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冰
疫情防控常態化后的首個黃金周,中秋國慶“撞了個滿懷”,近日,銀聯、支付寶、微信、網聯相繼發布“雙節”的相關支付數據,可以看到消費復蘇的浪潮正在席卷全國。
根據網聯平臺公布國慶中秋假期處理跨機構網絡支付交易數據顯示,2020年國慶中秋假期期間(10月1日-10月8日),網聯平臺共處理資金類跨機構網絡支付交易133.92億筆、金額7.23萬億元。其中,10月1日交易規模最高,單日處理18.47億筆交易,金額超過9937.21億元。與去年國慶假期相比,網聯平臺日均交易筆數和日均交易金額同比漲幅分別為42%和47%。
中國銀聯發布數據顯示,銀聯網絡交易金額達到2.52萬億元,較去年國慶長假日均同比增長8.3%。云閃付App的日均交易金額同比增長32.61%。
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上述數據來看,今年黃金周期間,網聯和銀聯網絡支付累計交易金額近10萬億,日均數據均實現增長,特別是網聯同比增長高達四成以上。這一方面源自于長假中消費支付活動的強勁復蘇,另一方面顯示出網絡支付更加普及,市場回暖信號強烈。”
易觀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對《證券日報》記者指出,“從多家數據來看,傳遞了市場回暖的信號。此外,數字化正在全方位的改造我們的商業社會。所有的一切都將會基于支付為基礎而進行線上化革新。”
另外,支付寶及微信支付公布了多領域數據。
支付寶:商場交易額提升近250%
來自支付寶數字生活平臺數據顯示,這個“十一”假期,公共交通出行熱度上漲85%,景區消費大增316%,商場交易額提升近250%,觀影人次增長577%,交通、旅游、零售、電影等市場回暖明顯,一同活絡起來的,還有中國經濟。
自駕游依然是很多人的長假出游首選,飛豬上房車預約量同比漲77%,電動汽車車主使用高德地圖搜索“充電站”人次也同比增長510%。其中95后年輕人更傾向租車出游,支付寶上“租車”搜索量比五一增長90%。另外,用支付寶乘坐公交、地鐵、共享單車等公共交通的人次也比今年五一上漲了85%。上海、北京、杭州、西安、武漢、南京、廣州、成都、天津、鄭州成為公共交通最繁忙的城市。
據支付寶最新數據,“十一”期間,景區行業支付筆數環比上月大增316%,酒店消費金額較今年五一上漲100%。小鎮青年成旅游消費增長新動力,三線及以下城市出游人次占6成,人均消費同比漲超50%。
而國慶中秋雙節對消費的拉動作用,也輻射到了國內商超零售行業。受益于今年商家加快數字升級,全國百貨商場的支付寶交易金額環比上個月已增近250%。
此外,受疫情影響,“買買買”需求內轉,海南離島免稅購物異常火爆,國慶期間支付寶消費金額同比上漲300%。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對《證券日報》記者稱,“從上述數據來看,今年國慶‘雙節’保持了原有勢頭,隨著數字技術不斷深入消費場景,數字支付手段也愈加普及,在處理的交易筆數、金額方面都有所突破,數字化正在促活國慶經濟。”
微信支付:夜經濟、宅經濟成新亮點
微信支付數據顯示,10月1日-6日,國內旅游消費大漲,以主題樂園為代表的各類景區大受歡迎,夜經濟、宅經濟等成今年國慶消費市場新亮點。旅游、酒店、餐飲、交通、娛樂等行業豐富的產品供給,讓“十一”長假成為新生產力,帶動消費增長顯著。
從微信支付購票數據來看,主題樂園在景區中大受歡迎,上海、北京各大主題樂園、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等景點均迎來客流高峰。以北京頤和園為例,10月1日至6日,約有15萬名游客使用微信購票入園游覽。在此前微信支付公布的數據中,“十一”前三天微信支付購買景區門票交易額較五一大增83%,酒店行業交易增長71%。文化和旅游結合更加緊密,據貓眼數據,十一當天,全國觀影人數比上月同期增長736%,國慶期間貓眼微信小程序用戶數超過3億。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根據網聯數據,在線直播等平臺支付交易數據增長同樣勢頭強勁。網聯平臺數據顯示,十一期間部分直播視頻平臺日均交易筆數和交易金額同比去年漲幅分別為32%和52%。
王蓬博坦言,未來在線直播支付確實有上漲的勢頭,從數據來判斷,直播、生鮮電商、在線教育等并沒有因為疫情趨緩而頻率降低,仍然保持著不錯的增長勢頭。基于數據能夠看到,用戶習慣已經養成。
蘇筱芮指出,在線直播支付交易數據增長是今年支付平臺數據亮點之一,伴隨直播行業的不斷成熟,涌入的商家及用戶規模都呈現出持續增長的態勢,另外,移動支付與數字經濟日益深化,便捷、高效的方式將被更多群體所接納。她進一步闡述道,“目前我國身處數字經濟的發展浪潮中,數字科技的精進、數字設施的普及,都為經濟的活躍及數字化轉型起到推動作用。”
(編輯 上官夢露)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