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瀟
“2024年,龍湖運營及服務業務實現收入267億元,對集團整體收入的貢獻占比達到21%,并且有希望在2028年達到收入占比過半。”3月28日,在龍湖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湖集團”)業績會上,其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陳序平表示,這幾年,運營及服務業務正撐起公司利潤盤面。
同日,龍湖集團發布的2024年“成績單”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1274.7億元,股東應占溢利(凈利潤)為104億元。其中,運營及服務業務實現收入267億元,貢獻81億元的核心凈利潤。
對于未來是否會“重運營、輕開發”,陳序平表示,開發、運營、服務三者齊頭并進。但現階段公司仍把債務安全放在首位,因此債務安全優先于增量投資。開發業務會保持一定的投資強度,聚焦一二線核心城市,選擇更加有兌現把握的項目。
采取“攻守兼備”策略
去年9月份,“促進房地產止跌回穩”首次提出,政策從供需兩端協同發力,推動市場呈現止跌回穩態勢。
在業績會上,龍湖集團執行董事兼地產航道總裁張旭忠亦表示,當前樓市筑底趨勢已較為清晰,2025年市場整體下降的空間有限,但是不同城市、不同板塊之間的分化會加劇,存在較多的機會窗口。
面對市場分化,龍湖集團采取“攻守兼備”策略,在存量去化方面,張旭忠表示,去年全年的簽約回款率就超過100%,今年會成立專職團隊對包括商辦、車位、現房等在內的項目進行精細化的管理,目標還是要繼續攻堅存貨去化,換回來有質量的回款。
龍湖集團首席財務官趙軼在回答《證券日報》記者提問時表示,2024年年末,公司擁有3300萬平方米土儲,單方成本4300元,相對來說比較低的。同時,整體財務結構比較安全,在現金流管理上比較有主動權,在銷售上可以根據市場價格隨行就市,不會為了賣一套房子不顧一切地壓低價格。
在獲取增量項目方面,龍湖集團聚焦在高能級城市核心板塊,做到優中選優。2024年,龍湖集團在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熱點城市共獲得9幅土地。2025年一季度,公司還在上海、蘇州獲取了兩幅優質土地。
“在投資方面,我們始終把公司的安全穩健放在首位,投資方面堅守投資紀律。接下來在保障償債安全性前提下,我們會擇機獲取新土地,并根據市場變化進行彈性的供貨。”張旭忠表示,今年龍湖集團的可售貨源全年超過1600億元,相對比較充裕。
與此同時,面對市場對更高住房品質的追求,龍湖集團亦結合好房子的政策導向,從社區配套、產品設計、物業服務等細節方面不斷優化,推出全新的產品線——觀萃。
“成都觀萃開盤三個月就實現清盤,上海觀萃自去年9月份首開后三開三罄,在12月底也實現清盤,可以說觀萃產品線得到市場的充分認可。”張旭忠表示。
“2028年,即使運營及服務收入占比能夠實現過半的情況下,我們開發業務的收入也還是有一半,仍然是最重要的收入組成部分。所以依然會持續去做,但會聚焦在好城市、好地段,好房子。”陳序平表示。
實現收入結構轉變
在穩固開發基本盤的同時,龍湖集團通過運營及服務業務的持續發展,實現了收入結構的轉變。2024年,公司運營及服務業務收入占比躍升至21%,這一轉變背后,是商業投資、資產管理、物業管理、代建業務等多個航道協同發力的成果。
在商業板塊,龍湖集團2024年新開11座天街項目,出租率攀至歷史新高,達到97%。整個商業板塊營業額亦同比增長16%。
龍湖商業總經理包偉表示,2025年將持續對現有項目進行招調及改造升級,同時,今年會再開11座商場,預計整個航道在今年能夠實現10%以上收入增長。
在資產管理航道,通過將長租公寓升級為龍智資管平臺,該板塊已實現連續兩年經營性現金流為正,2024年該航道的全年貢獻運營收入31.8億元。
在物管航道方面,除了物業基本盤,在租售、美居、優選方面公司也在積極突破服務邊界。在龍湖龍智造航道,2024年公司實現12.1億元營收,不僅僅是代建業務,在裝修、數字化方向也在做積極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要完成收入結構的轉變,在陳序平看來,更為重要的是,需先完成債務結構轉化。
過去,通過提前“踩剎車”,龍湖集團的償債相對從容。2024年,龍湖集團有息負債余額相比高峰期下降超300億元,融資結構不斷優化,融資成本下降至4%。
陳序平表示,今年是龍湖集團債務結構轉換的最后一年,也是最關鍵的一年,一季度已經償還65億元信用債,7、8月份還有30多億元信用債到期,正在做提前應對。
陳序平表示,到2025年年底,公司長周期的經營性物業貸有機會接近900億元的規模,整體債務會進一步下降到1400億元左右。
“我們將通過正向經營現金流降低有息負債總額,經營性物業貸置換短周期的信用債,在未來兩三年時間內完成整個債務結構的切換。”陳序平表示,有了債務結構切換才能持續實現收入結構轉換,希望龍湖集團把信用融資降到10%左右,同時也能實現更加安全,健康發展。
00:41 | 復星國際繼續退出重資產項目 未來... |
00:41 | 政策推動疊加廠商促銷 3月份多家車... |
00:41 | 老鋪黃金去年凈利潤同比增長254% ... |
00:41 | 博俊科技去年營收凈利齊增 擬擲16... |
00:41 | 折疊屏手機銷售火熱 產業鏈上下游... |
00:41 | 上市公司首季發布247條項目中標公... |
00:41 | 充換電設施建設迎政策利好 上市公... |
00:41 | 靈伴科技:“AI+AR”眼鏡讓虛實無... |
00:37 | 上市險企代理人數量基本企穩 |
00:37 | 3月份新成立股基數量創近十年單月... |
00:37 | 一季度公募基金分紅逾675億元 同比... |
00:37 | 基金年報曝光2024年券商研究業務“...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