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春蓮 見習記者 陳瀟 彭衍菘
“恭喜您成為第746位業主!”9月3日,也就是北京官宣“認房不認貸”實施后的第2天,北京龍湖建工·九里熙宸售樓處也迎來多個業主敲下幸福的金蛋。
(圖1 剛簽約購房者正在“砸金蛋” 攝影/彭衍菘)
(圖2 9月3日某五環樓盤銷售區實拍 攝影/彭衍菘)
(圖3 樓盤銷售大廳坐滿咨詢顧客 攝影/彭衍菘)
在售樓現場,記者看到滿地的彩帶以及中介帶著客戶三兩成群圍在樓盤沙盤前講解,好不熱鬧?,F場有經紀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該樓盤僅9月2日就售出14套,這兩天看房熱度明顯增多,因為頻繁咨詢和售房銷售策略調整,工作人員甚至忙到凌晨三點。
“今晚8點,我們樓盤還要經歷一次調價,目前定在兩個點。至于過幾天的價格調整目前還沒接到通知。”該樓盤某銷售人員表示。
新房銷售火爆
中介稱客戶轉化率提升100%多
該樓盤也是當下一線城市“認房不認貸”重磅新政官宣后樓市變化的縮影。據了解,當下北京已有多個樓盤調價或醞釀調價,多位北京地產從業人士告訴記者,新政后新房銷售情況十分火爆,工作又忙活了起來。而上海市場周六成交量亦同比上周上漲了80%。
“最近這兩天新房成交量肉眼可見得非常大。”來自北京麥田的一位經紀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但二手房方面,因為客戶不愿意馬上提價,業主底價則不愿意賣,所以還處在混亂期。”
“新房過去原值比較高只能貸2成,新政之后,外地有過購房記錄也可以認定為首套,這樣就可以貸6.5成,一下子就釋放太多空間??蛻粢幌戮妥兌嗔恕?rdquo;上述麥田經紀人表示,二手房沒有新房客戶多還有一個原因是二手房的原值沒那么高,首套和二套之間的資金差距也就在100萬元左右,所以新房和二手房差距就變大了。
該中介向記者展示了近期相關新房樓盤的銷售情況,數據顯示,多個樓盤近兩日來訪量達到200人次以上,成交量也均達到40套左右。
亦有現場購房者徐女士表示,因老家有房貸,所以難以負擔起80%的(非普通住宅)二套房首付款比例,而現在能以在京首套房資格,以40%首付款比例購房,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
“新政之前,新房周末大概帶看13個客戶能成交一套,現在新房是5個客戶能成交一個,轉化比過去提升了100%多。”上述中介人士表示,最受客戶青睞的是550萬元左右的兩居室,其中中建璞園光9月2日一天就賣了21.8億元。
“北京的新建住宅成交出現了一次爆發,9月2日一天成交超過1800套,8月全月網簽只有3100套,也就是北京新政第一天市場成交就超過之前半個月的成交量。”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二手房方面,張大偉表示,9月2日北京二手房一天成交大約1200套,明顯超過上周同期的不到600套,也就是上漲超過100%,但這個數據依然低于2023年2—3月份周末的1500套以上水平。
不排除價格上漲
“金九銀十”可期
“9月2日新政第一天,一線城市成交活躍,因為網簽數據滯后,實際市場成交熱度北京最高,上海其次,整體看,新政策對廣州深圳影響不大。”張大偉表示,對于北京市場來說,成交明顯活躍,“金九銀十”可期。
“目前看,如果成交量持續放大一周以上,價格有可能開始明顯上漲,但只降低首付帶來的需求可能很快釋放,在認房不認貸政策松綁后,市場期待快速出現貸款利率加點取消,郊區限購政策調整等政策。”張大偉表示。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內蒙古銀行研究發展部總經理楊海平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一城一策的框架下全面實施認房不認貸的政策,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激活兩類人群的購房意愿:第一類是在目標城市有購房意愿且符合購房有關要求,但限于之前的認定標準和首付政策一直未出手的人群;第二類是可以“賣一買一”的置換型購房人群。
對此,張大偉亦表示,實際影響肯定是:利好改善,刺激剛需。“過去的“認房又認貸”,是你要在北京買房——只要任何其他城市有過房貸記錄,哪怕是18線小縣城貸款過——你也沒有3.5-4成首付名額,必須6成首付起步。”
張大偉算了一筆賬,以一套房子600萬元計算,在新政下,購房者在首付階段可以少支出150萬元。
“‘認房不認貸’的新政,支持了居民合理的住房需求,對于有置換、改善類住房需求的京籍和非京籍家庭,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說的改善類需求,將帶來切實的作用。而從北京這幾年來的二手房市場看,改善類需求超過半數。”張大偉如是稱。
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認為,9月1日,北京全面執行首套房“認房不認貸”,超出市場預期,截至目前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全部落實首套“認房不認貸”政策,政策信號明顯,預計將極大修復市場情緒和預期,提振市場信心。
(編輯 白寶玉)
10:03 | 肯悅咖啡進入“千店時代” 全球首... |
10:02 | 佰維存儲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86.46%... |
10:01 | 越秀資本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 |
09:59 | 希荻微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4.56%... |
09:58 | 連續造假遭重罰 ST錦港面臨重大違... |
09:56 | 多方合力支持“出口轉內銷” 讓外... |
09:56 | 螞蟻數科發布智能體開發平臺Agenta... |
09:55 | 華潤啤酒“扎根土地” 扛起國麥振... |
09:48 | 康隆達發布2025第一季度報告 越南... |
09:46 | 大北農:一季度營收凈利雙增 多業... |
09:44 | 光峰科技一季度營收穩健增長 新興... |
09:42 | 曹操出行更新招股書:2024年營收14...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