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匆匆,如白駒過隙。
轉眼,距第一家互聯網保險主體誕生已10年時間,現在的互聯網保險還是你當初想象的樣子么?那些互聯網保險人可還在你身邊,他們又變成了什么模樣?這10年,互聯網保險、保險科技給我們帶來哪些顯著的變化?或者說,她給保險業帶來了什么?
回顧這10年,我們五味雜陳。要速度,要顛覆,要夢想,要前途,要安全,要穩固,要平衡,要對抗束縛……在這樣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匆匆忙忙,來來去去,時間的沙漏,給我們留下了些什么?
總認為,一個行業發展得好,需要關鍵核心人物們的情懷,而這個情懷有千斤重。她可能需要頂住各種因素引發而傳導至上級的壓力,需要沖破大的利益群體所帶來的做事的阻力,需要勻出對大眾、對行業有利但對自己本職工作無益的精力。而最重要的,是要有放棄自身職業上的追求,不求回報,甚至要付出不小代價仍堅持要做成一件事的念力。
一個人,要堅持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有多難,一個行業要自由奔放、發展曲線一直向上有多難?往事讓它隨風吧,未來,我們相信,我們期待!
本文感謝因各種因素最終未能或未來得及發表個人觀點的專業人士、專家,感謝所有留名、不留名的行業見證者、參與者、引領者的觀點。本文僅以此獻給我們過去共同的10年!
互聯網保險,提起,甚至有些陌生的一個詞。10年前,我們對它充滿了期待和憧憬。當下,保險科技、數字化、大數據、云計算、AI、chatGPT……10年后,我們甚至分不清這些概念的差別,現在或許更貼切的說法是保險業互聯網化的10年。10年行走,可還記得我們的初衷,我們現在為什么要轉型,要往哪里轉?
未來的路由過去延伸而來,在腳下,也在看不清的遠方,誰能保證10年后我們的所思所想還像現在一樣清晰,保證我們還能像現在一樣充滿激情?珍惜當下,這每一寸無返的光陰。
關于互聯網保險,或者保險業過去這10年,大家怎么想,怎么看,有何啟發?
01實踐出真知,踐行者這樣說
姜興
眾安保險總經理
姜興:眾安保險總經理,曾擔任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高級總監等職務。
無論科技如何發展,最最重要的事始終不變。新科技是用來幫助我們,做好難而正確的事,更好地堅守初心、良心,做有溫度的保險,做好金融普惠。
——姜興
今年也是眾安保險成立十周年,十年磨一劍,匠心致初心。身在保險科技發展浪潮中,我們的感受更為深刻,作為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從誕生到快速發展無不受益于政策的指引和技術的發展。
現下,人工智能技術進化的拐點已至,我們堅信其未來進化的潛力和速度一定會遠遠超出想象。
隨著新技術不斷升級并滲透到各行各業,我們可以預見到一些趨勢。例如,車的智能會加速,而車的風險會被重新研究和定義;同時,我們一直擔憂的人口老齡化問題也許很快會有新的答案,交互體驗極佳的智能照護機器人,也可能成為未來健康和養老保險的標準服務……這些都將是新技術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然而,我們也須時刻謹記:無論科技如何發展,最最重要的事始終不變。新科技是用來幫助我們,做好難而正確的事,更好地堅守初心、良心,做有溫度的保險,做好金融普惠。
未來已來。正是帶著對新機遇和挑戰的緊迫感,以及對未來智能的憧憬,近期我們將眾安在AIGC技術領域的思考與探索,集結為《AIGC/ChatGPT保險行業應用白皮書》這份報告,希望與保險行業的同仁們共同探討交流,共促發展。
羅勝
大家保險集團臨時負責人、副總經理
羅勝:現任大家保險集團臨時負責人、副總經理。其為原銀保監會派駐原先安邦保險集團接管工作組副組長,銀保監會公司治理監管部副局級干部,曾任中保信執行董事兼常務副總裁,原保監會發展改革部副主任、法規部副主任、發展改革部公司治理處處長等職務。
行業也將會持續把不斷出現的新工具應用到保險營銷的方方面面,這是行業不斷在做,且未來一定會越來越深入的方向。
——羅勝
首先,要看怎樣來定義互聯網保險這個概念。如果只是把互聯網保險作為一個統計渠道,通過互聯網平臺或者渠道直接賣保單的角度來說,十年來并沒有太大進化,甚至在政策層面還有些收緊,所以可能看不到統計上的大幅度增長。
如果把互聯網作為一種工具,從技術滲透到保險業的經營、銷售層面的力度而言,這十年的進步是非常顯著的。從渠道來看,十年間,有很多科技手段納入營銷員、銀保、互聯網渠道,包括客戶在交易過程中所用到的一系列科技工具,是持續在進步并逐步演化的。
但是,如果回望10年前行業對互聯網保險的預期,可能還沒有達到當時預期的那種重大突破的程度。原因是多方面的,現在行業對互聯網的熱情更趨理性、客觀,也以更認真、嚴謹的態度來對待。
而且行業也將會持續把不斷出現的新工具,比如類似ChatGPT、AI的內容生成等應用到保險營銷的方方面面。目前,已經有機構在研究和投入,這是行業不斷在做,且未來一定會越來越深入的方向。
李朝暉
泰康保險集團副總裁、泰康在線總經理
李朝暉:泰康保險集團副總裁、泰康在線總經理。
保險科技驅動下的行業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助力行業復蘇、重塑行業價值鏈的重要力量??萍疾辉僦皇且粋€錦上添花的工具,而是推動客戶經營、產品創新、服務提升、流程優化、風控反欺詐等工作開展的重要動力。
——李朝暉
經過這些年我們發現,保險科技驅動下的行業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助力行業復蘇、重塑行業價值鏈的重要力量??萍疾辉僦皇且粋€錦上添花的工具,而是推動客戶經營、產品創新、服務提升、流程優化、風控反欺詐等工作開展的重要動力。
科技驅動又是一件正確但并不容易的事情,要想享受科技紅利,實現數字化轉型和升級,我認為需要朝著以下幾個方向努力。
第一,要充分認識公司的發展現狀,選擇適合自身的科技架構,從上到下形成數字化轉型的共識,制定切合實際的發展節奏,穩扎穩打,逐步解決公司痛點。最適合自己的方案,就是最好的方案。
第二,重視數據能力建設,抓住數字經濟大發展的時代機遇,用數據科技幫助公司做好精細管理、產品創新、客戶經營、風控反欺詐等關鍵工作,積累高質量的公司數據資產,為保險業數據要素的建設貢獻力量。
第三,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從客戶視角優化營銷、投保、保全、理賠、客訴等全流程作業環節,提升客戶體驗,打造公司口碑,讓客戶經營產生價值,更好地履行保險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使命。
趙承
國泰財險總經理
趙承:現任國泰財險執行董事、總經理。曾任國泰財險副總經理(主持工作)、風險行政責任人、首席投資官、首席風險官、反洗錢負責人、反欺詐責任人等職務。
互聯網保險因高效和便利,回應了市場不斷釋放的保險需求,為服務形態帶來更多可能,對C端市場的服務更加深入,行業產品創新由互聯網化帶來一次重要的繁榮機遇。
——趙承
趙承表示,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互聯網保險對傳統保險業帶來巨大的改變。
首先,對行業而言,互聯網保險的出現對保險C端市場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為保險消費者提供了便利、快捷、透明、低成本、個性化的保險服務體驗。
其次,互聯網保險因高效和便利,回應了市場不斷釋放的保險需求。然而,因保險業務實質沒有改變,互聯網保險的發展為服務形態帶來更多可能,對C端市場保險需求的服務更加深入,行業產品創新由互聯網化帶來一次重要的繁榮機遇。
以國泰產險自身為例,由于整個保險服務(包括產品創新、在線核保、在線理賠等流程)的互聯網化發展,使公司進入了新的業務領域并已步入盈利周期。
第一是業務模式的改變:我們由傳統法人業務和車險業務轉向覆蓋電商場景的各類創新業務和個人類意健險、家財險類線上業務。
第二是經營形態的改變:我們依托全流程線上化、數字化,極大提升了服務能力,支持服務大規模、高頻小額業務需求;產品類型也發生較大升級迭代。
第三是企業文化的改變:基于業務創新的需要,公司企業文化呈現本質改變,開放、平等、求新、共創、創業精神得以貫穿企業各個作業和管理環節。
鐘誠
車車科技聯席CEO
鐘誠:車車科技聯席CEO,曾任輕松集團聯席CEO、安心財險總經理、太平科技籌備組組長、人保集團業務發展部總經理、中人保險經紀總經理、黨委書記等職務。
互聯網保險給保險業帶來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讓更多買不起保險的人得到保障;讓更多客戶更方便地買到保險,便捷地得到賠償;讓保險公司的經營發展可以更加差異化,有特色,也更有效率。
——鐘誠
回顧過往10年,我認為互聯網保險給行業帶來的變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許多險種都可以用互聯網、科技手段實現全國、全網的出單、承保、理賠等跨地域、全流程,這體現在對個人、家庭保障的方方面面。
第二,保險公司的數字化能力大幅提高,從核保的風險選擇、保中服務,到理賠風控,都大量采用了大數據、AI、互聯網、云計算等科技手段,使得保險行業的效率大幅提升。這體現在險企的經營效率上就是,在賠付上升的同時,整個保險界的經營還比較穩健的。具體體現在,利潤率穩定、經營費用率不斷下降,而客戶的獲得感也在不斷增強。
第三,從消費者角度看,消費者已基本接受電子保單、線上服務,對于互聯網保險帶來的實惠產品、保障及時性,及保險服務的簡單化,都非常受消費者歡迎。體現在承保數量、保費規模、保險深度廣度上都有明顯提高。
第四,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互聯網保險也帶來投訴,尤其是承保端的銷售誤導方面。由于互聯網保單客單價低、數量巨大,投訴時有發生,但從保單項下的投訴率來看其實并不高。
盡管如此,考慮互聯網的傳播特性,互聯網保險還是應當更加強調消費者保護,新型的銷售方式也需更關注合規問題。
從互聯網保險對行業的影響方面,其給行業帶來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梢宰尭噘I不起保險的人得到保障;讓更多客戶更方便地買到保險,便捷地得到賠償;讓保險公司的經營發展可以更加差異化,有特色,也更有效率。
吳逖
原合眾財險總經理
吳逖:曾任合眾財險總經理、眾安保險副總裁、平安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助理、平安產險總公司市場部、渠道管理部、綜合金融團體客戶市場部總經理等職務。
很多公司意識到,保險業務本身不是流量工具,而是流量變現的手段。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險企將互聯網保險業務當成獨立于傳統業務之外的一個單獨板塊或領域去看待,而不是把互聯網本身作為保險服務的手段、載體去思考問題,就容易造成割裂。
——吳逖
這10年的變化來看,十年前大家會覺得互聯網保險是一個偽概念,認為通過互聯網去做保險的銷售、運營等都改變不了保險強線下的特點。但現在我們看到很多保險公司、客戶都轉變了這種觀念,就是有很多保險業務,其實不管是從銷售還是后面的運營,都是可以通過互聯網來全部完成的,這已經成為一個行業的共識。
互聯網保險對整個保險業帶來的影響方面,我認為主要是大家都開始重視保險科技這件事,也都試過用互聯網的方式去運營保險業務。
但公司之間經營效果的差別很大,主要在于互聯網保險的實質不僅是流量,而是通過這種便捷的工具去降低自己的運營成本,提升客戶體驗。大家過于把目的集中到互聯網的獲客、運營、銷售這端,忽略了通過技術本身去提升服務能力、降低成本的這些技術手段。
所以經過十年的發展,保險公司在這個互聯網應用方面有了很大的變化和進步,但未來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有一部分保險公司理解到,保險業務本身不是流量工具,而是流量變現的手段,所以也知道用一些更有效的方式去運營客戶,提升流量,考慮轉化。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險企將互聯網保險業務當成獨立于傳統業務之外的一個單獨板塊或領域去看待,而不是把互聯網本身作為保險服務的手段、載體去思考問題,就容易造成割裂。
劉瓊
國泰財險董秘
劉瓊:現任國泰財險董秘,曾任螞蟻科技集團企業發展部投資總監、國泰財險董事會辦公室負責人、預算分析部負責人等職務。
新技術會帶來新思考、新價值,當新技術與以經營風險為主要的保險行業結合時,一定要更加穩健,更遵循行業規律,也需要行業的共同努力?;乜催^去10年,總的路徑和趨勢基本符合這一規律。
——劉瓊
互聯網對保險行業的影響其實是一直存在的,本質是技術革新對保險行業的影響。大家最先感受到的是在保險普及或者銷售端的影響,但實際上,互聯網對保險業的影響,我們更應該追求保險經營各方面依托技術發展來帶來的效率提升和價值創造。
以產品創新為例,我們思考的會是客戶需求或者場景需求,技術進步如何能更好地滿足需求,開發出更好的產品。在理賠、客戶服務等方面也類似,互聯網技術能夠使保險公司給到客戶更好的服務,而我們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優化升級運營體系,完善在線投保、理賠服務等流程,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獲得消費者和市場的認可的長期價值,進入良性發展軌道。
新技術會帶來新思考和新價值,當新技術與經營風險為主要的保險行業結合時,一定需要更加的穩健,更多遵循行業的規律,也需要行業共同的努力?;乜催^去10年的互聯網保險發展,我們認為總的路徑和趨勢基本符合這樣一個規律。
趙巖
國華人壽副總裁
趙巖:現任國華人壽副總經理、首席信息官,華瑞保險經紀副董事長。曾任易泰達軟件開發公司總經理、國華人壽信息技術部副總經理等職務。
監管政策引導行業理性發展,行業也需要進一步深化和堅持長期主義精神。
——趙巖
10年前,保險科技作為新生事物,一直在突破、創新方面探索?;ヂ摼W保險在經歷了前些年的迅猛增長后,進入一個穩健的發展期。
當下,監管政策比較重要的一個關注點是行業風險,引導行業理性發展,行業也需要進一步深化和堅持長期主義精神。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的引入,加之適當的政策引導,相信未來會有更好的發展,出現更多可能。
蔣銘
大童保險銷售服務董事長
蔣銘:大童保險銷售服務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擔任教育部“創新創業導師”。曾有多年大型上市保險公司壽險管理經驗,歷任省級負責人、副總裁等職務,2008年參與創辦大童。
更精準的數據,帶來承保水平的提高,產品的創新,行業可以更廣泛地觸達消費者,并為其提供更便捷的服務,保險機構也能做到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分銷。
——蔣銘
互聯網保險或者保險科技的10年,變化還是非常大的。具體表現方面,比如更精準的數據,帶來了承保水平的提高,產品的創新等。另外,保險科技加持后,行業可以更廣泛地觸達消費者,為消費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務,保險機構也能做到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分銷等。
隨著十年變遷,互聯網保險補足了產品細分領域的諸多空白,有許多低價、交易便捷的產品出現,相應地保險業的客群大大擴展。消費者增加了,監管對行業的規范也越來越明確,這對保險公司的要求也相應就更高了。當然,每一個新生事物的出現,都是利弊共存的,但總體來看,保險科技對行業的推動作用非常明顯,也帶來很多新機遇和新挑戰。
樂偉樑
蘇州山水樹兒信息技術創始人
樂偉樑:蘇州山水樹兒信息技術創始人,為財險公司提供車險駕駛艙管理優化服務,曾任易??萍几笨偛?、首席技術官;SAP全球副總裁以及BusinessObjects上海研發中心執行董事。
當前的數字化轉型,是近代技術革命倒逼業務轉型的結果,也是還沒有看到終點的進程,更是企業的一把手工程。
——樂偉樑
過去十年,保險科技為行業帶來諸多重大變化。當下,科技已經推動我們到了第三代數字化轉型的前期,數字化轉型是所有領導者必須關注的重中之重。
眼下的數字化轉型,是近代技術革命倒逼的業務轉型的結果,也可以認為是為適應環境變化的一種被動的狀態,且因為數字化轉型是還沒有看到終點的進程,所以是所有領導者必須關注的重中之重。
我的觀點是,四次技術革命浪潮推動保險四代數字化轉型,之前也對四代保險數字化轉型進行了總結:
第一代,應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搭建保險業務流水線,提高服務效率和降低運營成本;
第二代,利用(移動)互聯網,連接合作伙伴和客戶,提升客戶體驗,改善客戶服務;
第三代,使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來提升精細化/差異化管理能力,提高風險評估和改善保險產品設計;
第四代,拐點(奇點)來臨,AGI和機器人技術帶來的新風險、新產品、新流程、新模式將推動全面的顛覆性的轉型。
當前我們處在第三代的前期,但由于第四代的快速發展,我們也可能已處在第三代的后期。表現出以下特點:保險數字化轉型相對其他行業更長的延遲效應;保險數字化轉型的疊加效應,持續影響后續轉型;無法形成行業規模效應,基本上各自為陣等。因此,必須提升業務和經營的洞察認知,從業務數字化到數字業務化為切入點,實現從專注運營各節點的效率和風險,到運營整體效益和風險的轉變。
平安集團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于1988年誕生于深圳蛇口,創始人、創辦人、董事長馬明哲作為知名企業家引領公司在近40年的發展歷程中不斷創新、突破。中國平安也是國內金融牌照最齊全、業務范圍最廣泛的個人金融生活服務集團之一,目前集團總資產突破10萬億元,是全球資產規模最大的保險集團。
借助數字化技術,原本復雜的保險服務流程得到有效簡化,提升了理賠時效,更好地緩解客戶急需理賠的燃眉之急。
——平安集團
結合平安的實踐經驗來看,過去10年互聯網科技促進了金融服務的普惠性,提升了金融服務的便捷性,并助力險企以客戶為中心升級服務?;ヂ摼W促進了金融服務的線上化,提升了金融服務的可得性,降低金融服務成本,讓金融業服務更廣泛的長尾客戶成為可能。借助數字化技術,原本復雜的保險服務流程得到有效簡化,提升了理賠時效,更好地緩解客戶急需理賠的燃眉之急。
隨著健康和保障理念的普及,保險客戶的需求已從“事后被動理賠”,變為“前置就醫服務、主動健康管理”,以客戶為中心,平安依托集團醫療健康生態圈,創新推出“保險+健康管理”服務,打造一站式健康解決方案。平安將堅守金融服務國計民生的使命,推動金融服務創新,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
02旁觀者清,咨詢、學界、行研人士這樣說
吳曉薇
麥肯錫全球董事合伙人
吳曉薇:麥肯錫全球董事合伙人兼麥肯錫中國區保險咨詢業務負責人。
保險科技這些年,有一個觀念上的迭代,我們將不會再從狹義上去講“互聯網保險”,實際上是整個保險都需要更互聯網。
——吳曉薇
互聯網保險、保險科技發展這些年,未來我們或許不會再狹義地去講互聯網保險,而是整個保險要更加互聯網,這里有一個觀念上的迭代。
整體來看,互聯網保險目前還沒有達到當時預期的顛覆性的效果,但我們認為不遠的將來,保險領域會有非常大的變化。
回顧過去10年,在保險科技蓬勃發展的過程中,監管的支撐作用不可或缺,隨著互聯網保險發展轉入高質量增長期,監管在治理上也采取措施以防范重大風險的發生,我們對互聯網保險未來的發展趨勢抱有美好的愿望和期待。
保險科技給行業帶來的變化,我認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保險科技的創新大部分集中在前端。與10年前大家的理解略有差異,現在或許不能叫互聯網保險,更多是一個保險互聯的概念。前端的創新包括銷售模式、組織模式創新等,比如互聯網保險公司、經紀類公司,以及互助類公司做前端的創新比較多,渠道上的創新用了全渠道(Omni-channel)的方法,給保險公司展開了更為廣闊的天地,讓大家看到O2O的前景。
第二,影響力方面,互聯網保險公司作為“廠商”有許多產品創新。在某些細分領域,一些純線上、圍繞互聯網的產品創新也極大地彌補了市場空缺,滿足更多消費者需求的同時,為其帶來更便捷的服務。
第三,新合作模式方面,隨著互聯網產業、平臺的發展,生發出了新的合作模式:萬聯網與保險公司依托各自優勢展開合作,進行產品共創,類似MGA(授權承保代理ManagingGeneralAgent)。比如有些互聯網大廠的金融板塊也在做保險相關業務,但他們背后需要類似MGA的支撐,他們根據自己的客群來給保險公司提出建議,也有險企心甘情愿做起了“廠商”并將“廠商”的響應速度做到極快,產品共創還做得極好,依托這類強大的渠道險企也慢慢形成了一種競爭優勢。
第四,互聯網模式借鑒、應用方面,代理人模式如今走到一個分水嶺,某些領域對互聯網保險理念、工具、平臺的應用讓保險公司的改革更加活躍。比如,這個節點我們看到蓬勃發展的經紀公司,在監管窗口還未完全放開的情況下,互聯網保險的理念、工具、平臺在這里得到廣泛應用,也像保險公司的O2O,讓保險公司的改革變得更活躍起來,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
當然,壽險的客戶體驗也極為重要,而對于如何創造端到端的客戶體驗,互聯網新技術對運營模式、客戶服務模式、客戶體驗模式的革新是非常重要的。
對于財產險行業,還不單單是互聯網,其涉及一個物聯網的概念,整體的產品研發,包括當下方興未艾流量生態系統的構建、電動汽車保險領域等將來都會有顛覆性的變化。電動汽車技術端已經掌握了所有用戶數據,未來險企也很有可能是從2C端又變成MGA回到2B端的合作。
所有這些產壽險行業未來變化的實現,都離不開技術的支持。所以,我們不會再狹義上去講“互聯網保險”,而是整個保險要更加互聯網,這是保險科技經過0年發展,我們觀念上的迭代。
蔡欣溢
德勤管理咨詢中國合伙人
蔡欣溢,德勤管理咨詢中國合伙人,曾為普華永道管理咨詢合伙人,20多年咨詢和行業經驗,側重于多元化集團公司(金融和地產)的財務管控、運營優化和績效提升,并提供對應的管理信息系統和數據平臺相關的規劃和落地服務。
互聯網保險為行業開拓了不可替代的渠道,客觀上起到了倒逼保險公司、參與機構推陳出新、吐故納新的作用。
——蔡欣溢
保險科技10年,這是一個非常宏大,值得深入思考、探討的話題,簡略來說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變化:
首先,是互聯網保險為行業開拓了不可替代的渠道,客觀上起到了倒逼保險公司、參與機構推陳出新、吐故納新的作用。
其次,保險機構與垂直端的合作,加速了新產品的開發、迭代,縮短了產品開發周期,也起到了豐富細分市場的作用。
而零售端我們看到進入一種類似快餐的時代,消費者面臨更多樣性的選擇,更便捷的購買體驗,更快的理賠、服務等,這些潛移默化的變化、改進、迭代,逐步改變著消費者對傳統保險的感觀。
周瑾
普華永道中國金融業管理咨詢合伙人
周瑾:普華永道金融行業管理咨詢合伙人,金融風險管理師(FRM),擅長于戰略規劃、組織管控、風險管理、公司治理、運營與流程、資產負債管理和投資管理,其還擔任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資產負債管理專委會專家委員、中國保險保障基金特聘保險行業風險評估專家等。
就跟我們談數字化一樣,互聯網保險它不應該只是一個渠道的概念。
——周瑾
回顧這10年的發展,我們會發現大家對互聯網保險、互聯網保險渠道、保險科技、數字化等這些定義的認識開始有一些變化,甚至有些目前還很難界定清楚,有些疑問和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我們想跟大家探討。
首先,牌照問題。事實上,監管正式發放的牌照里是沒有互聯網保險這樣一張牌照的,目前來看它主要就是財產險牌照,所以互聯網保險不是標準的牌照,更多是大家對于它的一個定位,是資本市場或者行業對它的提法。就像,銀行業是將互聯網銀行歸類在民營銀行類別里的。
第二,互聯網保險或者保險科技對行業的積極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他帶來了一些新模式,給大家看到新的可能,開拓了傳統保險業的發展空間。新模式方面,互聯網保險很少有線下網點,所以比其他機構的運營更輕資產化。但它也面臨新挑戰——沒有網點就必須通過線上的方式去觸達、服務客戶,反而帶來很多創新,包括退貨運費險、航延險等,是純粹基于互聯網場景的探索。基于輕資產模式的這種探索價值非常大,是因為其同時也會帶動其他非互聯網保險公司去嘗試、進而帶動整個行業的互聯網化或者數字化。
但比較遺憾的是,原先的4家互聯網保險公司只有2家處于正常經營狀態,新生事物的試錯成本和代價還是很高的。如何掌握創新與風險之間的尺度問題,是需要行業深入去思考的。
第三,如何更加清晰地界定互聯網保險,甚至互聯網保險對行業帶來的影響,有些概念還需要厘清。如果從牌照以外一個更廣闊的視角——互聯網保險角度來說,線上銷售的就是互聯網保險么?這里面涉及互聯網渠道、互聯網保險的定義,包括監管的統計口徑等問題,這些基本的概念也會影響到最終衡量和評價互聯網保險發展的標準。
再往上升一層,從數字化角度看,互聯網保險是否更是一個思維方式和理念的概念?輕資產,沒有太重的網點,不需要太多人,運營更輕,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客戶的觸達更高頻,那符合這些特點是不是都可以歸結為互聯網保險?
關于互聯網保險的未來,我猜想,未來或許不只通過承保利潤、投資收益來盈利。既然是平臺,有這么好的客戶觸達方式,就可以提供更多的服務,可以把很多的資訊、內容服務等通過線上的方式提供給到客戶,這就意味著有更多收費的機會,服務和管理的收費在未來是否也可以歸結為互聯網保險營收范疇里?還有更多關于保險互聯網或者數字化的問題值得大家更深入地思考。
庹國柱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
教授,博士生導師
庹國柱: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農村保險研究所所長。
保險科技帶給行業的變化是無處不在的。
——庹國柱
我這次不想作為一個學者與你交流,我作為一個普通老百姓說說我經歷的變化。
互聯網帶給保險業的變化,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的,線上業務已經普遍化。我家買車險一個電話就搞定了:到期通知,線上支付保費,電子保單就發過來了,這使承保成本大大降低。
理賠端,在很多保險領域也實現了線上化。一般車輛發生事故,線上報案,拍個照片上傳,小損失照片就可以定損,不用長時間的路邊等待,也不用等查勘員來,瞬間就完成了。
我認為,互聯網保險像平靜湖面落入一顆石子,隨著圈圈漣漪,其實一切都已經變了,甚至連我們當初的預想,我們出發的方向也跟著變了,這才是客觀世界真正的發展規律,新事物來臨,帶來利弊,吸納好的,迎接挑戰,渡過去,繼續前行,不斷迭代。
許閑
復旦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系主任、教授,
上海市保險學會副會長
許閑: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復旦大學中國保險與社會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國保險專業碩士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金融學會理事,中國保險學會理事,上海市保險學會副會長等。主要研究方向為保險學、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和風險管理等。
互聯網保險為保險行業培養了很多互聯網人才,這是其對中國保險業非常重要的價值。
——許閑
互聯保險對中國當下保險業的數字化、科技的應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我認為這些年互聯網保險為保險行業培養了很多互聯網人才,尤其是科技公司、初創公司,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人都是有最開始幾家互聯網保險公司從業經歷的。從我的視角看,這是互聯網保險對中國保險業很重要的價值。
孫寅
興業證券研究院金融領域負責人
孫寅,興業證券研究院金融領域負責人,非銀行業首席分析師,曾任職于長江證券、中國銀保信,多次獲業內主流評選最佳分析師獎項。
2013-2016年是互聯網保險全速發展時期,險資運用市場化進程加速了投資型保險的競爭,高額收益率的互聯網萬能險產品在這一時期引起市場熱潮,同時埋下行業惡性競爭的隱患,后續在監管調控下回歸理性。
——孫寅
在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出現的近十年中,互聯網保險行業在監管不斷完善的過程中得到了長足發展,科技賦能節點不斷豐富,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保險金融服務。
2013-2016年是互聯網保險全速發展時期,整體而言,險資運用市場化進程加速了投資型保險的競爭,高額收益率的互聯網萬能險產品在這一時期引起市場熱潮,同時埋下行業惡性競爭的隱患,后續在監管調控下回歸理性。此外,互聯網保險還出現了顯著的“場景化”趨勢,移動端技術的成熟使得消費者對碎片化新場景的需求不斷提升,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電商退運險、手機碎屏險、鐵路乘意險、航延險等互聯網保險創新產品不斷涌現,線上服務從銷售終端逐漸向保險全產業鏈覆蓋??萍技夹g方面,云架構開始逐步落地,保險公司迎合大金融互聯網化趨勢,開始實施“中臺”戰略,著力以信息技術加強保險的業務組織能力,2013年眾安在線作為第一家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出現在市場,開啟了保險科技新篇章,截至2016年,4張專業互聯網保險牌照發放完畢,成為這一時期互聯網保險發展盛況的標志之一。
2017年-至今,互聯網保險繼續多元化深入,但總體發展趨于規范化。上一時期的場景化概念混雜著許多“偽場景”,部分保險公司為賺取噱頭推出了賞月險、霧霾險等保險產品,部分細分場景下風控機制的不完善也使得保險欺詐、用戶隱私信息泄露問題屢禁不止。因此,2017年之后互聯網保險進入由點及面的嚴監管周期,推動行業向規范化發展,互聯網保費增速明顯放緩。從產品端,在第三方支付技術日臻成熟和疫情催化下,互聯網保險平臺支付渠道打通,線上化需求激發,互聯網健康險增速一枝獨秀,相比于上一時期的高速擴張,這一時期客戶對互聯網保險的理解有所加深,線上獲客渠道轉化率有顯著提升。在科技領域,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賦能加深,互聯網保險概念開始追求向更智能化、人性化的保險科技轉變,行業核心、運營、銷售系統迎整體性架構升級,保險上云成為大勢所趨。此外,在資本支持下,眾多保險科技公司涌現,從各個細分產業環節推動保險行業向科技化、數字化轉型。
這10年,保險科技給行業帶來了什么?我認為,互聯網保險的興起推動了整個保險行業全流程的數字化轉型,對保險消費者和保險公司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一,對于用戶——提升用戶體驗:保險公司通過在線平臺或移動端提供保險服務,簡化了保險購買和理賠流程,互聯網保險使得保險購買和索賠更加簡單便捷,減少了繁雜手續和等待時間,提升了用戶體驗。
第二,對于用戶——豐富產品供給:互聯網保險鼓勵保險產品創新和個性化定制。保險公司可以基于用戶的需求和行為開發新的保險產品,例如按需保險、共享經濟保險、健康追蹤保險等,滿足不同人群的特定需求。
第三,對于用戶——喚醒投保意識:伴隨保險行業的線上化、信息化,公眾群體對于保險的認知不斷加深,對互聯網保險這一產品模式的接受度逐步提升,互聯網保險平臺成為驅動保險滲透率提升的重要載體。
第四,對于公司——數據驅動決策:互聯網保險公司能夠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數據,包括用戶行為數據、健康數據、車輛數據等。這些數據為保險公司提供了更準確的風險評估和定價模型,幫助他們制定更精準的保險策略和產品。
第五,對于公司——降本增效:互聯網保險通過簡化流程、自動化操作和減少中間環節,降低了保險公司的運營成本和交易成本。這使得保險產品能夠提供更具競爭力的價格和服務。
第六,對于公司——拓展市場邊界:互聯網保險打破了傳統保險公司的地域限制,通過在線渠道和數字化服務,互聯網保險在過去十年承擔這單均價較低產品的重要銷售渠道,未來伴隨公眾保障意識的不斷覺醒,以及科技技術賦能的加深,互聯網保險可布局更廣泛產品線,進一步提升滲透率,擴大市場份額。
(CIS)
14:24 | 白銀有色2024年實現扣非凈利潤2.5... |
14:20 | 淘寶閃購閃現外賣大戰 最大力度補... |
14:19 | 京東互聯網醫院守護民眾五一健康出... |
14:19 | 深高速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凈利潤同... |
14:17 | 容百科技發布2025年一季報 多業務... |
14:15 | 首創環保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增長9.... |
14:09 | 股權落定 先鋒基金開啟新旅程 |
14:05 | 招商銀行:董事會決議公告 |
14:05 | 恒順醋業:第九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14:05 | 金隅集團:第七屆監事會第四次會議... |
14:05 | 百龍創園:第三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 |
14:05 | 空港股份:第八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