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左永剛
4月21日,由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綠金委”)主辦,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生態金融研究中心和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綠色金融研究院共同承辦的“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2018年年會”在北京舉行。來自綠金委220多家成員單位、70多家相關單位和逾50家媒體700余人參加了會議。這次年會是史上規模最大的綠色金融盛會。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中國環境與發展合作委員會中方首席顧問、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中國銀行副行長任德奇出席會議并致辭。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向年會表示了熱烈祝賀,并對綠色金融下一步發展提出了幾點希望。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證監會未來將繼續強化資本市場支持綠色發展的職能,核心之一就是降低綠色企業的融資成本。同等條件下,綠色企業應該比非綠色企業融資成本更低,而強制性環境信息披露就能很好地起到這樣的作用。如果環境信息披露比較充分,那么環保表現好的企業,其股票估值就會高,發行的債券利率也會比較低,這樣就起到了降低綠色融資成本的作用。
(方星海發表演講)
中國環境與發展合作委員會中方首席顧問、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指出,習近平總書記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關鍵要解決“就是”的問題。為把這個橋搭起來,要解決一個核心問題——生態資本的成本核算,即生態資源的成本和改善生態的效益應該可計量、可貨幣化、可市場交易。
中國銀行副行長任德奇建議進一步加大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力度。綠色信貸是綠色融資的主要手段,需要不斷完善綠色信貸的產品種類,還要探索各類非信貸金融產品和服務;更多地發展綠色債券、綠色資產證券化業務;積極探索綠色保險、綠色租賃、綠色信托等相關金融產品,形成多元化、綜合化的綠色金融服務體系。
會議開幕環節由綠金委主任、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金融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馬駿主持。綠金委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主持了綠金委理事會議程。馬駿代表綠金委向全體理事會作了工作報告。
(馬駿)
(王文)
馬駿在工作報告中指出,綠金委成立于2015年4月,三年多來,在中國人民銀行和相關部委領導以及中國金融學會的悉心指導下,綠金委及其成員單位在推動建立我國綠色金融體系、傳播綠色發展理念、開發綠色金融產品和工具、支持相關政策落地和開展國際合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全球矚目的成績,已經成為我國傳播綠色金融理念、推動產品創新和開展國際合作最重要的業界平臺。
2017年,在綠金委積極參與和推動下,綠色金融在我國和全球再次取得突破性進展。從國內來看,綠金委及其成員單位在支持綠色金融試點、安排金融機構對接綠色項目、建立綠色項目庫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比如,綠金委牽頭七個行業協會發起了“中國對外投資環境風險管理倡議”,啟動了“一帶一路”投資綠色化的中國議程。此外,綠金委各成員單位還在發起綠色基金、發行綠色ABS、開發綠色保險產品、研究環境權益抵質押融資、開展環境風險分析、研究ESG表現與財務表現的相關性、推動ESG指數產品研發等領域推出了大量新的成果。
從國際來看,2017年德國在擔任G20主席期間延續了綠色金融議題,綠金委主任馬駿仍然代表我國擔任G20綠色金融研究小組的共同主席,該小組提出的兩條新倡議寫入了《G20漢堡行動計劃》等領導人成果文件。工商銀行和商道融綠等綠金委成員單位深度參與了G20的研究工作。綠金委還發起了中英綠色金融工作組等眾多綠色金融國際合作項目,與歐洲投資銀行共同推動中歐綠色債券標準一致化研究,組織和參加許多國際綠色金融論壇,并通過這些國際合作有力地提升了我國在綠色金融領域的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
2017年度,綠金委啟動和支持了多個研究項目,在本次年會上綠金委及其成員單位發布了十九項成果,包括《環境風險分析》、《ESG三優投資》、《國內外綠色基金發展研究》、《綠色債券》等四本《綠色金融叢書》新書,兩本《“一帶一路”與綠色金融》叢書新書,《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研究報告》、《中英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進展報告》、《2018中國綠色金融發展報告》、《企業ESG表現與財務績效相關性研究》、《環境因子對企業信用風險之分析》、《中國對外投資環境風險管理參考手冊》、《2017年中國企業環境風險報告:基于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視角》、《環境權益抵質押融資研究報告》、《ESG與SMARTBETA相結合的投資研究》等研究報告,“綠色項目數據庫”、中國銀行綠色債券支持綠色建筑案例、“點綠成金(GFP)”綠色金融專業系統、《巨災風險平臺CRP1.0》、《平安智慧環保解決方案》、《綠色金融成果巡展匯報》等成果。本次年會上,綠金委和CFAInstitute還宣布共同發起“2018綠色金融征文比賽”。
馬駿說,2018年度和今后幾年內,綠金委的主要工作是充分動員金融界和綠色企業界的資源,積極配合監管部門,大力支持和推動《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的細化和落地,使我國綠色金融體系真正起到動員和激勵大量社會資本投資于綠色產業的作用;配合地方政府,做好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工作;在《中國對外投資環境風險管理倡議》的基礎上,推動有關內容的進一步細化和落地,并與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共同制定國際版的“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倡議。馬駿指出,綠金委將在2018年度繼續完成正在進行的項目,并組織成員單位啟動近20項新的研究項目、論壇與研討活動。
大會批準了綠金委原副主任卜永詳由于工作調整辭去綠金委副主任職務的申請;增補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副局長周誠君為綠金委副主任,增補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金融法律處處長陳繼明、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核保師兼責任保險事業部總經理王玉玲女士為綠金委副秘書長;增補國家外匯管理局中央外匯業務中心、深圳經濟特區金融學會、中國證券基金業協會、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清算所)、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陸家嘴金融城綠色金融委員共九家機構為常務理事單位。
大會同期組織了六個分論壇,分別以“地方綠色金融創新與發展”、“‘一帶一路’綠色投資與國際資本參與”、“Fintech與綠色金融”、“綠色金融支持綠色建筑”、“綠色金融產品創新”、和“ESG(環境、責任和公司治理)投資”為主題。來自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中央政府部門,貴州省金融辦、深圳市金融辦、廈門市金融辦、深圳市福田區等地方政府機構,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綠色創新發展中心等智庫機構,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興業銀行、華夏銀行、湖州銀行、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絲路基金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英大泰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華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鵬華基金管理公司、北京國資融資租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環境交易所等國內金融機構,亞洲開發銀行、德意志資產管理公司、中美綠色基金等國際金融機構,公眾環境研究中心、阿拉善SEE基金會、深圳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誠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能源基金會、安永會計師事務所、聯合赤道環境評價有限公司、全球化國際論壇等第三方機構的50多位專家學者在分論壇上發言,并與聽眾進行了熱烈的交流和討論。
10:30 | 掌趣科技發布2024年年報:加快SLG... |
10:28 | 新智認知:新興業務快速成長 經營... |
10:28 | 開盤僅3分鐘申科股份直掛漲停板 或... |
10:28 | 眾信旅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64.55億... |
10:25 | 武漢控股攜手高校舉辦第二屆青年雙... |
10:22 | 惠云鈦業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 布局... |
10:21 | 聯想“一體多端”戰略加速落地 |
10:18 | 良品鋪子2024年營收71.59億元 經營... |
10:15 | 滬市公司并購重組釋放活力 產業協... |
10:04 | 以AI提效賦能 紅蜻蜓加速智能制造... |
10:01 | 分眾傳媒2024年穩健增長彰顯韌性 ... |
10:00 | 安迪蘇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