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領導、嘉賓,親愛的企業老總,媒體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參加奶業資本論壇,與各位一起聊聊奶業,說說資本,尋求奶業如何吸引和利用資本,挖掘資本如何推動和促進奶業發展,實現奶業和資本的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在此,我謹代表副會長兼秘書長劉亞清女士,代表中國奶業協會,對論壇的成功舉辦,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對大家關注奶業、支持奶業、奉獻奶業,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觸景生情,有感而發,談3點不成熟的想法,與諸位分享:
一是70年中國奶業自強不息,披荊斬棘,成效卓越。就數量而言,奶類產量由21.7萬噸,增長至3176.8萬噸,增長了145倍;乳制品產量由不足萬噸,增長至2687.1萬噸,增長了幾千倍;人均奶類消費量由0.4千克,增長至34.3千克,增長了85倍。增量大,增速猛。就質量而言,奶牛單產由3噸,增長至7.5噸,增長了1.5倍;生鮮乳蛋白3.2%,菌落總數30萬以下,體細胞數40萬以下,已對標國際一流水平;乳品抽檢合格率持續多年保持99%以上,在食品檢測合格率中第一位。總體而言,中國奶業產能全面增長,產業素質全面提升,質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現代化格局初步形成,已基本具備創民族品牌,建世界一流奶業的基礎。
二是未來中國奶業潛力較大,空間較廣,前景廣闊。奶業仍是朝陽產業,就目前人均奶類消費量而言,不足亞洲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隨著經濟收入的增加,隨著消費理念的改善,隨著城鎮化水平的推進,未來乳品消費將持續穩定增長。據專家預測,2025年人均消費水平達到40千克,還有5.7千克的增量,年均增長1.14千克;按13.9億人口計,年均增長158.5萬噸;按國內保障70%計,自產增長110.9萬噸,進口增長47.6萬噸。若達到亞洲平均水平,或者說達到理想膳食結構,奶類消費量日均人均300克標準,則增長空間更大。
三是中國奶業發展得到了資本的援助和青睞。任何事情都是辯證統一的。資本聚集是經濟發展的動力,經濟發展是資本聚集的條件。奶業發展亦是如此。新中國成立初期,基礎差、底子薄。為促進發展,1949年至1957年,國家實施了合作化、公私合營,最終國營化,奶類產量增長了32.3%。1958年至1978年,毛主席和周總理關注,時任農墾部長王震將軍親自抓,納入國家計劃,動員了全國力量,奶類產量增長了2.5倍。1979-2000年,實施改革開放,國營、合營、個體、私營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奶類產量增長了8.4倍。特別是進入新世紀,連續跨越3個千萬噸臺階,2018年奶類產量達到了3178.6萬噸,比1949年增長了145.5倍。奶業發展有國家的重視,有政策的引導,更重要的是資金,特別是新世紀以來,社會資本的加入和推動。2000年-2008年,社會資本紛紛看好奶業發展,注資和融資奶牛養殖和乳品加工,牧場和加工廠如雨后春筍,數量增,規模擴。就數量而言,奶牛養殖場戶曾達到230多萬個。因此,如何讓奶業吸引和利用資本?如何讓資本拉動和促進奶業發展?值得研討。《經濟日報》經濟專報,《證券日報》資本專報,策劃和組織乳業資本論壇,在奶業發展開啟新征程和新篇章的關鍵階段,十分有意義,十分有必要。希望與會奶業企業充分展示發展優勢,充分交流吸引和利用資本的經驗和模式,也懇請各位領導、專家給予指導,也希望資本公司拋出資本優勢和合作模式,為奶業發展和資本融入奠定良好氛圍。就如何吸引和用好資本?提兩點不成熟建議,請批評指正。一是奶業企業要重視資本,通過自身實力吸引資本,通過各種辦法、多種模式利用資本,同時要結合自身情況,既不盲目,也不懼怕;既不急切,也不慢待,因地制宜、循序漸進。二是資本公司要遵循發展,不急于求成,不干預生產,不干擾管理,在遵循生產規律的前提下,發揮資本的促進和推動作用。
最后,預祝論壇圓滿成功!祝各位身體健康、事業順利!謝謝大家!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