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人士認為,目前判斷A股中期見頂為時過早,外部和短期資金面擾動不會改變市場運行大趨勢。在地產鏈、基建鏈、制造業投資鏈都可能超預期的背景下,未來一年盈利增速改善的行業將會明顯增多。
市場資金雙向流動
數據顯示,截至7月24日收盤,北向資金全天凈流出163.57億元,貴州茅臺、寧德時代、格力電器凈流出規模分別為18.09億元、8.87億元、7.78億元;萬華化學逆市獲1.65億元凈買入。國盛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啟堯表示,凈流出資金主要以短期交易型投機資金為主,中長期海外配置型資金持續流入趨勢不變。
7月以來,北向資金合計實現凈流入146.49億元。年初至今,北向資金凈流入規模則為1328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兩融余額“四連升”。截至7月23日收盤,滬深兩市兩融余額為14063.45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86.87億元。其中,滬市兩融余額為7386.67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40.56億元;深市兩融余額為6676.78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46.31億元。
A股新增開戶數量也顯示投資者在跑步入場。中國結算披露的6月投資者情況顯示,全月市場共新增投資者154.9萬,同比增長46.72%,環比增長27.58%,已是連續4個月月度新增超百萬。截至6月末,投資者數量合計1.68億,其中已開立A股賬戶投資者1.67億。
兩融余額呵護人氣
7月23日,融資余額出現增長的標的股有771只,占比48.19%,其中139只標的股融資余額環比增幅超過5%。兩融資金連續做多,對市場人氣的維護發揮出正能量作用。
從歷史數據來看,2014年12月19日兩融余額突破1億元,當時正是一波行情啟動之際;2019年12月18日兩融余額刷出一年半新高紀錄,彼時市場也開啟了強勢上攻行情。
今年以來,兩融余額持續處于1萬億元以上。1月2日,兩市兩融余額為10250.75億元,到3月5日增長至11321.25億元,上證綜指則在此階段走出“V”型走勢。二季度隨著A股市場震蕩,兩融余額也開始橫盤徘徊,4月30日一度回落至10430.75億元。
進入7月,兩融余額再次進入上漲通道,至7月15日兩融余額達到13888.38億元。而近期兩融余額則實現“四連升”。
調整帶來機遇
券商人士表示,A股長期向好邏輯不變,短期擾動反而帶來布局良機。
光大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謝超表示,目前市場下跌是中高估值水平下的正常調整。不論是具有前瞻性的貨幣指標還是投資、生產等指標,均顯示企業盈利在逐步復蘇,待企業盈利復蘇得到市場普遍認可后,盈利復蘇將推動市場繼續上漲。對整個下半年行情并不悲觀。
配置上,華安證券策略分析師鄒坤認為,順周期竣工鏈值得關注,如業績催化下的工程機械、化工、家電家具等。資本市場改革持續推進,上證指數改編、科創50指數出臺等使得估值“洼地”大金融板塊有望持續受益。
此外,受益于5G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速,相關產業仍是今年配置核心,建議關注元器件、半導體、通信設備、消費電子和新能源相關領域。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