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
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5日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并發表題為《開放合作命運與共》的主旨演講,強調各國要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和舉措,共建開放合作、開放創新、開放共享的世界經濟,重申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中國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持續推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
上午9時30分許,習近平同外方領導人一同步入會場。
在熱烈的掌聲中,習近平宣布,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正式開幕。習近平發表主旨演講。
習近平指出,一年前,我們在這里成功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今天,更多朋友如約而至。我相信,各位朋友都能乘興而來、滿意而歸。去年我在首屆進博會上宣布了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5方面舉措,對上海提出了3點開放要求。一年來,這些開放措施已經基本落實。
習近平強調,經濟全球化是歷史潮流。盡管會出現一些回頭浪,盡管會遇到很多險灘暗礁,但大江大河奔騰向前的勢頭是誰也阻擋不了的。世界經濟發展面臨的難題,沒有哪一個國家能獨自解決。各國應該堅持人類優先的理念,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和舉措,共同把全球市場的蛋糕做大、把全球共享的機制做實、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共同把經濟全球化動力搞得越大越好、阻力搞得越小越好。
習近平提出幾點倡議:
第一,共建開放合作的世界經濟。面對矛盾和摩擦,協商合作才是正道。只要平等相待、互諒互讓,就沒有破解不了的難題。應該堅持以開放求發展,堅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堅持“拆墻”而不是“筑墻”,堅決反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
第二,共建開放創新的世界經濟。各國應該加強創新合作,推動科技同經濟深度融合,加強創新成果共享,支持企業自主開展技術交流合作,讓創新源泉充分涌流。應該共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而不是搞知識封鎖,制造甚至擴大科技鴻溝。
第三,共建開放共享的世界經濟。應該共同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堅持多邊貿易體制的核心價值和基本原則,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加大對最不發達國家支持力度,讓發展成果惠及更多國家和民眾。
習近平強調,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我們將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持續推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
第一,繼續擴大市場開放。中國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全球最大,市場規模巨大、潛力巨大,前景不可限量。中國市場這么大,歡迎大家都來看看。
中國將積極建設更加活躍的國內市場,更加重視進口的作用,進一步降低關稅和制度性成本,培育一批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擴大對各國高質量產品和服務的進口。
第二,繼續完善開放格局。中國將繼續鼓勵自由貿易試驗區大膽試、大膽闖,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繼續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并將制定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的國家戰略,增強開放聯動效應。
第三,繼續優化營商環境。中國將繼續針對制約經濟發展的突出矛盾,在關鍵環節和重要領域加快改革步伐,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提供制度保障。不斷完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放寬外資市場準入,繼續縮減負面清單,完善投資促進和保護、信息報告等制度,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體系。
第四,繼續深化多雙邊合作。中國支持對世界貿易組織進行必要改革,增強多邊貿易體制的權威性和有效性。希望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能夠早日簽署生效。中國愿同更多國家商簽高標準自由貿易協定,加快中歐投資協定、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中國-海合會自由貿易協定談判進程。中國將積極參與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金磚國家等機制合作,推動經濟全球化向前發展。
第五,繼續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國將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努力實現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指出,面向未來,中國將堅持新發展理念,繼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培育和壯大新動能,不斷推動轉方式、調結構、增動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世界經濟增長帶來新的更多機遇。相信中國經濟發展前景一定會更加光明,也必然更加光明。
習近平最后強調,從歷史的長鏡頭來看,中國發展是屬于全人類進步的偉大事業。中國將張開雙臂,為各國提供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實現共同發展。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不斷為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
10:30 | 掌趣科技發布2024年年報:加快SLG... |
10:28 | 新智認知:新興業務快速成長 經營... |
10:28 | 開盤僅3分鐘申科股份直掛漲停板 或... |
10:28 | 眾信旅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64.55億... |
10:25 | 武漢控股攜手高校舉辦第二屆青年雙... |
10:22 | 惠云鈦業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 布局... |
10:21 | 聯想“一體多端”戰略加速落地 |
10:18 | 良品鋪子2024年營收71.59億元 經營... |
10:15 | 滬市公司并購重組釋放活力 產業協... |
10:04 | 以AI提效賦能 紅蜻蜓加速智能制造... |
10:01 | 分眾傳媒2024年穩健增長彰顯韌性 ... |
10:00 | 安迪蘇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