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冰
日前,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披露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中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消費金融”)因存在多項違規被罰120萬元。
針對此事,6月18日,中信消費金融方面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已完成整改工作。”
具體來看,中信消費金融存在的主要違法違規事實包括:合作機制與合作模式存在不足,合作業務管控不到位;綜合利率等產品信息披露不規范;授信體系存在缺陷,授信審批環節不夠獨立;貸后管理不到位,個人消費貸款被挪用于限制性領域。
針對此次處罰決定的整改措施和整改進度,中信消費金融方面對記者表示:“公司高度重視監管意見,誠懇接受處罰與監督,積極推進整改落實,已完成整改。目前經營狀況良好,將嚴格落實監管要求,全面加強風險管控,為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公開信息顯示,中信消費金融于2019年6月份正式獲批開業,注冊資本7億元。股東為中國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持股70%),金蝶軟件(中國)有限公司(持股30%)。
從該公司業績方面來看,截至2023年末,中信消費金融總資產為110.38億元,同比增長8.82%;其2023年營業收入為7.08億元,同比增長37.00%;凈利潤為1.18億元,同比增長36.66%。
另外,罰單中提到了“綜合利率等產品信息披露不規范”的問題。2024年4月18日起施行的《消費金融公司管理辦法》強調,消費金融公司應當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健全完善產品服務信息披露機制,以顯著方式向借款人告知貸款年化利率、費率、還款方式、違約責任、免責條款和投訴渠道等關鍵信息。
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針對綜合利率等產品信息披露不規范等問題作出處罰,是監管部門對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表現。”
除中信消費金融之外,年內還有河南中原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原消費金融”)被監管處罰。2月份,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河南監管局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中原消費金融因對合作機構管理不審慎,貸款管理不盡職導致部分貸款資金被挪用等原因被罰160萬元。
縱觀行業來看,近兩年監管針對消費金融公司的監管持續趨嚴,“罰單”背后可以窺見監管部門對于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力度的加大。經梳理,2023年有多家消費金融公司領“罰單”。比如,去年11月份,杭銀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因委外催收管理不到位,貸款利率風險定價機制落實不到位,被罰款55萬元。去年10月份,浙江寧銀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因提供個人不良信息未事先告知信息主體本人,被罰款20萬元。去年8月份,湖北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因貸款三查不到位,導致貸款資金被挪用,被罰款20萬元。
蘇筱芮表示,從近幾年消費金融公司的罰單內容來看,被罰問題主要集中在個人信息保護、風險管理、合作機構管理等領域,同時監管還強調對金融消費者的保護,要求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對照相關規定并結合市場罰單的共性及時查漏補缺,筑牢內控安全防線。
“從近兩年監管對消費金融公司處罰原因來看,大多涉及到貸前、貸中、貸后全流程存在的一些問題,這是監管要求消費金融公司壓實主體管理責任的表現,另外貸款利率信息披露和貸款被挪用等方面也是監管日常強調的重點。”博通咨詢金融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消費金融公司應用好金融科技手段,在公司治理和消費者保護層面多下功夫,將具體責任落實到相關負責人并加強內控管理,對內部出現的問題早發現、早處置。
10:03 | 肯悅咖啡進入“千店時代” 全球首... |
10:02 | 佰維存儲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86.46%... |
10:01 | 越秀資本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 |
09:59 | 希荻微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4.56%... |
09:58 | 連續造假遭重罰 ST錦港面臨重大違... |
09:56 | 多方合力支持“出口轉內銷” 讓外... |
09:56 | 螞蟻數科發布智能體開發平臺Agenta... |
09:55 | 華潤啤酒“扎根土地” 扛起國麥振... |
09:48 | 康隆達發布2025第一季度報告 越南... |
09:46 | 大北農:一季度營收凈利雙增 多業... |
09:44 | 光峰科技一季度營收穩健增長 新興... |
09:42 | 曹操出行更新招股書:2024年營收14...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