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顯示,券商從業人員總數增至35.49萬人,2022年以來,截至記者發稿,共有1.32萬人凈流入證券行業。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廣發證券、國信證券、國泰君安、中國銀河等6家大型券商的從業人數均突破1萬人,招商證券、華泰證券的從業人數也均突破9000人
本報記者 周尚伃
無論是證券行業的高質量發展,還是特色化經營、驅動創新等方面,人才都是重要抓手。雖然市場波動加大行業業績承壓,但2022年的證券行業依舊魅力十足,共吸引了1.32萬從業人員凈流入。
為順應新發展模式,券商投顧、保代、分析師三類專業業務的從業者年內人數均呈現增長趨勢,其中,券商投顧人數已擴充至7.35萬人,保代人數突破7800人,分析師人數增速最快。
優質人才是
業務創新原動力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顯示,券商從業人員總數增至35.49萬人,2022年以來,截至記者發稿,共有1.32萬人凈流入證券行業。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廣發證券、國信證券、國泰君安、中國銀河等6家大型券商的從業人數均突破1萬人,招商證券、華泰證券的從業人數也均突破9000人;上述8家券商年內全部呈現人員凈流入。
近年來,在人才儲備方面,券商一向不遺余力,為其各項業務發展奠定人才基礎,年內超六成的券商從業人員呈現凈流入。其中,有41家券商從業人員數量凈流入均超100人,包括5家券商凈流入均超千人。行業龍頭中信證券從業人員數量凈流入最多,為1984人;其次是中信建投凈流入1929人;中金公司緊隨其后,凈流入1391人;華泰證券、國金證券的從業人員凈流入分別為1216人、1042人。
隨著證券行業迎來高質量發展機遇期,人才的需求日漸旺盛,券商需要加快適應新的發展模式,并持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新證券法中明確要求,證券公司從事證券業務的人員應當品行良好,具備從事證券業務所需的專業能力。
“證券行業發展背后的核心是由人力資源驅動,是重人力資本的行業,優質的人才是業務創新的原動力。”華泰證券金融首席分析師沈娟表示,一方面,證券行業是為零售客戶、機構客戶提供專業服務的資本市場中介,對業務人員的專業性要求較高、人才是客戶服務的重要載體;另一方面,證券業務相對同質化,競爭較為激烈,發展方向的選擇依賴于管理層前瞻的戰略眼光,人才是公司成長的“舵手”。
三大業務員工數量
持續擴充
2022年以來,券商各專業業務線從業人員的流動情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業務的重點發展方向,例如投顧、保代、分析師三類專業業務的從業者年內人數呈現增長趨勢,對應的是券商財富管理轉型、順應注冊制改革穩步推進以及以研究為驅動三大業務發展模式。
在財富管理轉型的趨勢下,券商投顧人數當前已擴充至7.35萬人,較2021年末增長7.59%。其中,20家券商的投顧人數均在1000人以上,今年以來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券商財富管理轉型的腳步稍有放緩,不過仍有不少券商緊抓機遇,加速轉型。
沈娟表示,財富管理轉型是一場從“流量搶占”到“存量陪伴”的生態重構。在業務轉型初期,通過投顧團隊建設、全渠道觸達機制、大V合作引流等形式提升流量獲客能力,實現“量”的增長;在客戶基礎穩固后,加強買方投顧能力建設、基金投顧展業、定制化客戶服務等,并通過構建開放式產品貨架、金融科技賦能,推動跨業務、跨板塊、跨機構、跨行業協作,實現“質”的提升。
在注冊制改革穩步推進的背景下,投行業務發展正走向專業化,人員的整體素質與執業質量密切相關,保代的責任愈發重大,人員需求也快速上升,當前保代人數為7842人,較2021年末增長5.86%,“三中一華”的保代人數也包攬了行業前四席位,其中,中信證券、中信建投的保代人數均超過了500人。
國金證券投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證券行業是以人為本的行業,證券公司要建立專業化、高層次的人才隊伍體系,首要的就是需要尊重人才。國金證券注重人才培養和引進,持續夯實人才儲備。其中,近年來國金投行不斷探索建立科學的激勵機制,做到個人貢獻與報酬所得相掛鉤,公司發展與個人利益一體化,提升員工的工作熱情與效率。”
而在以研究能力為核心,驅動證券公司綜合業務發展的模式下,行業分析師人數較為緊缺,當前全行業的分析師僅有3932人,較2021年末增長14.67%。
目前,擁有百人分析師團隊的券商僅有10家,中金公司的分析師數量最多,為223人。
沈娟表示,“與以往市場認為行業人員流動頻繁不同,未來證券行業人才管理將是影響競爭格局的重要因素,行業人員穩步增長,向頭部、特定業務集中趨勢顯著。”
15:22 | 韋爾股份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55.2... |
15:21 | 甘肅能源一季度實現扣非凈利潤4.79... |
15:20 | 濰柴動力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5:17 | 北京股權信托財產登記政策“破冰”... |
15:15 | 海爾智家一季度業績穩健增長 AI創... |
15:15 | 最高法:加強對涉新就業形態民事糾... |
15:10 | 中國重汽一季度營收凈利雙增長 龍... |
15:08 | 蘭石重裝下屬兩家子公司入選甘肅省... |
15:07 | 皇氏集團一季度扣非凈利同比增長超... |
15:07 | 安旭生物2024年報解讀:穩健經營筑... |
15:05 | 上交所首單“實驗室經濟”科技創新... |
15:04 | 可口可樂一季度實現營收111.29億美...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