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互聯網金融糾紛案件的法律適用與司法裁判規則研討會在杭州隆重舉行。大會由中國法學會證券法學研究會、中國商業法研究會、浙江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院主辦,浙江省法學會金融法學研究會、杭州鑫合匯互聯網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承辦。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中國法學會證券法學研究會會長郭鋒教授,中國商業法研究會會長、中國法學會證券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北京大學法學院甘培忠教授,浙江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院長賁圣林教授,杭州鑫合匯互聯網金融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君,浙江省法學會副會長牛太升,中國法學會證券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清華大學法學院施天濤教授,中國法學會證券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李有星教授,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申訴委員會主任、中國政法大學互聯網金融法律研究院李愛君院長、教授等來自中國人民銀行、全國各級人民法院、中國證券法學研究會、浙江省公安廳、省檢察院、杭州市金融辦的領導、專家學者,企業代表,以及高校碩博生等出席了本次研討會。會議圍繞互聯網支付結算、互聯網平臺借貸、互聯網理財、股權眾籌、互聯網隱私權保護、互聯網反不正當競爭、互聯網格式合同等法律適用難題進行專門研討,為司法審判部門正在進行研究起草的有關司法解釋以及互聯網金融監管和立法提供參考和理論支持。
從左至右依次為楊君董事長、施天濤教授、賁圣林教授、郭鋒教授、甘培忠教授、牛太升副會長、李有星教授
開幕式由中國法學會證券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博士生導師李有星教授主持。浙江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院長賁圣林教授為本次研討會的召開致辭。賁院長圍繞會議主題,提出了對互聯網金融的幾點看法:第一,杭州互聯網金融行業的迅猛發展,得益于金融需求、場景應用、核心技術以及制度規范這“四架馬車”的驅動;第二,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短板在于監管規則;第三,設計互聯網金融監管規則,應當妥善處理穩定與創新的關系,保護消費者利益,明晰平臺責任邊界;第四,金融具有社會性公共屬性,互聯網金融從業主體要了解客戶,堅持適當性原則。賁圣林院長希望我國互聯網金融能夠在技術創新的同時不斷推進規則創新,打造全球領先互聯網金融行業制度環境。
鑫合匯首席運營官史林首先表示這次研討會的舉行對互聯網金融行業法律法規體系未來的長效建設具有很強的實際意義。他認為,杭州是互聯網金融的創新中心,在過去幾年中,從整個平臺的質量上和整個專業技術方面,一直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作為互聯網金融從業平臺,鑫合匯與眾多網貸平臺始終堅持自律自查,以期成為推動國家實體經濟繁榮的重要力量。期待通過研討會的召開,凝聚法律學術界與實務界共識,從而更好地積極引導監管與創新協同發展,扶優扶強,促進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繁榮。
中國商業法研究會會長甘培忠教授首先明確“互聯網+”不等同于互聯網金融。其次,互聯網金融監管需要監管部門、行業協會以及從業機構等加強交流,共同完善監管規則。最后,互聯網金融發展至今累積了較多問題,案件數量多、涉及人數廣,需要法院盡快出臺合理完善的審理規則。
浙江省法學會副會長牛太升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中“確?;ヂ摼W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的要求,提出了互聯網金融需要重點解決的三個問題:第一,準確區分和鑒定法律關系;第二,恰當處理行政、民事以及刑事法律規范的關聯適用問題;第三,建立行政監管機構、平臺企業和司法機關信息數據共享機制,實現完整有效地信息數據入案。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郭鋒對本次會議的順利召開致辭,提出本次會議的召開有四個重要背景:第一,強監管與機構改革大背景下,互聯網金融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第二,司法糾紛案件數量急劇增多,一旦處理不當將會嚴重影響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第三,法律制度以及司法裁判規則也是國之重器,需要進行重點研究;第四,人民法院處理互聯網金融糾紛案件,面臨很多法律適用難題。期待通過本次會議形成司法裁判建議,對研究和制定司法解釋、推動規范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李有星教授對第一部分發言內容進行了總結,并提出研究互聯網金融案件法律適用與裁判規則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第一,厘清監管政策與司法裁判的關系;第二,明晰監管利率和司法利率的區別;第三,梳理合規與合法的關系;第四,明確互聯網金融案件的管轄規則。
鑫合匯董事長楊君在聽取了與會專家們的發言后,也表達了她的見解。作為互聯網金融的從業平臺,我們非常深刻地理解很多創業者在這個過程中是一群有夢想,并且一直自律自然的群體,這也是推動整個國家在實體經濟繁榮方面很重要的力量。但是行業創業者在這樣新業態領域的法律法規方面正處于不斷“學習”,刷新認知的階段。而合理規范的法律體系才是能推動整個行業發展的助燃劑。
而在給行業賦予法律力量的過程中必然是會經歷一段“陣痛期”,從行業新規來看,平臺作為信息中介的身份兼具了多重責任,對平臺專業性要求也成為了最顯著的特征。從接待雙方的信息資格認定核實,到項目真實性的核實,風險的評估,出具價格定價的建議等等都對平臺的全面綜合的金融服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嚴守互金行業法律法規底線是互金企業經營中的首要法則,其次才是在履行新規的過程中不斷應變,結合法律法規來有切實效明確行業定位,才能夠在遇到法律糾紛時能更好地保障投資人的合法權益。
中國法學會證券法學研究會副會長羅培新認為互聯網的便捷性決定了互聯網金融監管的特殊性,政府要了解監管對象,加強事前工作。上海市金融法學研究會會長吳弘教授介紹了互聯網金融監管的三大特點,即滯后性、應急性和非公開性,司法審判中應考慮對監管規則進行司法審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申訴委員會主任李愛君教授認為,互聯網金融監管要厘清商業邏輯、法律沖突、社會價值。監管是事中、事前的,司法是事后的。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曾洋教授提出,互聯網金融不能只關注互聯網,要重點關注金融。
大會最后,李有星教授就本次研討會上的提出的問題和取得的成果進行了總結:第一,互聯網金融具有小、散、眾的特點,與傳統金融是互補而非替代關系。第二,對現行規定將P2P平臺定位為信息中介機構表示質疑。第三,監管文件中的禁止性規定并不必然導致合同無效,應當將互聯網金融監管規則上升到行政法規。第四,我國平臺信息披露存在瑕疵,能否適用欺詐市場理論有待探討。第五,混業經營情況下,更宜借鑒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統一管理的監管模式。本次會議的研討成果,將向金融監管部門、司法審判部門和中國法學會報送并進行成果轉化。
19:21 | 宇新股份: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 |
19:21 | 瑞爾特:將持續推進搭建完善的銷售... |
19:21 | 朗科科技:截至2025年4月20日股東... |
19:21 | 華綠生物:公司從美國進口的產品原... |
19:21 | 西部牧業:截至4月18日股東總數為2... |
19:21 | 博匯股份: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 |
19:21 | 遠望谷:截至4月18日股東總戶數為6... |
19:21 | 眾捷汽車:目前公司暫未有人形機器... |
19:21 | 沃森生物:公司目前有6款產品處于... |
19:21 | 回盛生物:公司根據市場情況及時調... |
19:21 | 眾捷汽車:產品已進入奔馳等20多個... |
19:21 | 金現代: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人...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