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冷翠華
A股五大上市險企業績報喜。根據2024年年度報告,去年5家A股上市險企實現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合計347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77.7%,其中兩家公司分別取得歷史最好業績。
業內人士認為,投資收益表現良好,是去年上市險企優秀業績的重要支撐。同時,在負債端,險企也在積極調整結構,提升價值,控制成本。資產負債兩端雙向努力,共同成就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歷史最好業績
從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表現來看,2024年,A股五大上市險企實現凈利潤合計347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77.7%。其中,兩家公司取得歷史最好業績。
具體來看,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壽”)去年資產端和負債端兩端相向發力,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突破千億元,取得歷史最好成績,達1069.35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08.9%。
同時,去年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華保險”)實現歸母凈利潤262.29億元,達到歷史新高,同比增長201.1%。
從另外3家上市險企去年的凈利潤表現來看,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保”)取得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8.69億元,同比增長88.2%;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太保”)2024年歸母凈利潤約為449.6億元,同比增長64.9%;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平安”)2024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66.07億元,同比增長47.8%。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精算科技實驗室主任陳輝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去年上市險企取得良好業績,是資產端和負債端同時發力的結果。
從負債端來看,2024年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健全人身保險產品定價機制的通知》《關于大力發展商業保險年金有關事項的通知》等政策,引導壽險產品的預定利率和保證利率下調,壓降負債成本,同時保險公司業務結構持續優化,提升業務價值。
上市險企在負債端持續提升業務價值,優化業務結構。例如,中國平安去年壽險及健康險業務新業務價值達285.34億元,可比口徑下同比增長28.8%。代理人渠道深化轉型,業績、產能同比提升。銀保渠道聚焦價值經營,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62.7%。中國人壽堅持產品和業務多元化,保持業務均衡發展,業務結構進一步優化,新業務負債剛性成本顯著下降,一年新業務價值實現快速增長。
從資產端來看,一攬子增量政策有效地激發了發展活力、擴大了市場需求、提升了市場活躍度,特別是“實施有力度的降息”“努力提振資本市場”等提法,進一步增強了發展信心。2024年全行業險資運用財務投資收益率和綜合投資收益率都明顯高于2023年。
從上市險企來看,優異的投資表現無疑為其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做出了很大貢獻。去年,中國人壽實現總投資收益3082.51億元,同口徑同比大幅增長150.4%,總投資收益率為5.50%;中國人保實現總投資收益率5.6%,同比提升2.3個百分點;中國太保去年實現總投資收益率5.6%,同比上升3個百分點;中國平安去年保險資金投資組合綜合投資收益率5.8%,同比上升2.2個百分點;新華保險適度增加公開市場股債投資,積極布局長期持有型底倉資產,實現總投資收益率5.8%。
預計保持較好發展勢頭
在關注2024年業績的同時,市場對今年上市險企的發展前景也十分關注,上市險企在負債端和資產端又將采取怎樣的策略?
整體來看,上市險企在壽險業務方面,將大力推動浮動收益型業務的發展。中國人壽總裁利明光在談到今年一季度發展時表示,今年以來,公司持續推動產品和業務的多元化發展,大力推動浮動收益型產品的發展,持續提升公司服務客戶的能力。目前,公司業務形態進一步豐富,浮動收益型產品和業務占比快速提升,轉型成功。中國平安聯席首席執行官郭曉濤表示,在預定利率持續下降的基礎上,分紅險的占比還將持續增加。
陳輝認為,從負債端來看,隨著產品結構的調整,今年上市險企保費增速大概率放緩,險企也不再“唯保費論”,經營轉向“盈利、價值與償付能力”多重目標,重視“收益與風險的平衡”,險企發揮的功能更加多元化,既是風險管理者、風險承擔者,也是資產管理者和財富管理者,這對險企長期發展是利好。同時,從資產端來看,預計2025年資本市場有望迎來穩定發展的新局面,因此,保險資金運用收益也會相對穩定。在陳輝看來,預計上市險企今年仍有望保持較好發展勢頭。
從上市險企今年的投資策略來看,多家險企負責人均表示,對今年資本市場的表現比較樂觀,將加大長期資金的入市力度。中國平安副總經理兼擬任首席財務官付欣表示,公司已經獲批參與長期股票投資試點,目前正在積極推動落地。同時,對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有信心、有耐心,對高股息的銀行股和新能源、機器人等新質生產力領域的投資都有突破和關注。未來,將堅持價值投資,穿越周期穩健的配置策略,始終關注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的平衡。
中國人壽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劉暉表示,對2025年權益市場保持樂觀,受益于政策支持和流動性充裕,估值仍有回升和修復的空間,將通過股票、公募基金、私募證券基金等多種形式提升權益配置組合;將積極創新長期股權投資模式。目前,中國人壽建立了長周期考核機制,引領投資業績的長期導向,提升投資行為的穩定性,將堅持均衡穩健的權益投資結構和分散多元的投資策略,把握產業發展趨勢,加大對新經濟、新質生產力領域的投資力度。同時,繼續穩健配置高股息、低波紅利等資產的配置,注重把握配置時機和節奏,持續提升權益投資的穩健性和長期回報水平。
(編輯 余俊毅 于南)
15:18 | 中國海油獲得惠州19-6億噸級油田發... |
14:59 | 強研發巧營銷 看同仁堂國藥如何講... |
14:58 | 同仁堂科技:安宮牛黃丸新線將投用... |
14:58 | 友車科技2024年新能源車企業務收入... |
14:57 | 興業消費金融2024年營業收入100.67... |
14:57 | 通光線纜:公司控股子公司生產的機... |
14:57 | 科華生物:公司生產經營正常 |
14:57 | 巖山科技:公司未與上海螞蟻靈波科... |
14:57 | 中電鑫龍:公司的智能輸配電設備產... |
14:57 | 百勝智能:公司充電樁業務面向全國... |
14:57 | 新亞電纜:公司產品主要用于電網建... |
14:57 | 兆馳股份:高速率光模塊產品為自主...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