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冷翠華
見習記者 楊笑寒
我國商業養老金業務正快速發展,據首批試點商業養老金業務的4家養老保險公司近日披露的2024年商業養老金業務數據顯示,截至去年末,4家養老保險公司累計開立商業養老金賬戶約195.50萬個,較2023年末增加近230%。
累計開戶數大幅提升
商業養老金業務是指養老保險公司為個人客戶開立商業養老金賬戶,并提供賬戶管理、養老規劃、資金管理和風險管理等服務的創新型養老金融業務,可滿足客戶生命周期內多樣化養老需求,是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的組成部分。
2022年11月份,《關于開展養老保險公司商業養老金業務試點的通知》發布,明確提出自2023年1月1日起,在北京市、上海市、江蘇省等10個省(市)開展商業養老金業務試點。4家參與試點養老保險公司分別為中國人民養老保險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人保養老”)、中國人壽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壽養老”)、太平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國民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從已披露數據來看,養老保險公司發行養老金產品數量、產品存量規模、有效商業養老金賬戶數量方面均有大幅提升。
例如,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保”)2024年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人保養老商業養老金已覆蓋10個試點地區,管理資產規模75.04億元,較年初增長82.7%;服務客戶15.68萬戶,較年初增長136.9%。國壽養老的商業養老金業務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末,公司商業養老金業務有效賬戶數為76.30萬戶,產品存量規模489億元,兩項指標較2023年末增幅均超過100%。
滿足不同需求
2024年,我國商業養老金業務快速發展,與產品設計、多渠道銷售、增值服務等多種因素有關。
商業養老金采取雙賬戶模式,下設“鎖定賬戶”和“持續賬戶”兩個子賬戶。鎖定賬戶用于記錄和管理長期鎖定的養老資金及相關權益,在投保人年滿60周歲前,賬戶資金封閉運行,相當于“養老保險箱”。持續賬戶用于記錄和管理流動性養老資金及相關權益,賬戶內資金可根據規則領取,相當于“養老零錢包”。此外,根據投資類別的不同,商業養老金產品分為流動性管理類產品、固定收益類產品、權益類產品和混合類產品四大類,并根據發行目的和管理方式不同進一步分為不同特定產品。
北京大學中國保險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朱俊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商業養老金業務快速發展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試點公司通過產品創新,推出“收益保底+浮動分紅”的混合賬戶模式,支持靈活繳費、定期領取等設計,滿足了不同風險偏好客戶的養老儲備需求;二是試點養老險公司充分利用銀保與互聯網渠道銷售,短期內快速獲客與拓展業務;三是試點公司憑借長期資金管理經驗,通過多元化資產配置實現穩健收益,使養老金產品優于傳統儲蓄型產品,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四是養老險公司整合健康管理、養老社區等增值服務,形成“保險+服務”生態,增強客戶黏性。
隨著商業養老金業務快速發展,去年10月份,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關于大力發展商業保險年金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出,進一步擴大商業養老金業務試點。按照“成熟一家,開展一家”的原則,支持更多符合條件的養老保險公司參與商業養老金業務。
對于未來商業養老金業務如何進一步發展,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創新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龍格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產品端,養老保險公司要開發差異化產品,如對接護理需求的“康養結合”型年金產品等;渠道端,要持續深化銀保合作,利用大數據精準觸達目標客群;風控端,要強化資產負債匹配管理,防范利差損風險。同時,需加強投資者教育,普及“長期儲蓄+養老規劃”理念,提升商業養老金在居民資產配置中的認知度。
00:25 | 場景創新、技術賦能、生態協同 零... |
00:25 | 三一重工去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派... |
00:25 | 搶抓集成電路關鍵工藝材料發展機遇... |
00:25 | 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支持技術... |
00:25 | 一體化布局成效漸顯 美諾華去年凈... |
00:25 | 華立科技游戲游藝設備業務穩健發展... |
00:25 | 融創公布境外債務重組方案 “全額... |
00:25 | 構建多元化酒生活消費場景 貴州省... |
00:25 | 江蘇證監局聯合多方召開宣介會 推... |
00:25 | 公司零距離 ? 新經濟 新動能 | 濰... |
00:25 | 聚焦基金一季報 | 透視基金一季度... |
00:25 | 年內10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甩賣”...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