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冰
日前,央行官網披露了央行行長易綱最新發言,其在國際清算銀行(BIS)監管大型科技公司國際會議上的講話中,肯定了在技術進步的推動下,中國金融科技蓬勃發展,但也談到金融科技給中國監管當局帶來的新挑戰,并闡述中國對大型金融科技公司的監管應對,將持續彌補監管制度“短板”。
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次是央行針對大型科技公司金融監管的首次系統性闡述,意味著其中合規性仍然是重中之重,也是各平臺業務開展的前提。其中闡述的監管思路和具體監管實踐,包括金融業務必須持牌,反壟斷,斷開金融信息和商業信息之間的不當連接等,這些與之前的相關監管原則一致。
強化數據保護
保障消費者權益
根據披露,在大型科技公司推動下,中國移動支付快速發展,目前普及率已達86%。二維碼支付方式的普遍應用使商戶不需要購買受理終端等設備,大幅提高了支付時效,降低了交易成本。中國移動支付和網絡支付費率均不超過0.6%,用戶在利用電子支付工具收款時,還可以享受定制金融產品。
同時,金融科技不斷發展也給監管當局帶來新挑戰。具體表現在,一是無牌或超范圍從事金融業務;二是支付業務存在違規行為;三是通過壟斷地位開展不正當競爭;四是威脅個人隱私和信息安全;五是挑戰傳統銀行業的經營模式和競爭力。
易綱指出,大型平臺公司存在過度收集、甚至濫用消費者信息的情況,不利于消費者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在強化數據保護,保障消費者權益方面,將在確保個人隱私和數據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實現更精準的數據確權,更便捷的數據交易,更合理的數據使用,繼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科技創新能力。
記者注意到,大型平臺公司存在過度收集、甚至濫用消費者信息的情況,今年以來,工信部等關于移動APP的問題通報一直在進行。例如,今年8月份,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于APP違規調用通信錄、位置信息以及開屏彈窗騷擾用戶等問題“回頭看”的通報》,其中不乏包括微信、微博錢包、騰訊視頻等知名APP。參照前例,此前逾期未整改的APP,工信部對其進行了下架處理。
易觀分析高級金融顧問蘇筱芮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此前監管對類似問題通報情況來看,伴隨著監管科技的不斷精進與監管水平的持續提升,這些機構的“小動作”難再有藏身之處。
“針對大型科技公司的監管,是近一年金融科技監管的主要領域之一。”于百程認為,大型科技公司金融科技業務的監管問題,核心是利用用戶、數據和技術等優勢,實際上開展了類金融業務,從而可能存在監管套利和金融風險問題。”
金融作為特許行業
必須持牌經營
為應對新挑戰,中國持續彌補監管制度的“短板”,陸續出臺了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的措施。
相關舉措集中體現為以下三條監管實踐:一是金融作為特許行業,必須持牌經營。二是建立適當的防火墻,避免金融風險跨部門、跨行業傳播。三是斷開金融信息和商業信息之間的不當連接,防止“數據-網絡效應-金融業務”的閉環效應產生壟斷。
博通咨詢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對《證券日報》表示,上述表態對于機構方而言,有三方面內容需要關注,第一是金融歸金融,科技歸科技,要防范以科技名義對金融交叉嵌套造成的風險;第二是金融進行分類和穿透式監管,且再次強調了金融必須持牌經營;第三強調了對金融行業信息監管的重視。
另外,易綱強調,一些大型科技公司支付業務存在違規行為。其中包括:過去中國平臺公司下設的支付機構可分別與上百家商業銀行連接并開立賬戶,帶來結算最終性問題,甚至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在支付業務方面,未來將繼續強化支付領域監管。
蘇筱芮指出,監管層講話意味著未來相關政策將繼續完善,金融科技將在守正創新的主線下健康、有序發展。
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陳文對《證券日報》解析稱,目前斷開金融信息和商業信息之間的不當連接已引起監管層重視。金融信息和商業信息的直連是交叉銷售的一種,對于金融的交叉銷售一直存在金融嚴格監管,必須建立客戶信息的防火墻機制,一方面防止對于客戶隱私信息的濫用,另一方面則是防止對于客戶的壟斷性定價。
針對金融科技公司的后續發展,王蓬博則指出,通過上述講話可以看出,監管層對于大型金融科技公司發展及監管思路已經非常明晰。為大型金融科技公司相關業務指明了方向的同時,也表明了監管的底線和態度,更讓行業有了監管預期。從金融科技公司角度來看,合規是最大前提,另外也需在消費者的隱私保護及數據安全方面加大力度。
12:58 | 孚能科技2024年大幅減虧 動力電池... |
12:52 | 天智航2025年一季度業績同比增長10... |
12:51 | 錦江航運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2:50 | 江順科技披露上市后首份一季度報 ... |
12:50 | 云頂新耀:伊曲莫德在香港獲批上市... |
12:49 | 現金分紅金額逐年增加 三七互娛一... |
12:48 | 白云機場2024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 |
12:48 | 皓元醫藥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以創... |
12:24 | 中控技術:一季度工業AI戰略穩步推... |
12:22 | 全棧智能驅動增長 軟通動力第一季... |
12:21 | 每日互動應用場景入選國家數據局公... |
12:21 | 呈和科技2024年營收凈利實現同比雙...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