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彭妍
近日,農業銀行、渤海銀行、興業銀行等多家商業銀行陸續發布公告稱,已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規模不等的二級資本債或永續債。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商業銀行發行二級資本債、永續債,有助于提升資本充足率。
國有大行是發債主力
商業銀行資本補充分為內源性和外源性兩種方式。近年來,在內源性資本補充不足的局面下,商業銀行積極拓展外源性資本補充渠道。而作為重要的外源性資本補充渠道,二級資本債、永續債備受青睞。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18日,今年以來已有9家商業銀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二永債”(二級資本債、永續債的合稱)4070億元,同比增長55.8%。其中,二級資本債3140億元,占比高達77.1%;永續債930億元,占比達22.9%。
同時,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國有大行發債積極性較高,年內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三家國有銀行發行二級資本債規模已達2800億元。
談及今年以來商業銀行“二永債”發行量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田利輝認為,一是更強的資本補充需求,適應資產規模的增長和潛在的風險暴露;二是監管政策的引導,鼓勵銀行通過市場化手段補充資本;三是市場利率環境的變化帶來當前發行成本相對合理,吸引銀行發債。
受訪業內人士表示,在監管約束和補充資本的訴求下,今年商業銀行永續債和二級資本債的發行規模將進一步增加。
資本補充壓力不減
今年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整體依舊面臨下行壓力。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5.06%、12.12%、10.54%,較2022年末分別下降0.11個百分點、0.18個百分點、0.2個百分點。從上市銀行披露的2023年年報中也可以看出,多家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同比出現下滑。
田利輝表示,目前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下跌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資產質量下降導致的風險加權資產增加;二是息差縮小帶來凈利潤增速放緩影響內源性資本的補充;三是持續增大信貸投放,需要更多的資本。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杜陽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國有大行來看,雖然當前資本充足率較高,但隨著TLAC(總損失吸收能力)監管要求落地,仍需要加大TLAC補充力度。2025年初,四大行TLAC充足率需要達到16%。以2023年末數據計算,四大行仍面臨一定缺口,發行二級資本債或永續債是提升TLAC監管指標的重要策略之一。
針對不同類型的銀行如何進一步拓寬資本補充渠道,田利輝認為,今年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面臨下行壓力,不同類型的銀行補充資本金的方式包括:通過利潤留存進行內源性資本補充;發行二級資本債、優先股、永續債等外源性資本工具;以及通過資產重組、引入戰略投資者等方式增強資本實力。對于大型銀行,可能更傾向于通過資本市場發行長期資本工具來補充資本;而對于中小型銀行,可能更多依賴于重組并購、引進戰投、利潤留存來補充資本金。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