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瀟
“我國房地產市場經歷近4年深度調整,2025年開年以來,行業出現多項積極市場信號,疊加國家政策層面持續加力,我們認為行業已經進入‘止跌回穩’階段。”3月31日,在綠城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城中國”)業績會上,綠城中國董事會主席劉成云表示。
3月28日,綠城中國發布的2024年成績單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85.5億元,同比增長20.7%,實現歸母凈利潤16.0億元。2024年,綠城中國總合同銷售額2768億元,位列行業第三。
去存量優增量
面對市場的止跌回穩,綠城中國在銷售方面兩手抓,既加大力度進行存量去化,同時也積極獲取增量項目。
在存量去化上,2024年,綠城中國實現重難點庫存去化422億元,指標完成率113%,超額完成48億元。
“新規產品的不斷出現,導致老產品競爭力減弱,去年,公司把存量去化當作工作的重中之重去抓,在年初進一步提升住宅長庫存、車商儲等難銷貨值的目標。”綠城中國執行董事、執行總裁耿忠強表示,在實現目標過程中,公司通過老盤新作、大宗交易等多措并舉,2024年底達到并超越了年初的既定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綠城中國不少庫存住宅來源于2021年的項目,隨著這部分項目的加快去化,以及高溢價優質項目的開盤,綠城中國的增量優質項目亦有望帶來業績的持續提升。
在業績會上,耿忠強亦表示,近幾年,公司新增投資項目,平均凈利率都接近雙位數,盡管今年利潤指標仍面臨一定壓力。但可以明確說,基本處于底部。
“2024年,公司超過75%的首開項目實現了量價雙兌現,其中有9個項目在首開階段即實現了整盤車宅同罄。”綠城中國執行董事、副總裁李駿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提問時表示,公司將搶抓當前城市以及板塊需求分化、政策紅利釋放所帶來的溢價機會,做好公司內部的組織保障和團隊能力提升。
在銷售規模方面,李駿表示,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未售貨值2800億元左右,其中2025年可售貨值約2002億元,預計完成1250億元。新拓項目銷售額將根據今年前三季度拿地情況鋪排,預計轉化超過300億元,2025年合計自投銷售有望沖擊1600億元。在代建板塊,公司預計全年約1000億元,與2024年全年基本持平。
保持理性拿地
優質的項目離不開精準的投資。對于綠城中國的總體投資策略,劉成云表示,公司堅持“確保安全性,突出流動性,均衡盈利性”,除聚焦一二線核心城市外,更加重視對項目自身質地的研判,關注非熱點城市優質板塊的結構性機會。
事實上,近期土地市場回暖明顯,綠城中國今年以來,也已經獲取了超500億元的貨值,相當于去年一半的水平。
不過,在業績會上,綠城中國執行董事、行政總裁郭佳峰亦強調,公司會進一步提升項目開發效率,并做好前置研究積極尋找差異化定位的機會。對于明顯過熱的地塊,公司會在合理的地價范圍內出價,始終保持理性,不會為了拿地就大幅放松投資標準。
“沒有好城市,只有好項目。不能說好城市里的所有項目都能拿,有些能級比較低的城市里,如浙江的縣城、地級市,也有很好的項目,我們投資項目中就有很好的案例,投資利潤率可以超過兩位數。”郭佳峰表示,以項目作為起點,研判項目的精準是投資的主旋律。
“當前,公司的貨幣資金充裕,今年拿地貨值目標跟去年基本相當,如果機會好,可能超過去年。今年投資策略、打法更加系統,如果做得好,還是會追求更高的目標。”郭佳峰表示,希望今年量好質優,為明年銷售額做好新的鋪墊。
在精準拿地的同時,更為重要的是,在“好房子”頗受關注的當下,如何進一步打造產品力。對此,劉成云表示,綠城中國將堅持產品主義,推動好房子體系全面升級,持續引領高端產品,提升中高端產品性價比,構建新質產品力體系,保持公司產品領先地位。
展望未來,劉成云認為,當前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不是一蹴而就的,這一過程中的宏觀經濟走勢、購房者預期信心、市場庫存去化等多種因素都會有所影響。公司在行業換擋升級期著力把握結構性機遇。在由“量”到“質”轉型發展的過程中,努力實現從“好”向“優”的能力提升。
(編輯 張昕)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