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麗新
“在行業劇烈變化下,綠城會獲得更多市場份額,預計未來三年后,綠城的銷售額大概能占到行業的3%,這個份額以后還會逐漸提高。”8月26日下午,在2022年中期業績說明會上,綠城中國董事會主席張亞東向《證券日報》等媒體和投資者表示,關于綠城未來的長相,產品畫像是“高顏值、極賢惠、最聰明”,綜合畫像是“有特長且全面發展的優等生”,“這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長期還是看好這個行業,感覺綠城未來還大有可為。”張亞東補充道,接下來,“我們會更加看重營收和利潤的有質增長,未來還會保持兩位數的增長。”
從綠城中國(簡稱綠城)當下交出的這份中考成績單來看,營收和凈利潤已雙雙實現兩位數增長。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647.31億元,同比增長79.1%;凈利潤48.6億元,同比增長24.3%。
“在出險房企增多,多家‘千億房企’今年中期業績虧損的行業格局中,綠城守住了‘銷售規模增長、財務安全以及利潤增厚’的基本盤,這并不容易。”地產分析師嚴躍進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其背后有三大關鍵能力支撐,一是綠城股權結構為混改企業,背靠大股東央企中交集團(以下簡稱中交)于行業低谷中背書“增信”;二是“融資+銷售”雙渠道發力,保證現金流安全及如期償債;三是聚焦高能級城市布局取地,資產底子厚,可變現能力強。
保底銷售目標3100億元
凈利潤增厚毛利率微跌
在綠城上半年業績中,有兩大指標居行業前列:一是銷售額的市場份額在波動期逆勢上揚;二是營收和利潤維持兩位數增長。
在銷售端,上半年總合同銷售金額約1128億元,躋身中指研究院銷售行業排名第7位。在市場調整期的2021年和2022年,市場份額占比分別提升0.6和0.5個百分點。
今年年初,管理層在業績會上給出一個保守的全年銷售額目標:3300億元。但在行業銷售遇冷下,此次其調低了銷售預期,“即便是維持現在的情況,可能在3300億元基礎上下探一些,但是肯定可以完成3100億元的保底目標。”
在盈利能力方面,綠城上半年凈利潤為48.6億元,同比增長24.3%,實現2021年和2022年連續兩年同比增幅超過20%。
對此,中指研究院表示,在市場形勢愈加嚴峻的背景下,綠城凈利潤的提升得益于企業持續提高的運營能力和成本管控能力。上半年,綠城對標準工期進行優化,動態成本下降1.26%,盈利能力得以大幅提高。
不過,在行業整體毛利率水平走低的大環境下,綠城也難以獨善其身。上半年,綠城毛利率為17.4%,同比下降4.6個百分點。
“受整體經濟環境影響,行業毛利率下行。綠城主要因為現在交付的項目是三年前或更早時拿的地,在限價影響下,公司的品牌溢價能力和優勢沒能充分體現。”綠城中國執行董事、執行總裁耿忠強表示,已售未結項目的毛利率已經鎖定,與目前結轉水平大體相當。
“我們在拿地上對利潤率兌現的確定性提出更高要求,2022年上半年實際獲取地塊質量更高,凈利潤接近10%。隨著行業進一步整合,未來利潤率應該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耿忠強如是稱。
權益拿地比例提高
新增土儲90%集中于一二線城市
聚焦式拿地,不發散投資,在好中選優,在熟悉的城市投資,是綠城2022年的拿地策略。
2022年上半年,綠城在8個熟悉的城市新增20個項目,總建面約為313萬平方米,總貨值金額731億元。其中,一、二線城市的新增貨值占比達到90%;歸屬于集團的貨值約為554億元,權益占比達到76%,較去年同期提高8個百分點。
在中指研究院看來,拿地權益比率的提高,一方面增強對利潤結轉的主動權,提高盈利能力;另一方面是綠城更主動積極防范合作風險,謹慎甄選央企、地方型屬地國企等合作方的結果。
“上半年基本都在公開市場拿地,主要是公開市場上項目質地更好。收并購也談過很多家,發現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尤其一些二手項目產品已經成型,無法體現綠城產品優勢。”綠城中國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郭佳峰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下半年會遵照年初定的謹慎原則,在第三輪、第四輪集中供地中,會擇機看項目再做投資。拿地總數量會減少,權益要增加,提出了更高要求——零失誤。
對于接下來的投資策略,他進一步表示,綠城拿地的要求是綜合項目平均凈利率不低于8%,IRR(內部收益率)不低于15%,這是兩個入門的門檻。此外,為了主動降低風險,郭佳峰表示,“通過建立合作伙伴的白名單制度,嚴選合作伙伴,主要把合作伙伴限定在央企和屬地大型國企內。”
背靠大股東“增信”融資通暢
境內外永續債計劃明年清零
在海外發債通道幾近關閉,境內發債也頗為艱難的行業格局下,今年上半年,綠城在資本市場的融資表現卻變得積極。憑借大股東中交的融資資源及央企背景,綠城發債的產品種類也越發豐富,包括公司債、中期票據,ABS等。
2022年上半年,綠城境內外發債規模211億元,同比增加68.8%。尤其是2022年1月份,綠城成功發行三年期4億美元備用信用證增信綠色美元債券,成為其新設立的綠色金融框架下發行的首筆綠色債券。這是綠城積極踐行ESG理念的正向反饋。
“上半年,新發行的債都是長期限的,境外永續債已經歸還5億美元,計劃2023年將境內外永續債清零。”耿忠強表示,“受大股東支持,現在各大行對綠城的授信全部納入中交的整體授信范圍內,這樣對綠城來說,授信更充足,成本也更低;另外資本市場層面,中交與綠城有較多協同,包括出具安慰函甚至直接買債。”
截至2022年6月30日,綠城銀行存款及現金為632.21億元。與此同時,綠城積極優化債務結構,上半年短債金額進一步下降,現金短債比提升至2.3倍,償債能力得到優化。
“現金流是一家房企償債能力的命脈,當下,現金流和短債占比已成為房企關注的兩大利器。”嚴躍進表示,綜合對比目前發布中期業績的房企來看,綠城的融資現金流非常通暢,債務結構也得到優化,短債占比降至20%以內,6月份-8月份還提前償還了4億美元銀團貸款,可見財務盤面安全度高。
針對未來再融資,“我們已經對目前及未來的銷售形勢,以及當下和未來的資本市場融資環境,以及合作方的情況都做了充分的研判,并做了充足壓力測試。”耿忠強表示,對后續每一筆貸款歸還,以及每一筆經營支出都做了相應資金安排,能確保后續貸款到期順利歸還,以及到期項目的順利交付。
不過,在業內看來,在當下的房地產市場及宏觀經濟大環境下,若想做“顏值高、賢惠和聰明”升級版的理想生活綜合服務商,或許還要再添上幾分“冷靜”和“自律”。首先要安全活下來,持續保持高信用評級,才有讓客戶信任可如期交付的“憑證”,進而提升市場份額的能力。
為此,綠城正在全面優化自身能力,儲備充沛“糧食”和“體能”,蓄力長跑。不止如此,張亞東還重新立下了三個“前十”目標,“第一個是現在的銷售排名進入前十,保持在前十;第二個是自投業務進入前十;第三是重資產的權益部分,經過一兩年的努力也要進入前十。”
進擊目標雖已設定,但張亞東對地產行業發展的判斷是謹慎中帶著信心的。他表示,“我們認為房地產行業還是主導產業,估計年銷售額維持在12萬億元的水平。”但目前經濟形勢和行業形勢都不容樂觀,在此背景下,房企如何選擇自身的打法,可能大家都在思考。當下,“房地產危機和機會并存,對綠城而言,還是充滿信心,我們和同行一樣都在努力。”
(編輯 上官夢露)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