號召,行業持續減費讓利,普遍下調經紀業務傭金費率,增強投資者獲得感。
廣發證券表示,針對目前服務費率的變化,公司將以深化買方投顧的發展模式來應對,打造優質的投顧人員隊伍,進一步提升財富管理能力。
在財富管理的“特色打法”方面,華泰證券表示,將持續深化基于客群分類和客戶分層的專業服務體系,強化投顧服務、產品配置與客戶需求動態匹配的深度運營,以擴大客戶規模和業務規模。
光大證券則將ETF作為財富管理業務創新的重要工具,打造ETF服務生態,增強投資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構建優選產品池,以滿足投資者多樣化需求。
衍生品市場進一步規范化
當前,衍生品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在監管部門的引導下,市場發展日漸規范。去年11月份,證監會就《衍生品交易監督管理辦法(二次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促進衍生品市場規范健康發展。國泰君安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劉欣琦表示:“預計規范經營的頭部券商將憑借更強的專業化能力和更優的合規風控水平持續鞏固并增強自身的業務優勢和行業地位。”
由于具有準入門檻壁壘,衍生品業務成為綜合實力較強券商的必爭之地,頭部券商整體表現突出。2023年,中信證券跨境場外衍生品交易規模接近3500億美元,同比增長22%;股權衍生品業務客戶規模進一步擴大,境內外新增簽約客戶數量超3100戶,同比增長18%。中金公司2023年境外和跨境衍生品業務表現較好,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中金公司表示,看好衍生品業務前景,將嚴格按照監管指引平穩開展業務。
同時,券商正持續增強衍生品業務的核心競爭能力。廣發證券表示,未來,公司將繼續提升服務客戶的能力、提升交易定價水平,推出更多策略產品,同時加強對衍生品業務的風險管理。
華泰證券則持續完善客戶導向的業務架構和服務體系,境內外的權益和FICC業務不斷向提升資產定價權和交易能力產品化的目標轉型升級。權益衍生品業務把握先發優勢,基于先進數字化平臺的支撐,持續推動全球化全資產全時段交易能力的建設。
積極拓展國際業務邊界
隨著資本市場雙向開放不斷深化,境內外客戶的跨境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需求日益上升,跨境業務成為券商重要的業務板塊。中國證券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獲準開展跨境業務的券商共10家,跨境業務存續規模9826.83億元,同比增加33.34%。
2023年,多家券商在國際化業務方面實現新突破,加速布局鞏固“中國資產”優勢。未來,中資券商將重點發力哪些區域市場也成為業績說明會上備受關注的問題。
中信證券表示,將發力多個區域的國際市場,子公司中信證券國際2023年實現凈利潤2.5億美元,同比增長97%。除了深化中國香港和滬深港通的核心交易業務外,公司在亞洲其他地區的經紀業務也實現提升。目前,公司在鞏固東南亞市場優勢的同時,還在積極探討布局中東市場的可行性,并將加大對日本市場的投入。
而打造國際化綜合服務平臺,也成為券商“出海”的共識。中金公司在去年正式設立子公司中金國際,計劃將其打造成中金公司全球國際化運作的平臺,整合前、中、后臺資源形成合力,集中力量開拓日韓、東南亞、中東和拉美等具有戰略意義的市場,同時聚焦中資企業出海、外資在中國的戰略布局以及財富管理需求等重要業務機會。
華泰證券則通過優化跨境綜合性金融服務平臺體系的建設,更好服務客戶的跨境投融資需求。2023年,華泰證券國際業務條線實現收入129.4億元,同比增長37.5%;漲樂全球通App累計客戶數突破100萬。華泰證券表示,未來將堅持境內外一體化、風控一體化,依托公司在境內打磨形成的業務競爭優勢來開拓國際業務。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