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冷翠華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近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險資大幅增配債券和股票。那么,今年險資又將采取怎樣的配置策略呢?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最新發布的2025年保險資產管理業投資者信心調查結果(以下簡稱“調查結果”)顯示,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和保險公司(以下統稱為“險資機構”)首選配置對象仍然是債券,同時,增加權益資產配置的預期也較為明顯。
業內人士認為,債券配置能夠很好地匹配險資的負債屬性,而增加權益資產配置則有望為險資帶來超額收益,并為股市注入更多資金。
看好超長期利率債
大類資產配置是險資機構進行投資的關鍵一環,需要考慮宏觀經濟環境、監管政策、資產負債匹配度、償付能力狀況等眾多因素。
參與本次調查的險資機構共有120家,包括36家保險資管公司和84家保險公司。根據調查結果,2025年,債券依然是險資機構首選的配置資產,其次是股票和銀行存款。多數險資機構預計2025年各類資產配置比例將與2024年基本保持一致,超過半數的險資機構可能會適度或微幅增加債券和股票投資。
從對債券市場的預期看,多數險資機構對今年的債券市場持樂觀態度,預計10年期國債收益率將在1.4%到1.6%之間,中高等級信用債收益率在1.5%到2.0%之間。2025年,險資機構看好超長期利率債、銀行永續債、超長期特別國債以及10年期以上信用債。
對于險資機構最青睞配置債券的原因,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執行總監于麗峰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債券長期是險資配置的主要資產之一,這是由其負債屬性決定的。險資的負債成本具有剛性且久期較長,這決定了險資機構投資追求絕對收益,對收益的穩定性和安全性要求較高,還需要保持一定的流動性。基于這些要求,險資機構主要配置固收類資產,包括債券、存款以及保險資管產品、信托計劃等非標產品。近年來,由于非標產品規模縮小,險資機構配置債券的比例持續上升。
不過,對于險資機構未來是否還要加大債券配置力度,業內也存在不同觀點。例如,新華保險董事長楊玉成在2024年的中期業績發布會上就表示,各家險資在債券上持倉太重、比例太高,新華保險要進行適度戰略轉移。
于麗峰表示,隨著債市收益率的整體下行,險資機構配置債券能夠獲得的票息收益下降,可能導致“利差損”風險,但未來債券仍將是險資配置規模最大的資產。在低利率環境下,險資機構可以通過拉長久期等方法來增厚收益。近兩年,長久期債券發行規模上升,包括長久期國債、地方債及高評級信用債等,為險資機構拉長債券組合久期,降低負債久期缺口提供了優質資產。
看好滬深300相關股票
從權益投資方面來看,調查結果顯示,多數險資機構對2025年A股市場持較樂觀態度,看好滬深300相關股票,行業方面偏好電子、銀行、計算機、公共事業、家用電器、食品飲料、通信和國防軍工等,關注新技術、紅利資產和高分紅高股息等領域。
根據險資機構的調研,記者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今年以來截至2月27日,保險公司共進行了702次調研,合計涉及628家上市公司;保險資管公司共進行了896次調研,涉及上市公司823家。從這兩類機構調研的上市公司所屬行業來看,排名前五的分別是電氣設備、通信設備、醫療保健設備、電子元件和應用軟件。
一家保險公司投資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在宏觀經濟預期向好、政策支持力度較大的情況下,預計今年償付能力滿足相應要求的保險公司會加大股票配置力度。在股市具體的配置上也會分兩種策略,一種是做中長期趨勢,以拿股息率為主要目標,例如對銀行股的配置就屬于這種策略;另一種則是根據當前熱點進行操作,以抓住波段機會為主要目標。
從險資機構對基金的配置來看,保險資管公司傾向配置的基金類型依次為指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純債基金和“固收+基金”;保險公司傾向配置的基金類型依次為股票型基金、混合偏股型基金、二級債基和指數型基金。
對此,盈米基金研究員李兆霆分析認為,險資機構的資金規模龐大、期限較長,安全與穩定性是險資運作的首要原則。險資機構在資產配置過程中,需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追求資金的長期穩健升值。保險資管機構青睞指數型基金,與其具備較強主動管理能力有關,通過配置指數型基金,保險資管公司既可以充分利用指數型基金風險分散、費用較低的優勢,又能借助其自身對各類指數的深入理解與判斷,實現資產配置的優化。保險公司配置基金,則更傾向于借助基金經理的專業管理能力,以更好地把握股票市場的投資機會。
李兆霆認為,在國家大力推動險資入市的政策導向下,股票市場對險資的吸引力顯著增強,這將促進險資機構進一步提升對股票型基金和指數型基金的偏好。一方面,政策的支持為險資進入股票市場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政策環境和市場預期;另一方面,股票型基金和指數型基金作為參與股票市場的重要工具,能夠幫助險資機構在遵循政策要求和風險控制原則的基礎上,高效地參與股票市場投資,分享資本市場發展的紅利,從而實現資產的長期穩健增值。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