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股五大上市險企1月保費收入情況披露完畢。數據顯示,1月,上市險企保費收入“四降一升”: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中國人保今年1月合計實現保費收入約5651.90億元,同比下降約1.18%;其中中國平安保費收入實現增長,同比增長約2.40%。
2022年底,各家險企就積極備戰壽險“開門紅”。但從數據看,1月壽險“開門紅”并未如期實現。五家上市險企中,壽險業務合計實現保費收入約4321.54億元,同比下降2.70%。其中,平安人壽實現保費收入約1029.41億元,同比增長4.43%。
“開門紅”緣何未“紅”?一家壽險公司相關負責人解釋道,主要是因為春節假期在1月,有效工作日不多,展業較少,保費收入受到影響。
不過,國君證券非銀劉欣琦團隊認為,階段性供需匹配疊加低基數影響,大部分上市險企預計在2023年一季度實現NBV(新業務價值)轉正。從需求側看,居民的風險偏好仍然維持低位,一季度恰逢居民財富管理需求最旺盛的時點,從而帶來保險儲蓄類產品的配置需求。從供給側看,部分險企2月啟動了二次“開門紅”,并通過費用激勵的方式激發代理人的銷售潛力。
另一邊,走出“車險綜改”影響的財險業改革成效明顯,保費收入持續回暖。
1月,平安產險、太保產險、人保財險合計實現保費收入1165.66億元,同比增長2.04%。其中,太保產險實現較快增長,1月保費收入約233.11億元,同比增長10.90%。
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表示,隨著新能源車滲透率不斷提升,車險“剛性”消費特征下保費有望維持增長,非車險也將受益于業務結構優化,財險行業景氣度將延續。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快速提升,新能源車險逐漸成為財險業一大發力點。浙商證券認為,展望未來,產險保費有望保持穩健增長,頭部險企憑借規模優勢和精準定價,將獲得高于行業的增速和盈利。
新能源車險快速發展的同時,如何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是險企正在考慮的問題。首都經貿大學保險系副主任李文中認為,險企要加強產品銷售、服務等工作,一方面盡可能地控制新能源汽車專屬保險的成本,降低產品費率;另一方面提升消費者的消費體驗,增強對新能源車險的認可。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