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熊悅
《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下稱“資管新規”)已發布6年有余,伴隨著凈值化管理的持續推進,各類資管機構都在以規范促轉型,在波動的市場中不斷增強自身的經營韌性。
資產收益率走低、“資產荒”仍在持續、市場波動有所加劇等共同形成當前資管機構面臨的市場環境。在此背景之下,資管規模已達30萬億元的銀行理財業在合規運營的基礎上有哪些應對策略?又如何抓住被動指數投資等市場機會?12月21日舉辦的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以下簡稱“論壇”)上,多位銀行理財子公司的高管就此展開探討。
傳統路徑面臨挑戰
在多位銀行理財子公司高管看來,伴隨市場及經營環境的變化,銀行理財產品賴以存在的“高收益、低波動”商業模式正受到巨大的挑戰。與此同時,在政策鼓勵銀行理財資金積極參與資本市場導向之下,銀行理財權益投資規模仍偏低。
“銀行理財正面臨非標資產收益率下降、手工補息取消、同業存款利率受限等現狀,此前的商業模式受到巨大的挑戰,這迫使銀行理財必須要轉型。”招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總裁鐘文岳在論壇上如此表示,銀行理財行業30萬億元資金里面,有95%的資金是堆積在R1(低風險)和R2(中低風險)的低風險產品里面。
以銀行理財投向的主要資產債券來看,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張劍穎認為,今年以來,債券市場的影響因素更趨復雜,債券市場的波動較以往年份有所加劇。在復雜因素疊加效應下,市場急漲急跌,投資過程中管理難度明顯上升。
一位商業銀行理財客戶經理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今年9月24日一系列政策發布后,“股債蹺蹺板”效應有所放大,收益率短期波動之下不少客戶選擇將理財產品贖回。權益市場回歸平穩之后,債券收益率也迎來一定修復。
一邊是銀行理財主流產品的收益下降且波動加劇,另一邊則是銀行理財權益類產品占比仍然較低,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權益投資能力亟待提升。
華夏理財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苑志宏在論壇上坦言,資管新規頒布多年,資管凈值化持續深化,但我國市值將近100萬億元的資本市場和30萬億元銀行理財市場的交集還非常小。銀行理財有自身的資源稟賦和建立的能力圈,但同時也有相應的約束和短板,比如缺乏機制層面和人員團隊的長期積累,“在當前這個階段,可能權益投資能力的提升是銀行理財子公司最需要解決的問題。”苑志宏表示。
增強資產研究核心能力
從資產投向來看,“固收+”策略是包括銀行理財子公司在內的諸多資管機構未來一段時間發力的共識方向。這反過來對資管機構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核心投研能力。
“希望銀行理財行業的產品線能夠盡快轉型。”鐘文岳在論壇上直言,原來堆積在R1(低風險)、R2(中低風險)理財產品中的大量資金,要向R3(中風險)、R4(中高風險)、R5(高風險)等級的理財產品延伸。從以R1(低風險)、R2(中低風險)理財產品為主向以R3(中風險)理財產品為主轉型。
鐘文岳進一步認為,對于銀行理財子公司等資管機構而言,核心在于投研能力建設。公司的產品設計人員要加強對多資產、多策略的研究,真正拿出波動比較低、收益還不錯的產品收益曲線交給渠道和客戶。
工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總裁高向陽同樣認為,低利率市場環境下,銀行理財子公司要進一步強化核心投研能力建設,堅持穩健配置策略,從做“廣”、做“新”、做“細”三個方向發力。具體而言,做“廣”就是繼續拓展多資產、拓寬固收+投研能力圈,在不同市場環境下靈活選擇占優資產,通過低相關性的分散化對沖,降低產品凈值波動,比如持續關注海外權益、商品市場、A股紅利、REITs(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等資產;做“新”就是繼續研發新策略,在國內債市挖掘空間不足、權益市場賺錢效應有限的背景下,積極開發信用債多因子、國債期貨品種套利等策略;做“細”就是繼續挖掘細分領域投資機會,包括金融債比選、信用債比價、熊貓債等,通過積極交易和逆向投資,在低利率時代實現精耕細作。
“總體來看,全球市場處于不平衡之中,我們總是有機會選擇優質資產。銀行理財子公司要利用全球化的優勢和境內外機構聯動,擴大視野尋找好資產,‘固收+’的加號后面要加上新動能、正貢獻。”高向陽表示。
提升銀行理財子公司權益投資能力方面,苑志宏認為,被動指數管理可能是銀行理財子公司權益投資的大趨勢,提升投研能力對于被動指數管理同樣重要。
苑志宏進一步表示,被動指數產品難點在于降低跟蹤誤差以及控制跟蹤誤差前提下創造持久穩定的超額收益,這些對于資管機構的系統能力、投資交易能力、流程改造能力均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此外,資管機構還需提升投顧服務能力,即給客戶提供一攬子產品組合方案或配置方案。
鐘文岳補充道,銀行理財子公司還需做好代銷渠道及理財適當性銷售等投資者陪伴;進一步提升相關產品的營銷能力。
(編輯 李波 才山丹)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