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邢萌
5月6日,國內首個區塊鏈人才庫“鸞翔計劃”正式在云端發布。該計劃由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參與共建的區塊鏈產業人才研究所聯合中國中小企業協會、中國軟件行業協會、中國電子商會等國內15家主流協會和聯盟共同發起,由鏈人國際與火訊財經主辦,致力于構建完整的區塊鏈產業人才庫及具有影響力的區塊鏈產業人才社群。
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項目主管孫鵬在發布會上致辭時表示,“鸞翔計劃”將有力支撐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關于區塊鏈產業人才的能力評價和能力提升等后續服務工作,通過將產業優秀人才聚合來促進交流,繁榮發展。孫鵬表示,希望更多區塊鏈產業的從業者以及對于區塊鏈技術關注的潛在人群,在未來都能成為區塊鏈產業人才庫的核心人才。
區塊鏈產業人才研究所負責人、鏈人國際創始人張曉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蓬勃發展的區塊鏈行業面臨嚴重的人才斷層,為應對行業人才緊缺的嚴峻挑戰,‘鸞翔計劃’應運而生,在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的指導下,希望匯聚更多區塊鏈行業優秀人才,豐富更多平臺上精準學習和職業規劃優質內容,使區塊鏈產業人才庫鸞翔鳳集,濟濟群英。”
新基建中區塊鏈產業機會巨大
在圓桌論壇環節,來自國家部委事業單位、知名企業、學術機構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們圍繞著最近熱點“區塊鏈+新基建”話題,熱議區塊鏈納入新基建后的產業人才新機遇。
孫鵬指出,新基建在城市管理、工農業生產、交通工程等社會各方面都將有深遠影響,而區塊鏈技術作為新基建中新技術基礎設施的代表之一,肯定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基建在各項產業中孕育的機會,都將會是區塊鏈技術所面臨的產業機會,區塊鏈技術一定會是新基建在各個領域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技術。
首都版權協會副秘書長、清華大學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版權研究所所長宣宏量認為,區塊鏈的產業地位得到了明確,圍繞區塊鏈的新基建也會迎來一個爆炸式的增長,主要是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為“修路”,就是建鏈。第二為“修收費站”,建節點。第三為“發etc卡”,這就會建立各式各樣的數字身份,包括人的數字身份,也包括資產的數字身份。
北郵國家大學科技園金融科技研究所所長、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教育與考試中心主任陳曉華表示,區塊鏈具備新金融和新技術的雙重屬性,納入新基建的范圍之后,在數字金融、社會治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科技創新領域、政務公檢法和數字溯源的產業應用、科技監管和人才培養等六個維度有很多機會,蛋糕很大,需要共同努力推動。
全國創新創業導師、河北金融學院教授趙永新說道,涉及5G、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的新基建產業機會很多,比如新基建當中數據的產生、采集、確權、流轉以及交易等問題都離不開區塊鏈,區塊鏈會作為底層技術實現政府數據、企業數據、互聯網數據、甚至個人數據的高度共享和創新。
新基建將加速區塊鏈人才轉型
“新基建”中需要怎樣的區塊鏈人才?人才培養中面臨哪些挑戰?當前有哪些應對之道?與會專家們也進行了深入探討。
此次發布會上,由區塊鏈產業人才研究所指導,硅谷洞察、智谷星圖聯合主編的報告《2020區塊鏈產業應用與人才培養報告》發布。該報告指出了中國區塊鏈?業?才培養現在面臨的難題:一是在?才培養時間方面,因為區塊鏈行業還是?個新興事物,行業?才的培養時長和入行難度均?互聯網?業要高;二是在政策方面,缺乏?才培養政策。上海、香港、杭州、重慶、貴陽等當地政府紛紛出臺數字經濟區塊鏈產業“搶?”政策,但相關明確的?才培養政策還未完善。三是存量?才質量方面,擁有相應知識結構和工作經驗的存量人才鳳毛麟角。四是在?才標準方面,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已發布首個區塊鏈崗位能力標準,但整個行業的人才培養標準還有待豐富和完善。
對此,孫鵬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道,2019年12月份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發布了區塊鏈行業首個權威人才標準《區塊鏈產業人才崗位能力要求》,將區塊鏈的人才分為四類:一是理論創新人才,該類人才屬于區塊鏈人才結構中的頂尖人才,致力于研究區塊鏈前沿核心理論,推動理論創新與突破;二是區塊鏈核心研發人才,該層次人才結合區塊鏈前沿理論與算法,開發區塊鏈底層平臺;三是實用技能人才,該層次人才將區塊鏈具體技術應用于具體落地應用;四是區塊鏈行業應用型人才,該類人才把區塊鏈和實際行業相結合,致力于用區塊鏈技術解決實際行業問題。
華為區塊鏈項目總監張小軍表示,“目前區塊鏈需要三類人才:第一類人才為區塊鏈軟硬件區塊鏈技術人才,這也是區塊鏈較為緊缺的人才;第二類人才為各行業領域人才,當前金融領域區塊鏈人才相對較好,而其他領域如農業,醫療,建筑,交通,制造等等領域人才尚有不足;第三類人才為區塊鏈產業布道師,作為高級人才,區塊鏈產業布道師應專注于服務實體經濟,同時應具備較強的抽象能力,能夠對區塊鏈未來規劃方向以及走勢理性判斷、識別產業風險及問題,進而推進區塊鏈產業良性發展。”
關于如何加速區塊鏈人才培養,廣東省教育技術中心信息數據部主任楊生華認為,新興產業一般按照“產業需求激發、行業協會推動、政府介入主導、產學研融合”模式形成人才培養的生態鏈。“在諸多環節中,政府介入主導很關鍵,一是要增強各級領導對區塊鏈的認識,加強統籌;二是教育部門盡快在學科建設、專業設置、課程體系建設方面跟上區塊鏈人才培養的需求;三是盡快推動區塊鏈人才認證機制和認證標準的建立,建議將區塊鏈納入國家軟考體系,在職稱評定方面給予政策扶持;四是設立相關國家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和產業聚集基地。有了相對完善的機制,隨著產業的不斷發展,快速形成產、學、研一體化的人才鏈式反應,引爆整個區塊鏈人才生態。”
(編輯 孫倩)
14:24 | 白銀有色2024年實現扣非凈利潤2.5... |
14:20 | 淘寶閃購閃現外賣大戰 最大力度補... |
14:19 | 京東互聯網醫院守護民眾五一健康出... |
14:19 | 深高速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凈利潤同... |
14:17 | 容百科技發布2025年一季報 多業務... |
14:15 | 首創環保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增長9.... |
14:09 | 股權落定 先鋒基金開啟新旅程 |
14:05 | 招商銀行:董事會決議公告 |
14:05 | 恒順醋業:第九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14:05 | 金隅集團:第七屆監事會第四次會議... |
14:05 | 百龍創園:第三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 |
14:05 | 空港股份:第八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