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屬銀行,上市銀行和非上市中小銀行卻“同根不同命”。2020年上半年,上市銀行頻被舉牌,非上市中小銀行股權拍賣卻大多無人問津。
業內人士認為,流拍主要原因是中小銀行資產質量不佳,抗風險能力遠弱于上市銀行。加之非上市中小銀行內部股權不清晰、公司治理不規范等,這都影響了投資者對部分中小銀行發展前景的判斷。中小銀行若要形成競爭力,除并購重組外,還需要完善公司管理治理和業務治理,優化股權結構、做好風險隔離以及完善董監高等崗位職責,做到權責明晰。
險資“最愛”銀行股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披露的信息顯示,今年上半年險資舉牌上市公司的次數達15次,已超過去年全年的水平,創近五年新高。舉牌保險公司既包括中國人壽、中國太保這樣的大型險企,也有諸如百年人壽、中信保誠、安信農險等中小險企。其中,銀行H股成為險資的最愛。具體來看,銀行股共被舉牌四次,包括農業銀行H股和工商銀行H股。其中農行H股被反復舉牌三次,兩次來自國壽系,另一次是太平人壽;工商銀行H股也被國壽系舉牌。
“基于過去被舉牌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特征與險資舉牌的偏好,我們認為低PB、高ROE、高股息率、高分紅率的上市公司具有更高的被舉牌概率。”華西證券非銀金融行業分析師曹杰表示。從這個角度來看,集低估值、高股息特點于一身的銀行股得到險資青睞也在情理之中,再加上銀行股存在A/H股溢價率,險資自然“戀上”了銀行H股。
同時,銀行A股亦被資金舉牌。成都銀行7月2日晚公告,成都工投資產當日以自有資金增持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1.24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0003%。本次權益變動后,成都工投資產持有公司1.81億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5%。同時,成都工投資產在未來12個月內有繼續增持成都銀行股份的計劃,增持計劃不謀求上市公司控制權。
“冰火兩重天”的股權交易
相比上市銀行備受資金追捧,非上市中小銀行的日子就沒那么好過了。
中國證券報記者以“銀行股權”關鍵詞在阿里拍賣上搜索發現,截至7月8日,今年以來銀行股權拍賣共有1268起,主要是農商行和村鎮銀行等非上市中小銀行。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六至七成非上市銀行股權拍賣結果歸于“流拍”。部分中小銀行股權拍賣項目曾進行二次折價拍賣,但仍然沒有成交。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對記者表示:“非上市銀行股權流動性很不好,主要是突發疫情沖擊實體經濟,疫情超預期蔓延令全球經濟前景面臨巨大不確定性,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等,投資者擔憂中小銀行經營壓力上升,資產負債表惡化等,以及部分非上市中小銀行內部股權不清晰、公司治理不規范等,都影響了投資者對部分中小銀行發展前景的判斷。”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認為:“非上市中小銀行股權流拍是普遍情況,主要有四點原因:一是關注度不同,相比于公開上市交易,法拍本身受關注度就比較小,中小銀行因為品牌等原因,受關注度更??;二是資產質量不佳,抗風險能力遠弱于上市銀行,價格和價值不對等;三是進行法拍的股權一般都涉及到債務問題,投資者有心理戒備;四是標的門檻相對較高。”
部分正積極謀求A股IPO的農商行股權拍賣還是頗“吃香”的。像馬鞍山農商行、上海農商行、廈門農商行、順德農商行等正在排隊上市的農商行,他們股權均一次拍賣成功。
“小銀行股權轉讓市場整體仍是有效的,部分IPO候場農商行,估值低洼、內部治理規范,資產負債結構合理,經營前景可期,并具有較大上市潛力的中小銀行,市場將會給出相對高的溢價。”周茂華稱。
實際上,為補充資本,在市場上形成競爭力,中小銀行不是在努力推進IPO,就是在謀求并購重組。中信建投證券銀行團隊稱,隨著中小銀行深化改革和資本補充的推進,中小銀行之間的兼并收購將陸續展開,預計底層金融機構的合并重組趨勢將更加明顯。
除并購重組外,黃大智建議,中小銀行若要形成自身競爭力,一方面需要完善公司管理治理,優化股權結構。完善董監高等崗位職責,做到權責明晰;另一方面,需要完善業務治理,做好風險隔離,再去形成差異化競爭。
14:24 | 白銀有色2024年實現扣非凈利潤2.5... |
14:20 | 淘寶閃購閃現外賣大戰 最大力度補... |
14:19 | 京東互聯網醫院守護民眾五一健康出... |
14:19 | 深高速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凈利潤同... |
14:17 | 容百科技發布2025年一季報 多業務... |
14:15 | 首創環保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增長9.... |
14:09 | 股權落定 先鋒基金開啟新旅程 |
14:05 | 招商銀行:董事會決議公告 |
14:05 | 恒順醋業:第九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14:05 | 金隅集團:第七屆監事會第四次會議... |
14:05 | 百龍創園:第三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 |
14:05 | 空港股份:第八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