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冷翠華
今年以來,受預定利率下調影響,人身險行業保費出現較大起伏。財產險行業穩扎穩打,偶有費用競爭擾動。投資端整體承壓,拖累經營利潤。展望2024年保險業,受訪業內人士認為,預期財險業發展穩健偏樂觀;人身險行業仍有一些變數,儲蓄型險種需求更大,保障型產品仍有壓力;投資端將有所好轉。
綜合成本率有望優化
今年以來,財險行業發展穩健,受大災較多的影響,賠付成本較高。業內人士認為,2024年,行業發展主基調還將是“穩”,同時有更多樂觀因素。
浙商證券分析師胡強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預計2024年產險保費保持高個位數增長,綜合成本率(COR)有所優化。從車險來看,存量汽車是車險保費的基本盤,隨著擴大汽車消費等政策的實施,預計2024年車險保費平穩增長,農險、商業健康險、責任險等非車險業務有望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在綜合成本率方面,隨著車險費用率管控趨嚴,行業“拼費用”的銷售模式將難以維系,預計費用率相應有所優化。同時,預計明年賠付支出壓力緩解。
東吳證券非銀金融分析師葛玉翔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預計2024年財險行業整體發展將保持穩中有升的態勢,全行業車險保費增速約5%,非車保費增速約10%。從不同業務類型來看,車險業務仍是存量競爭的紅海市場,預計涉及綠色保險等領域的業務將會迎來長足發展。
“我對2024年財險業的發展持偏樂觀的預期。”瑞士再保險中國原總裁陳東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是看好明年的經濟增長,財險業發展與宏觀經濟發展高度關聯,因此看好財險業發展。二是政策預期更加樂觀,一些支持創新發展的政策有望出臺,例如,試點UBI車險(Usage Based Insurance,基于用量的保險)等,將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陳東輝認為,2024年發展最快的將是農險、巨災保險、責任保險等政策性保險業務,商業保險發展仍有一定壓力,看好服務型家財險的增長。在風險方面,保險公司應高度重視短期健康險和意外險的合規風險。
保障型產品或仍將承壓
2023年人身險行業經歷了預定利率下調,從8月1日起,三類人身險產品全面停售,分別為預定利率3%以上的傳統險、預定利率2.5%以上的分紅險,以及保證利率2%以上的萬能險。受此影響,人身險行業保費也經歷了較為明顯的波動起伏,預定利率下調后8月份保費收入環比明顯下降,但預計行業年度保費同比正增長無憂。
展望2024年,業內人士認為,保障型產品市場或將繼續承壓,儲蓄型產品持續向好。
胡強認為,預計2024年保險代理人規模降幅收窄,產能繼續提升,銀保等多元渠道貢獻進一步提升。
胡強表示,在不同類型產品中,居民防御性金融需求旺盛,預計儲蓄險市場將實現較好增長;同時,受居民收入預期下降、產品滲透率較高等因素影響,以重疾險為代表的長期保障型產品銷售承壓,但隨著代理人隊伍不斷優化與宏觀經濟不斷復蘇,這類產品銷售有望企穩筑底。
在葛玉翔看來,人身險的儲蓄型業務受低利率環境影響,預期仍將持續向好;預期保障型產品新單或將繼續探底。
國泰君安非銀金融團隊認為,2023年人身險新業務價值(NBV)增長較快,預計2024年產品價值率提升將成為NBV增長的主要驅動力,監管“報行合一”背景下,渠道費用將得到有效控制,利好價值率改善。在市場方面,預計健康險需求也將被逐步激發。
從資產端來看,2023年長端利率下行疊加資本市場震蕩,投資收益承壓。
國泰君安非銀金融團隊認為,三季度以來,國內經濟數據有所修復,社融趨勢向好,同時消費呈現復蘇趨勢;疊加證券交易印花稅減半征收、地產需求端刺激等政策落地,預計經濟修復預期下投資端收益改善。這也將帶動上市險企凈利潤全面回暖。
在胡強看來,預計2024年長端利率趨于震蕩,權益市場有望回暖,地產風險緩釋,保險投資端將有改善。若穩增長政策加碼超預期,股市及長端利率可能雙雙上行,資本市場改革舉措的推進亦有利于股市的長期健康發展。同時,在構建地產發展新模式指引下,地產風險將有所緩解,資本市場對保險板塊的風險評價得到改善。整體來看,保險資產端、負債端兩端都有超預期發展的機會。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