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即將結束,回顧這一年,宏觀政策和經濟周期已出現轉折。
展望2024年資本市場,多數券商認為明年整體呈現溫和復蘇態勢,GDP增速目標會維持在百分之五以上;政策預期方面,明年大概率仍舊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股市方面,美國明年大概率進入降息周期,中國資本市場明顯被低估期,對于外資更加具備吸引力,股市走勢可能呈現先穩后升;板塊方面,多數分析師看好科技、醫藥兩個類別,科技創新提速,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新醫改逐步落地,國內老齡化趨勢正在加速,對于醫藥有更大需求。
宏觀經濟呈溫和復蘇態勢,重視階段性及結構性配置
展望2024年,中金公司認為雖需應對內外部一些中長期問題的顯化,但考慮我國政策空間大、根基牢、發展潛力夠、較多領域在全球具備競爭優勢,基準情形下認為對后市表現不必悲觀,市場機會大于風險,重視階段性及結構性配置。
中信證券指出,宏觀政策和經濟周期在2023年已出現轉折,2024年市場信心將重聚,投資者行為變化驅動估值修復是A股市場的主旋律,預計上半年彈性更大,下半年震蕩分化,建議堅持“三階段配置策略”,把握從當前第二階段超跌成長向第三階段白馬龍頭的切換時機。三階段配置剛進入第二階段,建議首選以科技和醫藥為代表的超跌成長板塊。明年GDP增速目標可能確定為5%左右,宏觀政策會保持積極態勢推動經濟增速回歸潛在中樞。固定資產投資將呈現“基建走強、制造業提升、地產低迷”格局,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5.6%,比今年高0.9個百分點左右。
西南證券則指出2024年上半年,“三大工程”、化解地方政府債務仍將是財政與貨幣政策協同的重點,新設政策工具有望發揮助力作用,政府預期赤字率或為3.6%左右,結構上,中央加杠桿、地方壓杠桿趨勢有望進一步持續;貨幣方面,隨著美聯儲逐漸結束加息進程,人民幣貶值壓力料將減緩,對貨幣政策掣肘減弱,2024年降息空間仍在,明年二季度末和三季度降準的概率相對較大。
增量資金方面,中信建投判斷,公募基金層面上,籌碼結構擔憂在邊際改善,但增量資金仍不足;保險資管則有望開啟絕對收益定價新時代。A股大小盤輪動具有3至4年一輪切換的特點,本輪自2021年茅指數泡沫破裂起的小盤強勢周期未來逐步進入尾聲,隨著近期地產政策利好頻發,人民幣升值和國債收益率上行有望對大盤起到潛在催化作用,未來一年大盤股有望出現結構性機會。
明年美國大概率進入降息周期,股市走勢可能呈現先穩后升
對于股市表述,大部分券商策略均指出美國明年大概率進入降息周期,中國資本市場處于明顯的低估期,對于外資更加具備吸引力,股市走勢可能呈現先穩后升。
中信證券指出,美元加息周期結束,國內貨幣政策空間打開。預計美元周期的強弱轉換將在今年底到明年上半年出現,預計美元指數在明年呈“V”型走勢,低點在二季度,而10年期美債利率在明年緩慢回落,緩解新興市場外部流動性壓力,人民幣的貶值壓力也將明顯降低。同時,美元周期轉換有利于打開國內貨幣政策空間,中美利差難進一步拉大,當前國內實際利率水平依然處于高位,在支持信用修復的訴求下,國內貨幣政策仍然有寬松空間,預計2024年或降準2次共50bps,MLF降息2次共20bps。
申萬宏源預測,2024年美國經濟展望的大概率情景為供給側抗通脹見效,騰挪貨幣政策空間,財政弱發力(兩黨博弈),但少數降息便可能獲得非常好的效果(就業薪酬有韌性,消費傾向回落慢;利率下行房地產銷售改善。美債收益率下行空間有限,點狀刺激后可能快速反彈。在美債收益率下行期間,中國政策可以約束減弱,出口受益于中美經貿關系改善,經濟樂觀預期可能階段性發酵。
招商證券則進一步指出2024年隨著國內經濟溫和復蘇,企業盈利上行,內外部環境改善帶動資金面轉為溫和凈流入,由此A股將震蕩上行,主要寬基指數有望錄得小幅上漲。風格方面,在盈利觸底回升和美債利率下行趨勢下,A股將轉向成長風格占優。
重點關注三類投資領域,科技醫藥等板塊或活躍
中金公司表示,未來重點關注三類投資領域:一是轉型期受政策支持,且順應創新產業趨勢的成長板塊,如半導體、通信設備等。醫藥和新能源領域仍需關注產業政策及基本面的邊際變化,但估值風險已得到較多釋放;二是自下而上尋找需求率先好轉或供給出清機會,可能具備更大的業績改善彈性,如汽車及零部件、油氣油服、貴金屬和航海裝備等;三是現金流充足、持續高分紅的高股息資產,如電信服務、上游資源品和公共事業等領域。
國盛證券和西南證券均指出,看好2024年債券市場。國盛證券預計債牛不變,預計2024年弱勢的經濟基本面和寬松的貨幣流動性將驅動利率下行,預計2024年10年國債利率有望下行至2.3%-2.4%的低位。并指出明年10年國債低點可能下行至2.3%-2.4%。
西南證券則表示明年化債仍是主旋律,金融機構化債將進一步為城投平臺減負,短端仍建議以絕對收益率為導向,故中長期而言,內在仍是核心,存量債務壓力可控且債務使用效率更高的區域或為最優選擇。
在投資建議上,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整理,中信證券看好國防和航空航天、ESG、宏觀經濟板塊;華泰證券看好保險、交運、紡織服裝板塊;國泰君安看好化妝品、有色金屬、醫藥板塊;浙商證券看好生豬養殖、工程機械、酒店板塊,認為酒店估值接近歷史底部,具備配置價值。東興證券看好云計算、汽車、計算機板塊,建議重點關注AI+辦公、AI+教育、AI+硬件方向公司。西南證券看好債券市場、家電、宏觀經濟;華創證券看好銀行、房地產、環保行業;國盛證券看好農林牧漁、海外宏觀、證券市場;中國銀河看好游戲、新材料家居板塊;廣發證券看好風電、白酒、煤炭板塊。
渤海證券認為,面對存量籌碼的消化壓力,2024年行業層面或仍以博弈性機會為主,可沿著以下兩條主線進行關注,一是產業趨勢催化下的主題性博弈機會,可關注以電子行業為核心的TMT板塊,汽車行業變革下半場智能化驅動下的汽車行業。二是監管定調下的政策博弈機會,可關注活躍資本市場及打造一流投行逐步推進下的券商行業,地產投資下行承壓,“三大工程”逐步推進下的“地產鏈”。此外,還可關注具備底部反轉條件,靜待催化下的醫藥行業。
主題投資方面,中信建投表示,泛AI主題投資后續仍有望繼續演繹,進入去偽存真階段;同時,數字經濟新時代推動生產要素擴容。新型工業化加速落地,人形機器人等自動化高新設備為先導。重點關注主題AI、出海、進口替代、汽車智能化、機器人等領域。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