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釗 趙彬彬
繼大連、南京等二線城市取消現行限購政策后,9月11日,濟南和青島住建部門接連發布消息,宣布調整現行限購政策。一是宣布市域全域取消限購政策,二是優化住房上市交易年限,取得商品住房《不動產權證書》即可上市交易。
9月11日,《證券日報》記者走訪濟南多家房產中介了解到,目前成交量并未明顯增加,但房源掛牌量大幅增加。多家房產中介門店相關負責人表示,買房是一個長周期行為,從決定買房到最后成交大致需要6個月時間,隨著一系列利好政策逐步落地疊加“金九銀十”傳統旺季到來,市場恢復較為樂觀。
多地宣布全面取消限購
9月11日,濟南和青島雙雙宣布全面取消限購。其中,濟南市明確,取消二環以內的歷下區、市中區區域購房限制;同時,商品住房取得《不動產權證書》后即可上市交易。該政策自2023年9月11日起施行。青島市則宣布將市南區、市北區(原四方區域除外)移出限購區域,全域取消限購政策;商品住房取得《不動產權證書》可上市交易。
諸葛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關榮雪認為,取消限購政策與各地樓市基本面有關。2023年1月份至8月份,濟南、青島新建商品住宅分別成交43273套、69518套,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約2.2%、11.3%。
據統計,截至目前,已有包括蘭州、東莞、佛山、沈陽、嘉興、大連、南京、濟南、青島在內的9個城市全面取消限購政策。
9月7日晚間,南京市發布多條樓市新政,其中一條是:自9月8日起,玄武區、秦淮區、建鄴區、鼓樓區等四區范圍內購買商品房不再需要購房證明。此前,南京江北、江寧、棲霞、雨花臺、六合等區已取消限購,這意味著南京市限購政策全面取消。
此外,目前已有鄭州、廈門、天津、長沙、杭州、武漢等近30個城市針對局部區域或群體放松限購(尚未全面解除限購政策)。業內預計,接下來其他二線城市或逐步跟進。
“二線城市全面取消限購具有非常強的信號意義,對于當前房地產市場整體行情具有非常好的引導效果,市場樂觀情緒明顯增強。”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隨著購房門檻進一步降低,剛需和改善型購房需求將進一步釋放,有助于提振銷售數據。
“當前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居民購房預期和行為也已發生改變。”山東財經大學房地產研究所副所長張振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多個城市出臺全面取消限購、限售等政策,有助于促進當地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有助于釋放購房需求
嚴躍進表示,當前松綁限購政策主要是圍繞大城市,且基本上都對核心城區進行了全面松綁,具有非常好的導向作用,疊加近期的“認房不用認貸”政策,在組合拳效應下,房地產市場將進一步趨于活躍。
北京住宅房地產業商會會長黎乃超表示,此前全國多地已推出“認房不用認貸”政策,對于房地產市場的利好效果已在逐步顯現。近期全國多個二線城市取消限購政策,是此輪刺激房地產市場復蘇的組合拳之一。
在濟南市房產交易大廳,房產中介王經理告訴記者,受信貸等利好政策影響,近期來辦理交易的人有所增加,隨著取消限購、限售政策的陸續落地,濟南房地產交易有望日趨活躍。
“取消限購政策增加了居民購房的選擇范圍,取消限售政策則有助于提升房地產市場活躍度。本輪政策疊加此前‘認房不用認貸’等一系列措施,有利于促進房地產市場恢復活力,助力經濟復蘇回升。”張振勇說。
“當前正值房地產市場‘金九銀十’交易旺季,青島全域放開限購政策將有效穩定房地產市場行情,長期來看也能提高市場交易量。”從事房地產行業十余年的青島貝殼房地產銷售經理王慶強告訴記者,“很多有購房意愿的客戶礙于此前的限購政策只能選購近郊未限購地區的樓盤,隨著取消限購政策出臺,已有客戶的意向購房區域轉移到市南區,畢竟核心城區的各方面資源更為豐富。”
黎乃超認為,國家密集推出的房地產利好政策有助于提振市場信心,購房者對房市前景有了信心,房地產的交易量自然會提高。隨著限購政策的逐步取消,剛性和改善性住房的市場需求或將迎來較大幅度上漲。
17:14 | 萊美藥業:公司持續推進新增藥品IN... |
17:14 | 中科海訊:截至2025年4月18日公司... |
17:14 | 蔚藍鋰芯:馬來西亞天鵬一期項目現... |
17:14 | 華僑城A:截至4月18日公司股東總... |
17:14 | 萊美藥業:納米炭鐵是在公司產品納... |
17:14 | 廣博股份:母公司未分配利潤為負數... |
17:14 | 盛幫股份:目前使用PEEK材料的產品... |
17:14 | 阿爾特:機器人業務目前處于早期培... |
17:14 | 怡亞通: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股... |
17:14 | 南山控股:控股股東中國南山已全額... |
17:14 | 易天股份:研發過程中會使用到PLM... |
17:14 | 國藥一致:公司目前無重組計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