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行業投行業務最新排名出爐,中信建投時隔一年再次坐上“投行一哥”寶座。
據中國證券業協會日前披露的《證券公司2020年經營業績指標排名情況》,中信建投、中信證券、中金公司、海通證券、華泰證券、國泰君安、招商證券、光大證券、國信證券、國金證券進入2020年度投行業務收入排行榜前10名榜單。
整體看,券商的投行業務馬太效應凸顯。2020年投行收入排名前十的券商合計收入金額為331.38億元,在中證協統計的99家券商總收入中占比達49.42%;2019年行業收入前十券商投行業務收入占比為45.31%。
中信建投重回投行第一
據中證協數據,就2020年度投行收入而言,中信建投以57.46億元的收入金額排名首位,中信證券、中金公司分別為第二、第三名。
值得一提的是,中信建投、中信證券2020年投行收入分別為57.46億元、57.02億元,二者之間僅存0.44億元的微弱差距。
中金公司2020年投行收入金額為41.42億元;海通證券、華泰證券、國泰君安2020年度投行收入金額均超30億元。
從其他券商投行業務收入排名變化看,不僅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排名對調,華泰證券與國泰君安排名也出現對調,華泰證券晉升一名,排名行業第五名。
光大證券排名由行業第十名提升至第八名,國金證券名次提升較大,由之前的第十六名晉升至第十名。
中金公司和海通證券名次未發生變化,2019年、2020年度均分別位列第三名、第四名。
多家券商承銷保薦收入大增
業內人士看來,承銷保薦業務是投行最為主要的業務,其業務增長與排名較大程度上決定了投行業務表現。
據中證協數據,券商2020年承銷保薦收入排名前十分別為中信建投、中信證券、中金公司、海通證券、國泰君安、華泰證券、招商證券、光大證券、國信證券、國金證券。
與2019年相比,多家券商承銷保薦收入大增。
據中證協數據,中信建投、中信證券2020年度承銷保薦收入均超50億元,2019年,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年度承銷保薦收入分別為30.30億元、30.2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5.88%、73.76%。
海通證券、華泰證券、國金證券2020年分別實現承銷保薦收入33.33億元、29.12億元、15.88億元,同比分別增118.86%、116.82%、116.30%,均翻倍。
行業馬太效應凸顯
整體看,券商的投行業務馬太效應凸顯。
據中證協數據,2020年投行收入排名前十的券商合計收入金額為331.38億元,在中證協統計的99家券商總收入中占比達49.42%;2019年行業收入前十券商收入金額占比為45.31%。
中銀證券表示,注冊制下大券商更加受益,看好大券商投行業務發展前景。
中銀證券指出,一是注冊制壓實中介機構責任,對券商定價、銷售能力和項目、人才儲備能力都提出更高要求,承銷規模集中度上升。二是跟投制度帶來增收機會的同時,也對資金鏈造成壓力,大券商資金相對充裕。三是投行業務可能成為財富管理業務的高凈值客戶來源,大券商投行項目儲備充足。
中銀證券認為,未來IPO注冊制必將逐步全面推行,資本市場進一步完善發展,券商作為連接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的橋梁的重要性,也將進一步顯現。對于券商板塊,該板塊市凈率低于歷史中樞水平,仍存估值修復空間。
10:03 | 肯悅咖啡進入“千店時代” 全球首... |
10:02 | 佰維存儲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86.46%... |
10:01 | 越秀資本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 |
09:59 | 希荻微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4.56%... |
09:58 | 連續造假遭重罰 ST錦港面臨重大違... |
09:56 | 多方合力支持“出口轉內銷” 讓外... |
09:56 | 螞蟻數科發布智能體開發平臺Agenta... |
09:55 | 華潤啤酒“扎根土地” 扛起國麥振... |
09:48 | 康隆達發布2025第一季度報告 越南... |
09:46 | 大北農:一季度營收凈利雙增 多業... |
09:44 | 光峰科技一季度營收穩健增長 新興... |
09:42 | 曹操出行更新招股書:2024年營收14...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