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潔
4月21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以下簡稱“交易商協會”)發布《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估值業務自律指引(試行)》(以下簡稱《估值指引》)。
近年來,市場成員廣泛使用債券估值作為定價參考,債券估值對市場的影響愈發重要。《估值指引》旨在促進估值機構展業規范,加強估值業務自律管理。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估值指引》通過細化估值全流程規范、強化數據篩選標準、建立多層次校驗機制等,進而提升估值科學性和透明度。同時,鼓勵多元化估值機構的競爭,打破單一依賴模式,推動估值更客觀地反映市場真實價格。此舉將增強市場定價有效性,平抑非理性波動,并為債券一二級市場聯動提供支持。
促規范、提質量
強化估值業務自律管理
2023年12月份,為規范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估值業務,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債券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估值業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明確內部治理、數據源選取和使用、估值方法、信息披露、利益沖突等要求。
此次發布的《估值指引》結合成熟市場經驗和國內實踐,一是細化估值機構估值生產全過程的規范要求,提升估值生產各環節的科學性;二是聚焦市場反映突出的透明度不足等問題,提出完善舉措;三是建立估值機構、估值用戶、第三方審計等對估值結果的多層次校驗機制,促進市場價格發現;四是明確估值業務禁止性行為,強化估值業務自律管理。
“《估值指引》強調估值機構應‘選擇可靠的市場價格’并‘關注和評估債券交易活躍度’。這樹立了債券估值的技術核心,也與2023年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辦法》一脈相承。”聯合評級估值業務部總經理徐陽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徐陽提到,并不是所有債券都具有“可靠的市場價格”,一方面,除了利率債、二永債等交易活躍度較高的券種,大部分信用債的成交筆數、規模比較有限,持續的價格信號從數量上看并不是特別多;另一方面,由于非市場化交易的存在,有待更精準的技術去識別,才能使得數據在“質”的方面更加“可靠”。
此前銀行間債市估值業務存在估值方法透明度不足、對單一機構依賴度高等問題。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楊海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估值指引》針對此前行業的一些痛點對估值業務管理體系提出了新要求,將估值業務推向規范化發展軌道。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債券市場的非理性波動。
對理財產品投資策略
提出了更高要求
《估值指引》要求“估值機構應披露對估值產品有重要影響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估值產品信息、編制方法、數據來源及使用層次、內部控制安排、質量檢驗報告等”,并提到應持續完善估值使用數據的治理和篩選工作,建立完善的利益沖突防范機制等內容。
明明認為,這可能將推動具備特色數據源或技術優勢的機構崛起。但頭部機構因市場慣性,仍占據主導地位,中小機構需通過差異化服務(如信用風險定價、特殊債券估值)爭奪份額,行業或將呈現出“多元化競爭”與“頭部集中”并存的發展格局。
在徐陽看來,鑒于債券市場數據的質量特征,估值機構不能僅僅是交易價格的“翻譯器”,需要結合自身的經驗與資源稟賦提供更高質量的估值服務。
交易商協會表示,下一步,將持續開展估值業務自律管理,推動提升債券估值質量和透明度,強化債券市場價格發現功能,鼓勵估值機構多元化競爭,促進銀行間債券市場高質量發展。
資管產品凈值化轉型后,估值準確性直接影響投資者收益。《估值指引》發布后,對銀行理財的影響也受到業內關注。
“隨著凈值化轉型,銀行理財資金由傳統配置屬性逐漸轉變為配置屬性與交易屬性兼具,穩穩享有票息的同時,資本利得的獲取也成為了跑出超額收益的關鍵之一。這也使得估值對于銀行理財的重要性不斷增強。”徐陽提到。
《估值指引》中提到“估值機構應關注和評估債券交易活躍度”。徐陽認為,這表明債券流動性將對債券估值造成重要影響,而這對理財產品的投資策略則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個券篩選和組合管理層面都需要考慮到流動性,形成風險和收益的平衡。但需要注意的是,當債券市場出現極端情景時,部分券種因其主要投資人負債端的不穩定,流動性面臨枯竭,市場上即便有部分成交,成交價格也是不斷下跌,出現了“下跌—贖回—下跌”的負反饋機制。而這就要求估值機構不能僅僅“就市論市”,過度依賴市場價格,而是要發揮出“穩定器”的作用,緊抓“信用”的估值錨,給出更加穩定、更具有前瞻性的估值結果。
明明表示,銀行理財子公司需加強內部估值體系建設,結合持倉券流動性特征以選擇更穩健的估值模型。在投資策略方面,或傾向配置成交活躍的利率債及評級較高的信用債,減少對低流動性信用債的依賴,進而降低估值偏差風險。同時還需強化投資者教育,提升投資者對凈值波動的容忍度。
23:52 | 致保科技董事會主席馬波濤:場景嵌... |
23:52 | 特變電工去年營業收入超977億元 |
23:52 | 山石網科制定扭虧措施 持續提升投... |
23:52 | 改性塑料需求攀升 多家上市公司一... |
23:52 | 福瑞股份積極構建肝病全程管理新生... |
23:52 | 周大福珠寶如何從“規模擴張”轉向... |
23:52 | 政策鼓勵、爆款頻出 中國游戲“出... |
23:51 | 跨境支付體系合作深化 多家機構積... |
23:51 | 年內首家銀行公告“拒贖”二級資本... |
23:51 | 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估值業務自律指... |
23:51 | 年內公募基金分紅超780億元 權益類... |
23:51 | 今年以來5家機構“退群” 支付牌照...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