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題目我用的是《新形勢、新判斷、新選擇》。之所以說新,不是刻意地說,而是說今年應該在3、4月份的時候,我在南京和深圳、香港給他們講的時候,跟今天的內容有很多雷同,新的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不能在以往的思維模式和習慣或者是對形勢的判斷看待未來的若干年,否則我們會犯一些方向性的錯誤。
新形勢。我們往前推進四年有兩個大的變化,一個是三年疫情,對于自己和世界經濟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因此歐美經濟出現了產業鏈、供應鏈的斷裂,發現很多供應鏈里面凡是中國的部分是無法供應的,這時候他就意識到了全球化的供應鏈你不要以為它永遠是延續的,某種情況下會出現斷裂,這種斷裂就使得他們想到了必須把對我們自身經濟(比如說美國經濟、歐洲經濟)很重要的產業、行業和重要的產品一定要保證它的供應鏈是完整的,不能受制于任何一個國家。美國商務部長曾經說過,在當時的疫情期間,咱們管控期間,他們的高通脹里面有1/3有一段時間來自車,二手車猛漲,對CPI的貢獻達到了1/3,車輛的低端元器件幾乎都是來自中國,達不到,因此就生產不出新車,大家只好買二手車,二手車的價格猛漲。
第二個重大的變化,就是大家都知道中美關系,最近中美領導見面,可能會有緩解,但是緩解的時候是有一個區分,他們會堅持去風險。這樣的變化下,我們就要重新思考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是否受到了影響,是否發生了一些方向性的改變。經貿往來數據我們看到,外國來華投資2022年一季度達到了峰值,2023年二季度末凈減少了3144億美元,下降幅度8.5%,明顯看到海外投資在下降,現在有的投資也有很多在陸續撤出。包括特斯拉在墨西哥已經建了最大的一個生產基地,正在進行方向的轉移。證券投資也一樣,2021年年底到了峰值,到今年二季度的時候已經凈減少了3966億美元,下樣幅度18.47%,也就是在資本項下我們看到的是直接投資大幅下降,證券投資大幅下降,這是一個很清楚的數據顯示。
新判斷。基于這樣一個形勢,未來十年我自己看是一個很艱苦的十年。今年年初說的,前兩天他們叫我做明年的報告,我說還是去年的八個字,一般宏觀報告總改的基本是沒看字,我說還是去年的八個字:宏觀樂觀、微觀悲觀,兩個是分家的。為什么呢?因為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和產業主體很可能在今年甚至到明年會很好,微觀悲觀是大量的民營企業面臨困境,民營企業的數量要遠遠多于國企、央企,所以叫苦的人多,這就導致微觀悲觀。
新選擇。改革財政政策拉動宏觀經濟,我去年在講財政政策有問題,3%的赤字率和60%的債務率是一個莫名其妙的紅線,當然我說完之后經常被人抨擊,認為我說的是錯的。實際上那兩條紅線的來歷是來自1992年的馬約,馬約第104條第3款,原文表述是加入歐盟的兩個標準,原文從來沒說是危機的標準,仔細查閱文件大家就知道了。但是中國不知道為什么這么多年就把它當成了一個風險危機的標準,整個歐盟現在的平均債務率90%。在馬約第二版發現這兩個指標沒有用,就把它廢棄了。
回頭來說,財政政策干嘛?我覺得沒那么復雜,第一件事情是干基建,房地產是沒戲了,中國基建太好了,我每次說都是中國沒有可干的了,我說兩件事情可干,第一件是世錦主任說城鎮化還要提高,還要叫農民去小城鎮,農民不傻,他為什么不去小城鎮,而去一線城市呢?哪兒好去哪兒嘛,實際上城鎮化要想發展小城鎮的前提,是基礎設施均等化,如果我的小城鎮里面三線、四線、五線縣城里面基礎設施能達到二線城市的水平,那我就滿意了,沒有人非要花一個那么高的價格買個房子,非要擠到二線城市里面,如果條件跟二線城市一樣,我在縣城待得更舒服,現在就是基礎設施沒有均等化,你越往下基礎設施越差。
中國要建立美麗農村,美麗農村的前提是有美麗的基礎設施,農村的基礎設施實在太差了,所以美不起來。這里面投資的空間巨大,住建部曾經在此前提出過一個城市更新改造的想法、計劃,一項計劃就接近50萬億,完全能夠替代房地產開發。所以,基礎設施是對的,到這些年包括今年,一到夏天省會城市都會泡在水里面,你就說省會城市的基礎設施有多好呢?我曾經跟他們開玩笑,我說基礎設施好的是北京六環之內,六環之外的基礎設施確實要提高。有人說我樂觀了,說五環之內還行,五環之外還要提高,結果被他言中了,今年五環之外都有道路被沖毀的情況。
如果中國做基礎設施建設,宏觀數據完全沒問題,大家如果感興趣的,我提一下,大家去看一下《羅斯福新政》,1933年美國怎么樣從大蕭條里出來的,《羅斯福新政》做的就是基礎設施建設。中國很多人到美國發現基礎設施很破舊,有道理,因為那是1933年《羅斯福新政》的時候做的,后來就沒必要做大型的基建投入,拉動經濟,因此還是那樣。
說到科技發展,我在經濟上提的主張從來是要落地,我說立足現實,自主可控。
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三鏈要統一。別光看價值鏈高端的好,確實好,那個錢真的不好賺,沒本事賺不了那個錢。能做什么咱們做什么,你要把三個鏈統一,別盯著價值鏈的高端,要保證我整個產業鏈是完整的,供應鏈也是完整的,這是一個。
領先性、可行性和戰略性三性兼顧。別光想著領先的,這個領先的可不可行?不可行的事情就不做了,這就是要把三個統一到一起。我經常跟我的學生類比,我說你看人家孩子能夠參加奧數得一等獎,你先看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那塊料,不是那塊料就別使勁了,你倆都痛苦,父母也痛苦,孩子也痛苦,最后還沒有結果,這個就是把它合在一起。
一要吃飯,二要建設。這是多少年前就說的,回到目前來說不存在吃飯的問題了,這里的吃飯是先保工作和飯碗,讓每個中國人飯碗保得住,有班上才有消費,如果飯碗都沒了還保什么?飯碗保住了,再想未來和發展,再想跟別人PK。
中國的能源是什么?煤炭多,當然開句玩笑,煤炭實際上就是太陽能轉化過來的,也是太陽能的合理使用,處置方式之一,那個存在太陽能里了,這個存在煤里面了。
大家有時間做數據研究,現在的電動車碳排放是比燃油車高的,因為中國的能源結構里面60%、70%是火力發電。所以,咱們的碳排放在前端發生了,在使用端沒發生,這是一個誤會,新能源車實際不是新能源車,是電動車,電動車在使用階段自然沒排放。手機會有排放嗎?沒有,它跟手機是一回事情,當然使用端沒排放,在前端生產能源的時候已經形成了。所以,要全產業鏈、全產品鏈地去綜合計算的時候,電動車的碳排放要比燃油車高。除非有一種情況,就是前端的電能是來自清潔能源,我用太陽能發電,那確實是對的,但是目前咱們的能源結構不是這樣子的。
謝謝大家!(以上文字為現場速記,僅供參考)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