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冷翠華
見習記者 楊笑寒
近期,財險公司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陸續披露,財險公司的二季度車均保費也隨之揭曉。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截至8月25日,已有56家財險公司公布二季度車均保費,其合計平均值約為2078.48元,環比上升約7.4%。同時,這已是財險公司車均保費均值連續兩個季度環比上漲。
超八成險企
車均保費環比上升
財險公司二季度車均保費“成績單”揭曉。具體來看,二季度車均保費超過4000元的險企共有5家,分別是現代財險、日本財險(中國)、京東安聯、比亞迪財險和國泰財險,二季度車均保費分別為6100元、6050.39元、5371元、4900元和4162元;車均保費在1000元到3000元的險企有46家;車均保費低于1000元的險企共有5家,分別是華農財險、都邦財險、富邦財險、中煤財險、鑫安保險,二季度車均保費分別為998.61元、960元、900元、900元和801.02元。
車均保費較低的多為中小險企。對此,新能源車企保險服務商車車科技CEO張磊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隨著財險市場馬太效應凸顯,剩余市場的競爭激烈,部分中小險企會通過選擇較低的自主定價系數水平以降低車險保費來留住消費者,增加市場份額。
燕梳新學堂創始人施輝介紹,中小險企的保費結構與大型險企不同,也使得其車均保費更低。中小險企的保費結構中,交強險和第三者責任險(以下簡稱“三責險”)的占比較高,從而拉低了保費。
從環比變化來看,二季度,上述56家財險公司中有45家公司的車均保費環比上升,占比超八成。其中,合眾財險車均保費環比上升最多,達53.79%。9家財險公司的車均保費環比下降,其中,下降最多的為日本財險(中國),為34.61%。此外,比亞迪財險于今年5月份恢復業務經營,沒有可比數據,英大財險的車均保費環比保持不變。
車均保費均值
今年連續兩個季度上升
今年以來,財險公司的車均保費均值呈現持續上漲的趨勢。縱向對比來看,2023年全年、2024年一季度以及2024年二季度,財險公司的車均保費均值分別約為1918.24元、1934.68元、2078.48元,從今年來看,已連續兩個季度車均保費均值呈上漲之勢。
業內專家表示,2024年以來車均保費均值上升,受到新能源車險占比逐漸增多、中小險企選擇更高自主定價系數、三責險與座位險限額上升、運營車輛增多等多種因素影響。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今年前7個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91.4萬輛和593.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8.8%和31.1%。7月份,新能源汽車更是以單月51.1%的國內零售滲透率,首次完成對燃油車的趕超。
今年5月份,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布的《中國動力電池產業面向2035發展框架研究報告》預測,到203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將超過3800萬輛,市場滲透率90%,保有量將超過2億輛。
隨著新能源車的滲透率逐漸增加,新能源車險作為其附加產品,在車險市場上的滲透率也隨之增加。施輝表示,隨著未來新能源車的普及率越來越高,新能源車險逐漸替代傳統車險是必然趨勢。新能源車的市占率增高,意味著新能源車險的定價、保險方案等會對財險行業的整體市場份額產生影響。
隨著新能源車險在車險市場占比的逐漸增加,其高保費也拉高了車險的平均保費。據中國銀保信發布的《新能源汽車保險市場分析報告》,2023年,新能源汽車平均保費比燃油車高出約21%,其中,純電車每年保費平均比燃油車貴1687元,約為燃油車的1.8倍。
施輝表示,對于險企而言,新能源車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新能源車險的成本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以傳統車險方式經營新能源車險可能面臨很大的虧損風險。他進一步表示,做好新能源車險的定價理賠方案,險企需要做到以下三點:第一,重構承保理賠標準,新能源車和傳統燃油車雖然都叫“車”,但從結構和對應成本看已不是一樣的“車”,險企需深刻系統把握兩者技術上的差別,重構過去以傳統車險為主的承保理賠標準;第二,重構查勘定損、檢測維修工具。新能源車結構已發生根本變化,傳統車險相應的查勘定損、檢測維修設備設施已不適應;第三,重構新能源車以大數據為基礎的承保定價模型。
展望未來,張磊認為,從新的增長前景看,隨著新能源汽車的不斷普及,車險市場格局將迎來新的變化。接下來,整個車險行業的保費增速,有望在新能源車險上進一步體現。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