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冷翠華
見習記者 楊笑寒
繼2023年下調長期投資回報率假設、風險貼現率等經濟假設之后,2024年,多家上市險企再次下調相應假設。
受訪專家認為,下調經濟假設短期內將對險企的內含價值、新業務價值、營運利潤等造成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但提高了各項核心指標的可信度,有利于險企長期穩健經營。
近兩年連續下調
保險資金是一種典型的中長期資金,許多長期保險產品一經銷售,就會在未來多年持續為保險公司帶來收入和利潤。為準確評估保險公司經營價值,保險公司在法定會計準則的規定下,采取一系列關于未來經驗的風險假設,將保單未來的長期現金流進行折現處理,獲得當年保險公司所產生的經濟價值,包括內含價值和新業務價值等。其中,長期投資回報率和風險貼現率就包含在上述一系列關于未來經驗的風險假設中。
近日,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壽”)、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華保險”)、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太保”)、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保”)、陽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陽光保險”)6家上市險企在發布的2024年年報中,均將長期投資回報率假設從4.5%下調至4.0%,并對風險貼現率進行了不同程度的下調。
具體來看,風險貼現率方面,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陽光保險統一將風險貼現率下調至8.5%。中國平安按照產品類型設定,將傳統險的風險貼現率設定為8.5%,分紅與萬能等非傳統險的風險貼現率為7.5%。中國人壽考慮不同業務性質對應的風險后,普通型業務所采用的風險調整后的貼現率假設為8%,浮動收益型業務所采用的風險調整后的貼現率假設為7.2%。
2023年,上述6家上市險企均將長期投資回報率假設從5%下調至4.5%,風險貼現率從11%降至9.5%。這意味著上述險企已經連續兩年下調經濟假設。
拉長時間線來看,部分上市險企曾在2016年下調相關假設,此后的2017年至2022年皆未再次下調,直到2023年。2024年,上市險企再次下調經濟假設。
中國平安在2024年年報中表示,基于對宏觀環境和長期利率趨勢的綜合考量,公司于2024年審慎下調壽險及健康險業務內含價值長期投資回報率假設和風險貼現率。中國人壽總精算師侯晉在近日舉行的中國人壽2024年度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基于對市場利率中樞下降的客觀實際情況,中國人壽相應地調整了經濟假設。
北京排排網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帆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市險企連續兩年下調長期投資回報率假設和風險貼現率,背后有多重因素驅動。一方面,市場環境的復雜多變和利率走勢的不確定性增加了投資風險;另一方面,險企基于對未來市場環境的預判,選擇更為審慎的財務策略。此外,強化風險管理、確保長期穩健經營也是相關經濟假設調整的重要考量。
提高核心指標可信度
受經濟假設調整影響,雖然上市險企的多項核心經營指標如內含價值、新業務價值等有所下滑,但也增加了核心指標的可信度。
中國精算師協會創始會員徐昱琛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長期投資回報率假設和風險貼現率主要是關于未來經驗的,因此主要影響險企的新業務價值和內含價值,此外,保險公司股票估值等指標也會受到側面影響。
相較于2023年末的經濟假設和模型,在新假設下,多家上市險企2024年的新業務價值和內含價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營運利潤等指標也受到一定程度影響。
中國平安副總經理兼擬任首席財務官付欣在近日舉行的中國平安2024年度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去年中國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業務的營運利潤同比微降,主要是因為去年其將長期投資回報率假設從4.5%下調至4.0%,并按調整后的投資回報假設對2023年數據進行了追溯調整。如剔除投資收益率假設由4.5%調整至4.0%的影響,壽險板塊的營運利潤與2023年基本持平。
盡管經濟假設指標的調整一定程度上對內含價值和新業務價值等產生負面影響,但上述指標的可信度也得到了提升,擠出了險企賬面上的“水分”。
民生證券研究院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張凱烽表示,頭部險企普遍下調內含價值長期投資收益率假設和風險貼現率并進行追溯調整,短期內內含價值規模或階段性承壓,但新業務價值和新業務價值率仍然維持同比穩健提升的趨勢,反映出渠道人力質態提升和產品結構改善等改革效果。
此外,中國平安、中國人壽首次針對不同產品類型,采用了不同的風險貼現率。對于這一舉措的影響,楊帆表示,一方面,不同的風險貼現率可以更加精準地反映各類產品的風險特性,有助于險企更有效地進行風險管理和資本配置;另一方面,也可能引發險企產品策略和營銷策略的調整,優化產品結構和提升市場競爭力。
展望未來,險企如何應對利差損壓力,維持穩健經營?徐昱琛表示,保險公司可以在三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在負債端優化負債結構,增加保障性產品的占比;二是在資產端強化投資能力,在利率較高的時點多進行長久期資產配置,并增加對高股息股票的配置;三是要做好資產負債的聯動和久期匹配,維持公司穩健經營和發展。
11:52 | 光威復材持續聚焦應用場景開發 破... |
11:34 | 金股曝光!600600獲“力薦” |
11:25 | 600804四連跌停!破產重整方案遭法... |
11:24 | 重組預案出爐!一字漲停! |
11:15 | 寧德時代回應小米SU7事故:不是我... |
11:13 | ST恒久與中網研究院達成合作 擬共... |
10:48 | 中航西飛: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 |
10:48 | 中海達:專注于高精度定位技術產業... |
10:48 | 中海達:為地震應急行業提供三類產... |
10:48 | 中海達:目前公司車載端軟硬件產品... |
10:48 | 中海達:截至2024年9月30日股東總... |
10:48 | 中海達:將繼續聚焦主業、提升經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