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若琳
8月23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央網信辦、國家網信辦副主任盛榮華介紹了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有關情況。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將于8月28日-29日在天津國家會展中心舉辦,主題為“弘揚時代新風建設網絡文明”。
據介紹,大會包括開幕式、主論壇、網絡誠信建設高峰論壇,以及十個分論壇,還將開展新時代中國網絡文明建設成果展示和網絡文明主題活動。
累計清理違法不良信息200多億條
互聯網發展日新月異,目前我國網民規模已經位居世界首位,截至2022年7月底,我國移動互聯網用戶數達14.55億戶?;ヂ摼W在創造生產生活新空間的同時,也在安全治理上帶來了新問題新挑戰,提升治網管網能力,成為重大而緊迫的課題。
盛榮華在答記者問時表示,近年來,中央網信辦、中央文明辦會同各地各部門堅持高起點謀劃、高標準推進、高水平實施,推動新時代網絡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具體來看,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頂層設計逐步完善。印發了《關于加強網絡文明建設的意見》,以及《關于加強網絡文明建設的實施方案》,把網絡文明建設的目標、任務、舉措、步驟、方法、要求等做了一些明確的規定。創辦了中國網絡文明大會,搭建交流展示的平臺。
二是網上宣傳走深走實。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精心做好網上重大主題宣傳,深入實施中國正能量“五個一百”網絡精品工程,推進“陽光跟帖”行動,提升全社會網絡文明素養。
三是網絡文化不斷繁榮。深化網上黨史學習教育,豐富網絡文學、網絡影視劇、網絡動漫等一些精品文化產品的供給,實施爭做中國好網民工程,精心打造“網絡中國節”,提升網絡文化公共服務的質量。
四是道德建設持續拓展。廣泛開展勞動模范、時代楷模、道德模范等典型事跡的網上宣傳,加快推進“互聯網+公益”的新模式,從而推動形成了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網絡文明環境。
五是網絡生態明顯優化。制定出臺了一系列管網治網的制度規范,不斷加強互聯網行業自律,創新開展了一些網絡素養教育活動,特別是著力加快完善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推動網絡治理由事后管理向過程治理、多頭管理向協同治理轉變。特別近年來,網信辦持續開展“清朗”系列專項整治行動,取得了扎扎實實的效果。
“自2019年以來,我們累計清理違法和不良信息200多億條,賬號近14億個,促使網絡生態環境更加清朗。”盛榮華表示。
關于“清朗”系列專項行動的具體工作內容,盛榮華將其歸納為三方面:一是聚焦重點抓整治。針對不同類型網絡亂象的特點,抓住要害、對癥下藥;二是創新舉措增實效。在工作當中,做到三個強化,即強化信息公示、強化用戶保護、強化推薦管理;三是從嚴懲處強震懾。始終把影響面廣、危害性大的網絡問題作為整治重點,保持高壓嚴打態勢。
多方合力治理網絡黑產
通過多方配合、協同發力,網絡環境得以明顯改善,網絡市場秩序更加規范。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孫佳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但應看到,“凈網”任務仍然艱巨,隨著信息化、智能化的發展,用戶畫像、算法推薦等新技術的應用,網絡空間生態治理面臨著更多挑戰。推進網絡文明建設,還須持之以恒、久久為功。
這對互聯網平臺提出來更高的監管要求。8月1日,《互聯網用戶賬號信息管理規定》(簡稱《規定》)正式施行。《規定》明確了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履行互聯網用戶賬號信息管理主體責任。要求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配備與服務規模相適應的專業人員和技術能力,建立健全并嚴格落實真實身份信息認證、賬號信息核驗、信息內容安全、生態治理、應急處置、個人信息保護等管理制度。
《規定》還提出,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發現互聯網用戶注冊、使用賬號信息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和本規定的,應當依法依約采取警示提醒、限期改正、限制賬號功能、暫停使用、關閉賬號、禁止重新注冊等處置措施,保存有關記錄,并及時向網信等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網絡文明建設已經成為互聯網平臺的重要議題,一位互聯網行業券商分析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用戶評論區往往是網絡暴力的重災區,也是平臺治理最重要的戰場之一,今年各大平臺均開展整治網絡暴力的相關活動。如今年上半年,抖音上線了12項治理網暴的功能,共攔截不當信息9218萬條,封禁及禁言賬號11348個,累計處置網暴事件超100起。”
“互聯網不僅是最重要的傳播媒介,也是面向各類民生場景的信息服務基礎設施,”中央財經大學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中心主任陳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互聯網平臺企業需要自覺履行主體責任,強化對平臺生態的內容創作主體及傳播運營主體的治理與規范,深刻認知把握我國網絡文明建設的底層價值邏輯,在自身算法機制和內容生態打造上順應導向性要求,細化自身操作規范和內容風控機制。
(編輯 孫倩)
10:30 | 掌趣科技發布2024年年報:加快SLG... |
10:28 | 新智認知:新興業務快速成長 經營... |
10:28 | 開盤僅3分鐘申科股份直掛漲停板 或... |
10:28 | 眾信旅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64.55億... |
10:25 | 武漢控股攜手高校舉辦第二屆青年雙... |
10:22 | 惠云鈦業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 布局... |
10:21 | 聯想“一體多端”戰略加速落地 |
10:18 | 良品鋪子2024年營收71.59億元 經營... |
10:15 | 滬市公司并購重組釋放活力 產業協... |
10:04 | 以AI提效賦能 紅蜻蜓加速智能制造... |
10:01 | 分眾傳媒2024年穩健增長彰顯韌性 ... |
10:00 | 安迪蘇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