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鄭馨悅
10月12日,“共創數字未來——2021上海國資國企創新發展大會”在上海展覽中心召開,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寅出席會議并講話,市政府副秘書長華源主持會議,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白廷輝以科技創新、數字化轉型及人才機制為重點對上海國資國企近期創新發展情況進行了通報。
陳寅指出,上海國資國企在全市發展大局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是推動科技創新和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力量。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以數字化轉型為切入口,推動國資國企創新發展邁上新臺階,努力在創新發展和數字化轉型中走在全市前列。要準確把握主攻方向,數字化轉型要與創新發展緊密結合,注重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注重推動企業整體性變革、注重持續快速推進。要緊扣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加快創新發展進程。一是要切實做到固本強基。二是要努力推動開放協同。三是要持續推進招才引智。
去年以來,上海市國資委制定《上海國資國企“十四五”創新發展專項規劃》,以數字化轉型作為創新轉型的主戰場,形成數字化轉型“1+3”政策文件(“1”即關于推進本市國資國企數字化轉型的實施意見,“3”即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標準,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企業、場景、項目清單,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案例集),明確數字國資增值擴能、數字國企建設加速目標任務。
在科技創新方面,已經有14家企業簽署創新使命責任書,在創新投入、服務科創中心建設、創新人才支撐、重大創新項目、數字化轉型等方面提出明確的發展指標體系。持續加大創新投入,2020年科技經費支出達到613.44億元,同比增長6.45%。其中,中國太保、上海城投集團等12家企業科技支出同比增長20%以上。在12英寸大硅片、國產質子CT裝置、低軌通信衛星等領域涌現一批創新成果。
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市國資委聯合市經濟信息化委、科委舉辦數字化轉型創新大賽,20家集團80余家企業面向全社會開放100多個場景,征集到超過1500個解決方案,大賽點擊率超40萬,30家獲獎企業與市屬國企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達成意向合作金額超1億元。探索創新綜合服務試點,定制“一企一策”服務措施,在考核、激勵、分配、評估、容錯等方面加大對數字化轉型的政策支持。打造具有牽引作用、標桿效應的場景。MASS系統集成了從生產制造到服務運營的鏈條,實現了城市交通數據大整合;浦發銀行、中國太保等,運用大數據為用戶提供精準到人的金融產品推薦和服務。上海建工、隧道股份等通過數字技術,實施個性化施工和高精度維護;上港集團用F5G技術減輕了可視化網管60%的運維負擔。優化國資創新布局,圍繞“臨港自貿新片區”“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虹橋開放樞紐”“五個新城”等重大戰略,促進科技創新資源集群集聚,加快推進一批“N+X”國資創新示范基地建設(N+X:即N個重點產業創新示范基地;X個數字化轉型先行區)。
下一步,上海市國資委將緊緊圍繞黨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進一步聚焦國家和城市重要戰略領域,堅定不移進軍新領域、搶占新賽道、培育新動能。一是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構筑自主創新橋頭堡。加大對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創新領域布局,建立健全創新發展規劃、創新投入增長等創新機制,“十四五”時期市屬國企創新投入力爭不低于3000億元,年均增長不低于5%,總體研發投入強度年均增長不低于10%。二是堅持數據是第一要素,掌握轉型升級主動權。以數據有效利用為出發點,強化數據的歸集、共享和綜合分析應用,加大國有數字經濟布局力度,推進數字國資增值擴能,探索數據資產納入國有資產統計、考核與評價的方式方法。強化創新載體建設,打造一批區域集中、場景集聚、數據互聯的數字產業創新示范基地,系統導入數字化設施和場景,形成在經濟、生活、治理領域實現全面數字化聯接的“展示館”“樣板區”和“實驗田”。到2025年,數字經濟比重較2020年翻一番,80%以上國有企業初步實現數字化轉型,在數據運營、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領域孵化培育5-10家具備獨立運營能力的數字新主體。三是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激發科技人才新潛能。分層實施上海“國資騏驥”人才儲備計劃、成長計劃和領軍計劃,形成人才階梯式培養體系。到2025年,實現海內外高端緊缺人才引進人數和入選各類人才計劃人數倍增,“國資騏驥”技術創新領軍人才和青年英才達到500名。
會上,17家企業簽署創新使命責任書,至此,簽署創新使命責任書的市屬國企占比超過75%。會上正式啟動上海國資國企數字化轉型創新基地,展示基層創新發展建議和意見征集優秀金點子,并對國資騏驥高層次技術創新領軍人才、青年英才和數字化轉型創新大賽決賽獲獎企業進行頒獎。臨港集團及上汽集團圍繞創新、數字化轉型等主題進行了交流發言。
(編輯 崔漫)
22:44 | “弱冠之年”繼續向上:蘇農銀行總... |
21:59 | 中遠海控2025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 |
21:58 | 蘇寧易購一季度實現營收128.94億元... |
21:58 | 多領域實現關鍵突破 山西汾酒2024... |
21:57 | 釋放可持續發展“壓艙石”信號 德... |
21:57 | 產品銷售持續放量 宣泰醫藥2024年... |
21:56 | 中公教育2024年扭虧為盈 經營性現... |
21:56 | 2025年穩健開局 重慶啤酒一季度銷... |
21:54 | 復星醫藥披露2025年一季報:營收94... |
21:53 | 接棒吳以芳 陳玉卿出任復星醫藥董... |
21:51 | 百龍創園:第三屆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51 | 長飛光纖: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