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朋友,下午好!接下來由我解讀這個報告,實際上解讀這個詞也不是太準確,因為每個人看到這個報告都會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所以我在這里只是做一個簡單提綱挈領的宣講。
科創領軍者成長五年調研報告是由《證券日報》科創板調研組、東興證券研究所聯合來完成的,在這里我要感謝《證券日報》科創板調研組五名小伙伴,他們像小蜜蜂一樣勤奮,這是一個能贏善贏的團隊,同時我要感謝東興證券研究所的7名研究員,他們專業、敬業,非常嚴謹,有時候為了一個數據都要考察很長的時間,感謝他們。
在正式宣講之前,我有一個問題想拋給大家,這五年來科創板到底帶來了什么,相信每個人體感可能都不一樣,這是我的一個總結,第一科創板公司從0到573家,IPO的募資資金超過9100億元,第二科創板公司自主研發填補了一個又一個空白,平均有效專利237項,第三科創板公司成鏈成網,在不同的行業形成了聚集效應,加速了創新要素的資源配置,第四科創板機構初步形成,已成為境內機構化、指數化程度最高的板塊,耐心資本也在加速布局,第五試驗田成為了示范田,注冊制改革實質性的破局,探索了暢通科技產業以及資本的循環之路,這個也是我們做調研的背景,就想知道科創板經過五年的發展,他們羽翼漸豐,他們到底有什么思考或者說有什么感悟。
我們這個報告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把科創板成長五年用了五十問的形式進行調研,這個報告分了八個部分,也是八個關鍵詞,首先是募資投向、資金鏈、人才與技術、營商環境、產業鏈、提質增效重回報、新質生產力,最后就是建言獻策。
首先在募資投向這一塊,我們先看一下這個數據,573家公司IPO累計募集資金9108億元,看到這個數據可能大家也沒有太多的感覺,因為不到1萬億元,可能也是個小數,但是有一個比例,這9100多億元占同期全A股公司募集總額的42%,這個比例是相當高,也就是說科創板板塊是同期募集資金第一的板塊,也能看出資本市場為科創企業改善了現金流。
其余問題是,資金投入的進展到底怎樣,是項目的進度,還有它剩余的資金是不是有理財,占比到底多少,還有投入研發的比例是多少,募集資金以后的需求有沒有變更,補充流動資金的情況,理財收益,在這幾個問題當中大家最關心的是哪個呢?投入研發占募集資金的額度比重到底有多大,淺綠色50%以上的是占了16.4%,另外是30%到50%之間的比例是14.5%,也就是說科創板公司對技術研發保持了一個較大的投入力度。
在資金鏈這一塊,我們進行了八個問題的設置,現在資金到底能支撐多久,大家有多少閑置的資金,是不是需要再融資,現行的小額快速融資制度還有沒有改善的地方,資金的困境到底是什么,有沒有得到政府的補助,整個產業的資金水平是怎樣的,再融資以后又投向哪里?
現金流能支撐多久的生產經營,這是調研最終的結果,可支撐五年以上的占到20%,三到五年沒有問題的50.9%,大家看到這個數據是不是心里很踏實,也就是說超過70%的科創板公司認為,目前的現金流至少三年內無憂的,其實這個我們在年報里面也得到一個印證,2023年科創板公司在經營現金流凈額合計是1400億元,同比增長了13.6%,具有良好的變現能力和回款的效率。
人才和技術這塊是比較重要的部分,研發投入是衡量公司“含科量”最重要的標準之一,我們在這一方面設計了七個問題,包括研發強度、薪酬、研發的變化、現在技術和海外到底有多大的差距,科創板公司在人才激勵方面怎樣,還有卡脖子,再就是投入研發以后對營收到底帶來哪些影響?這七個問題我感覺大家還是比較關注卡脖子的,哪些公司解決了產業鏈卡脖子的問題?調研結果是38%的公司說解決,但是超過6成尚未攻克,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科創板公司還是任重而道遠。科創板公司還是需要資本的助力,加大研發的投入,慢慢的攻克核心的技術,最終是擺脫外部的供應鏈。
前面都是對科創板公司內部的調研,下面我們開始對科創板公司的外部環境做一個調研,首先是營商環境,營商環境如何體現了當地政府對實體經濟,對高科技企業支持的力度,這里邊我們也是圍繞著五個方面,外部的融資情況怎樣,現在的貸款環境怎樣,經營的成本,產業的集群、政府的扶持,這幾個關鍵詞大家最關注的是產業集群,我們設置了這樣一個問題,上市公司是否加入成熟的產業集群或者是產業園區,這個調研結果已經加入的占38%,根本沒有產業園區的將近一半,從這個角度給我們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因為乘數的產業集群或產業園意味著一是企業之間能夠形成資源共享,實現降本增效,另外這個完備的供應鏈體系能讓群內的科創板公司形成一個協同優勢的互補,最終在系統風險來臨的時候,它能夠共同應對市場挑戰,從剛才的數據看出來了,這一塊科創板公司沒有形成聚沙成塔的效應,這需要當地的政府支持,一些集群的培育,當然也需要科創企業和院校、科研所共同參與。
產業鏈的問題,產業鏈的安全,高層也是很關注,比如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2024年經濟工作的時候這樣說,完善新型舉國體制,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加強質量支撐和標準引領,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在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七次提到產業鏈,比如提到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著力補齊短板、拉長長板、鍛造新板,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等等。也就是說對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人才的培養、資金的支持、安全、穩定高層是重點關注的,在這一部分我們用五個關鍵詞進行了調研,第一是不是鏈主企業,第二是不是全產業鏈的公司,第三它的產業地位是怎樣的,上下游的影響。得出這個結論,31%,這些公司已經成為鏈主企業,在集成電路的設計、制造封裝測試都具有核心的技術和市場優勢,對于整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進而我們又得到下一個結論,培育本土鏈主企業,引導專精特新單項冠軍隱形冠軍企業卡位入鏈,增強企業鏈。
我們這個報告還有三個部分,比如說提質增效重回報,這也是證監會今年提出來的。其中經營質量、生產效率、回報計劃、分紅壓力測試、股東合理減持,聚焦新質生產力方面,就要問一下公司,本公司新質生產力體現在哪里,商業化是怎么落地的,有哪些制約的因素,具體的落實方式等等。科創領軍者建言獻策,大部分用的是問答,包括對目前IPO的審核尺度、審核的流程有沒有一些意見、并購充足、中介機構等等。
下面是東興證券研究所做的,六大重點產業前沿分析,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生物產業、新材料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新能源汽車與新能源發電,大家看一下六個行業也是中國新經濟的支柱,也是新質生產力的主要來源,東興證券從研發投入、核心技術專利、股權激勵、產業鏈集群的情況進行了重點的分析。在制度特點這一塊有三個,第一監管與創新兼顧,市場不斷發展變化,科創板面臨新的挑戰和問題,監管層是積極應對的,及時完善各項制度,第二是建立做市商的制度,第三是融資推動科技創新。
報告也對科創板的未來進行一番暢想,主要是兩個層面,第一個是凸顯科創板的科技特色,堅持高質量發展,隨著新國九條落地,促進科創板公司加強硬科技屬性,研發投入和成果方面提出更高的科研門檻,強化科創屬性的要求,為真正的科創板公司提供良好的融資環境。第二是豐富產品體系,推動中長期的資金入市。
最后把科技創新贏未來,激情飛揚筑夢想送給在座的每一位,也送給500多家已上市的科創板公司,以及所有創新精神爆棚的科創領軍者,你們的蓬勃力量必將點燃中國新經濟的未來,還是請大家把掌聲送給優秀的自己。
我的宣講到此結束,謝謝!
22:46 | 中國最大的零食連鎖零售商鳴鳴很忙... |
21:59 | 金健米業聚焦主業漸入佳境 一季度... |
21:57 | 格靈深瞳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17億... |
21:55 | 松井股份:第三屆監事會第四次會議... |
21:55 | 精進電動:第三屆監事會第二十二次... |
21:55 | 輝煌科技:第八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55 | 蘭生股份:第十一屆董事會第九次會... |
21:55 | 宜賓紙業:2025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 |
21:55 | 中英科技:第三屆董事會第十六次會... |
21:55 | 愛麗家居:第三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5 | 湖南海利:監事會決議公告 |
21:55 | 交建股份:第三屆董事會第二十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