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鵬
當“讓利實體”與“息差收窄”的逆風同時襲來,國有六大行該如何穩住基本盤?
從3月21日至4月2日,國有六大行相繼召開2024年度業績發布會,憑借一組組硬核數據,對過去一年的發展軌跡進行深度解讀。從發布會的內容來看,“穩健增長”“服務實體經濟”“風險防控”“數字化轉型”等關鍵詞,清晰勾勒出各大銀行的經營主脈絡,成為它們在復雜形勢下堅守并穩固基本盤的關鍵所在。
錢從哪來
凈息差收窄中的攻守之道
在宏觀經濟環境下,韌性這個詞常常被提起,這也正是國有銀行的重要特征。而這一切都源自銀行的規模效應和范圍效應。
正如工商銀行行長劉珺表示:“我們整個資產負債表與國家資產負債表的匹配度是相當高的,按照產業、區域、客群進行了均衡的配置,既有順周期的驅動,也有逆周期的布局。”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國有六大行總資產規模直逼200萬億元大關。其中,工商銀行以48.82萬億元蟬聯“宇宙行”寶座。另外,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均突破40萬億元大關,中國銀行也首次站上35萬億元臺階。
規模持續擴張的同時,國有六大行的資產水平也更為優質,不良率保持低位,撥備覆蓋率穩步提升。截至2024年末,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34%、1.30%、1.34%、1.25%、1.31%和0.90%;撥備覆蓋率分別為214.91%、299.61%、233.60%、200.60%、201.94%和286.15%。
建設銀行行長張毅透露,公司一直在主動有力地管控資產質量,不良貸款率較前年末下降0.03個百分點,關注類貸款占比較前年末下降0.55個百分點。公司已核銷資產現金回收連續10年正增長,風險資產處置質效持續提升。
在盈利方面,去年六大行歸母凈利潤全面正增長,合計超1.4萬億元,同比增長1.8%,相當于每天凈賺約38億元。其中,農業銀行取得最大漲幅,為4.7%。
整體來看,面對LPR下調、存量房貸利率調整等,國有六大行凈息差集體縮水,但也都穩住陣腳,紛紛通過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拓寬非息收入渠道、強化成本管控等舉措,實現盈利動能平穩轉換。工商銀行副行長段紅濤表示,公司主動應對利率下行、凈息差收窄等新形勢,推動客戶結構、業務結構和板塊結構調整,不斷打開增長新空間。
展望2025年,多家銀行判斷凈息差下行還是一個行業共性,但是下降的幅度在收窄。交通銀行副行長周萬阜在業績說明會問答環節表示,看到對凈息差穩定的一些有利因素,在資產端,隨著一攬子增量政策效果逐步顯現,支持經濟回升向好的積極因素在增多,為銀行業業務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在負債端,適度的貨幣寬松政策,有利于優化負債結構,有利于降低負債成本。
錢到哪去
實體經濟背后的底氣
銀行的金融活水流向了科技、綠色、普惠、縣域,通過加大重點領域信貸投放、優化金融服務模式,精準支持民營經濟和科技等國家重要戰略領域的發展。
多家銀行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的貸款取得兩位數增長,如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增速分別達26.63%、26.31%、22.4%,支持經濟轉型升級。
例如,交通銀行結合上海市重點產業戰略布局,專注先進制造業、新材料、新能源等行業,創新了主動授信的新模式,2024年為近2000家科創類企業客戶提供超過60億元的授信額度支持。到2024年末,交通銀行在上海地區的科技企業的貸款余額達到了75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了30.23%。
銀行貸款同樣在民營經濟發展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積極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保持對民營企業穩定有效的信貸供給。2024年末,農業銀行民營企業貸款余額6.53萬億元,普惠金融領域貸款余額4.66萬億元,貸款年增量均超過1萬億元。
2024年底,工商銀行非公經濟全口徑投融資總額超過7.5萬億元,同業領先,較年初增長超萬億元;民營企業信用貸款增速近27%,大幅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工商銀行張守川副行長表示“公司有貸戶中98%都是民企。未來三年,我們計劃為民企提供投融資不低于6萬億元,支持企業堅守主業、做強實業。”
在“三農”、縣域領域,農業銀行持續傾斜金融資源,不斷增強在縣域地區的服務能力和經營優勢。例如,始終以服務“三農”、城鄉居民和中小企業為定位的郵儲銀行2024年堅決把大量的金融資源投向“三農”領域,做服務鄉村振興的主力軍。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郵儲銀行涉農貸款結余2.29萬億元,年增速12.5%,涉農貸款占各項貸款的比例超25%,同時該行近年來涉農公貸連續三年增速超過20%,占涉農貸款的比例達到28%。
下一步發展規劃
業績說明會釋放新信號
業績說明會上,不少機構、媒體提問對于2025年的信貸投放策略、經營管理思路、全球化經營等安排,國有六大行紛紛透露了下一步的規劃。
對今年全年信貸增長目標的安排,交通銀行表示確定了“總量增、結構優、節奏穩”這樣一個信貸增長計劃和目標。具體來看,總量增,就是全年的貸款增長總量要高于去年增量。結構優,一是要提高“五篇大文章”相關領域貸款的占比,二是要提升零售貸款在整個貸款中的占比。節奏穩,按照人民銀行關于貸款均衡投放的政策導向的要求,大致安排上半年60%、下半年40%的節奏。
農業銀行表示,今年國家將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實體經濟重點領域信貸需求將進一步增強。公司將圍繞重點領域的有效需求完善金融服務,統籌把握好貸款投放的總量、結構和節奏,預計全年貸款總量仍將保持平穩、均衡增長。
中國銀行表示,整體上看,預計全年境內人民幣貸款增量將保持穩中有升。新增貸款中,預計仍會以公司類貸款為主,同時著力提升消費貸款貢獻度。將加大“五篇大文章”“兩新”“兩重”、民營等重點領域信貸支持力度,實現相關貸款增速高于各項貸款平均水平。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加大二手房貸款拓展力度,實現個人住房貸款正增長。
郵儲銀行表示,當好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是國家賦予國有大行的職責、責任所在。郵儲銀行將繼續在服務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城市業務加大創新力度,并在普惠小微以及“三農”貸款方面持續發力,圍繞農業生產經營、生活消費、假日文旅、標準化農田建設和縣域農業龍頭產業,加大信貸投放。
此外,近年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蓬勃發展,全球化經營也是銀行的重要方向。工商銀行在服務外貿外資持續發力,累計為重點外貿外資企業發放融資4.8萬億元。今年,公司將提供客群覆蓋更廣的跨境服務體系,構建面向支付機構、跨境電商平臺、獨立站、外綜服等客戶的跨境電商綜合線上服務體系,提供45個小幣種結售匯服務和100多個幣種的匯率風險管理,覆蓋跨境電商出海的主要國家和地區,滿足收付資金直兌人民幣的需求,幫助客戶降低匯兌損益和交易成本。
中國銀行境外機構2024年實現稅前利潤111.06億美元,集團貢獻度達26.72%,公司表示在鞏固擴大傳統跨境業務優勢的基礎上,繼續構建新興業務領域優勢,加強對跨境電商、海外倉、中間品貿易等外貿新業態的主動服務,提升全品類金融服務市場份額。
(編輯 郭之宸)
22:46 | 中國最大的零食連鎖零售商鳴鳴很忙... |
21:59 | 金健米業聚焦主業漸入佳境 一季度... |
21:57 | 格靈深瞳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17億... |
21:55 | 松井股份:第三屆監事會第四次會議... |
21:55 | 精進電動:第三屆監事會第二十二次... |
21:55 | 輝煌科技:第八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55 | 蘭生股份:第十一屆董事會第九次會... |
21:55 | 宜賓紙業:2025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 |
21:55 | 中英科技:第三屆董事會第十六次會... |
21:55 | 愛麗家居:第三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5 | 湖南海利:監事會決議公告 |
21:55 | 交建股份:第三屆董事會第二十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