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銀理財獲批開業,成為今年第7家獲批開業的銀行理財公司。同時,在銀行理財公司家數再擴容之際,部分理財公司也披露了最新管理規模,不少理財公司管理峰值創歷史新高。
業內人士表示,未來理財公司家數、理財產品規模都將持續增加。當下,多家銀行及理財公司正積極創新產品體系,發展方向日益明晰。
北銀理財獲批開業
北京銀保監局11月4日批復信息顯示,同意北銀理財開業。批復顯示,北銀理財注冊資本為20億元。
除北銀理財外,今年以來還有施羅德交銀理財、上銀理財、民生理財、高盛工銀理財、恒豐理財和渤銀理財6家銀行理財公司獲批開業。除渤銀理財外,其余公司均已有產品面市,產品涵蓋固收類、混合類、權益類等類型。日前,高盛工銀理財首只產品“盛鑫君智私銀尊享量化權益類理財產品1期”開啟發行。
近期,多家理財公司發布了其最新理財產品管理規模數據。11月4日,農銀理財宣布該公司管理產品規模首次突破2.3萬億元,其中凈值型產品規模超2.1萬億元;興銀理財也發布公告稱,截至9月末,其理財規模達2.1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7%。
招商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平安銀行、上海銀行、杭州銀行、滬農商行8家銀行也在三季報中披露了旗下理財公司或理財業務相關數據。招銀理財規模居于前列,截至9月末產品余額為2.96萬億元;杭銀理財增速最快,截至三季度末,產品余額為3943.4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8.57%。
加大產品轉型力度
今年,銀行理財公司業務轉型成果豐碩。
一方面,各家銀行理財公司加大產品轉型力度。比如,興業銀行表示,截至9月末,該行符合資管新規的凈值型產品占比超過98%,同時持續壓降老產品規模,目前該行老產品規模僅占整體規模的1.6%。此外,截至2021年末,該行同業專屬理財業務規模已經實現清零。
另一方面,多家銀行及理財公司積極創新產品體系。比如,滬農商行表示,今年以來,該行發行了首款T+1“天天金”和30天最低持有期“月月鑫”等短期產品,短端理財產品實現突破,產品運作模式涵蓋現金管理、T+1、最低持有期、封閉式及定開型等。
在金融業加大服務實體經濟力度的大背景下,工銀理財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海璐日前表示,銀行理財高質量服務實體經濟是一項系統性工程,理財公司要進一步做好客戶陪伴和服務,提升自主投研能力,平衡風險收益,找準定位精準發力。
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底,理財公司存續產品規模為19.14萬億元,占全市場的比例達65.66%。業內人士預計,未來將有更多理財公司獲批成立,銀行理財存續規模料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與此同時,銀行理財公司之間的競爭也將加劇。當下,在代銷渠道日益成為各家公司理財管理規模增長“利器”的大背景下,銀行理財公司更應優化產品體系、做好風險管理。華寶證券分析師張菁認為,理財公司應對代銷全流程進行標準化改造,包括優化售前產品代銷遴選的評價體系,提升售中代銷產品風險管理的把控能力等。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