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朱寶琛
見習記者 楊潔
在9月3日舉行的第四屆中小投資者服務論壇上,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解冬表示,在推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中,資本市場是重點,上市公司是關鍵。
據解東介紹,在中國證監會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近年來上海上市公司數量、質量、市值均穩步上升,位居全國各省市前列。截至目前,全國境內上市公司共4464家,其中上海373家,占全國的8.4%,在支持經濟轉型升級方面發揮了重要的“頭雁”引領作用。特別是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以來,伴隨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改革,上市公司結構進一步優化,整體質量不斷提升。科創板開市2年多,就有329家企業上市,首發募集資金4052.6億元,市值達4.9萬億元,集聚了一批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戰略新興領域的優質科創企業,“硬科技”成色明顯,成為資本市場服務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主戰場。
解冬同時介紹,為做好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相關工作,上海著力從四個方面積極入手:一是把好“入口”,做優增量。以貫徹落實“浦江之光”行動為統領,圍繞科創企業全生命周期,加大孵化培育力度,為科創板等多層次資本市場提供“源頭活水”,把好入口質量關。
二是多元賦能,做強存量。支持上市公司利用資本市場開展境內外并購重組,通過多元化、市場化、創新型融資方式拓寬融資渠道,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強,充分發揮上市公司群體在產業升級中的引領作用。
三是暢通“出口”,化解風險。充分發揮退市風險聯合防控工作機制作用,加強退市風險監測與信息共享,制定上海法院破產審判工作相關指引,推動上市公司優勝劣汰,形成“上海經驗”。
四是央地協同,營造生態。加強公共數據綜合應用,培育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發揮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在投資者保護方面的積極作用,發起設立上海投保聯盟,整合共享資源,營造良好的市場生態體系。
此外,解冬表示,下一階段,上海將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法治建設和創新精神,積極探索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的“上海路徑”,推動形成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創中心地位相適應的高質量、規范化的上市公司群體,營造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多層次資本市場生態環境。
(編輯 張明富)
10:04 | 以AI提效賦能 紅蜻蜓加速智能制造... |
10:01 | 分眾傳媒2024年穩健增長彰顯韌性 ... |
10:00 | 安迪蘇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 |
09:58 | 引導會計師事務所重視審計質量 中... |
09:57 | 光啟技術產能釋放周期開啟 一季度... |
09:56 | 洪通燃氣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大增95... |
09:55 | 天融信推進智算云業務 一體機有望... |
09:55 | 稀土行業景氣度回升 多家公司一季... |
09:46 | 萬里揚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9.15%... |
09:46 | 矽電股份2024年業績保持穩健 擬每1... |
09:45 | 寶馨科技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3.36億... |
09:44 | ?恒逸石化擬注銷約6370.38萬股回...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