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尚伃
今年以來,已有多家券商拋出大額融資方案,擬募資總額近千億元。
與此同時,上市券商對同行定增的參與熱情也引發了市場高度關注。《證券日報》記者調查后發現,一方面,去年以來多家券商通過參與定增“買入”其他券商的股票,順利進入這些券商的前十大股東行列,引發了并購的猜想;另一方面,今年多家券商在定增股限售期過后陸續“賣出”所持定增股,退出了“同行”的前十大股東行列。
對此,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券商參與‘同行’的定增,主要是為了獲得投資回報。如果大比例參與定增,或許是有并購的想法。券商參與‘同行’的定增,也表明其看好券商股后市的表現。券商股的走勢與行情有很大關系,當前大盤走勢低迷,券商股的走勢也一般;如果下半年行情有所啟動,券商股應該會有一波較好表現。”
2家券商年內已實施定增
8家券商參與認購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今年以來,已有8家券商拋出再融資方案,擬募資額合計不超過983億元。其中,國海證券、東興證券、國聯證券等3家上市券商發布定增方案,擬募資合計不超過220億元。其中,截至目前,國海證券的定增方案已獲廣西國資委批復,國聯證券的定增方案已獲其控股股東無錫市國聯發展(集團)批準以及廣西國資委批復。
今年以來,已有2家券商實施了定增方案,共有8家券商斥資28.64億元參與認購。天風證券的定增近日實施完畢,募資額為81.79億元,共有15家機構參與。其中,中國銀河、申萬宏源、開源證券、聯儲證券、東海證券等5家券商參與此次定增,分別獲配4.98億元、3.74億元、2.5億元、2.5億元、2.5億元的股票,鎖定期均為6個月。
天風證券本次定增發行價為4.09元/股,上述5家券商合計使用16.22億元資金獲配天風證券股票3.97億股。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天風證券的股權結構相對分散,本次定增發行前后,天風證券均無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西部證券的定增也在今年上半年實施完畢,共有16家機構入選。其中,第一創業、中信證券、中國銀河、中信建投等4家券商通過此次參與定增,分別獲配西部證券2.39億元、4.43億元、1.4億元、4.2億元價值的股份,鎖定期均為6個月。按照7.75元/股的定增價計算,這4家券商合計使用12.42億元資金獲配西部證券股票1.6億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信證券、中信建投進入西部證券前十大股東名單,分列第八、第九大股東,持股比例分別為1.35%、1.27%。
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研究員趙亞赟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券商服務同質化嚴重,做大規模已成為在競爭中取勝的最重要途徑。參與定增目前已成為入股券商的一條捷徑,未來大型券商很可能會通過定增等途徑來收購其他券商。”
不過,一家上市頭部券商的非銀金融分析師卻對此有不同見解,他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券商通過定增入股同行,不一定就是為了合并,也可能就是正常的投資。企業通過定增募資,主要是因為缺錢。2020年以來,券商各項業務發展很快,尤其是兩融業務、衍生品交易業務發展迅速,為此券商需要大力補充資本。”
券商“補血”
大手筆投向信用業務
從券商年內定增募資用途來看,“補血”信用交易業務、擴大融資融券業務規模已成為當下各家券商爭相發力的重點。《證券日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融資融券、股票質押等資本中介業務是證券公司發揮金融機構中介角色的主要體現,不少券商已根據整體發展規劃并結合實際情況,對信用業務發展方向與目標進行了重新定位,在保證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穩步擴張業務規模。
《證券日報》記者對相關預案數據不完全統計后發現,天風證券擬運用不超過49億元擴大信用業務規模,占擬募資總額的38%;東興證券擬運用不超過30億元用于擴大融資融券業務規模,占擬募資總額的43%;國海證券擬運用不超過25億元用于資本中介業務,占擬募資總額的29%;國聯證券擬運用不超過25億元用于進一步擴大包括融資融券在內的信用交易業務規模,占擬募資總額的38%;西部證券擬運用不超過24億元用于發展資本中介業務,占擬募資總額的32%。
對此,楊德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融資融券業務已成為券商的一大重要收入與利潤來源。與經紀業務相比,融資融券業務的利潤更為豐厚。同時,隨著市場好轉和賺錢效應的提升,信用交易業務量也將大幅增加,牛市會有更大的資金需求量。所以,券商目前通過多種方式募集資金,做好資金上的準備,將來有利于提升券商利潤和業務收入。”
多家上市券商
退出同行前十大股東
上市券商對同行定增的參與熱情,也引發了市場的高度關注。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自去年以來,已有15家券商斥資71.62億元參與了同行的定增。其中,中信建投通過參與同行定增的家數最多,累計斥資11.2億元,分別參與第一創業、中原證券、國信證券、南京證券、西部證券等5家券商的定增。中金公司累計斥資12.03億元,分別參與第一創業、中原證券、國信證券、中信建投等4家券商的定增;中信證券累計斥資14.3億元,參與了第一創業、中原證券、南京證券、西部證券的定增。另外,中信證券、國泰君安、中信建投、中金公司等4家券商均參與了第一創業及中原證券的定增。
有4家券商通過參與定增的方式,成為其他券商的前十大股東。其中,中信證券通過參與定增,分別成為西部證券(第八大股東)、南京證券(第九大股東),第一創業(第九大股東)的前十大股東;中信建投則成為西部證券(第九大股東)、第一創業(第十大股東)的前十大股東;中金公司成為中原證券第七大股東;國泰君安成為中原證券第八大股東。
不過,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均已退出第一創業的前十大股東。以中信證券為例,去年7月份,中信證券通過定增獲配第一創業4500萬股,鎖定期6個月,至此中信證券累計持有第一創業4963.4萬股,持股比例為1.18%,為第一創業第九大股東。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中信證券所持第一創業的股份減少至4559.25萬股,持股比例變為1.08%;截至2020年年末,中信證券持有第一創業的股份進一步減少至4540.26萬股。
同是去年7月份,中金公司、國泰君安通過定增進入中原證券前十大股東名單。其中,中金公司持有中原證券9136.86萬股,持股比例為1.97%;國泰君安持有中原證券8293.6萬股,持股比例為1.79%。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國泰君安已退出中原證券前十大股東名單;中金公司則減持中原證券股份4507.94萬股,持股比例降至1%。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