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段久惠
農歷年底房貸年年緊,但近來上海、廣州等地有銀行“房貸停貸”等傳聞刷屏,引發市場廣泛關注。銀行會不會大面積停貸,成為當前剛需購房者的心頭大事。
1月26日,工商銀行上海分行行長付捷確認,工行上海分行叫停了面向房主提供的房產交易稅費分期貸款產品,但是個人房貸仍在正常發放,并沒有叫停。
其實,從往年來看,每次臨近年關,金融機構都會階段性地暫停或收緊貸款尤其是房貸業務,多是“慣常現象”,也符合相應預期。一方面,臨近年底,在MPA(宏觀審慎評估體系)、流動性覆蓋率等指標考核壓力下,銀行不得不提高備付水平;另一方面,年底到來年初,銀行攬儲吸存競爭激烈、同業拆借利率攀升,會抬高資金成本,加上要回籠資金,都會使得個人按揭貸款年底額度批放趨嚴。
而一些市場傳聞則將“停貸”和“沒額度”兩個概念混淆,銀行在按揭貸款端額度收緊或者沒有額度,和按揭貸款業務直接暫停并不同,也就是說并非“有錢也不放款”。正如行業觀察人士所說,沒有額度只是暫時性或者階段性的,臨近年關,金融機構階段性地暫停或者收緊貸款尤其是房貸業務,也符合慣例預期。
事實上,證券時報記者連日來在上海地區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分支機構的一線走訪中發現,盡管部分銀行的房貸額度有所收緊,加上近期樓市交投活躍、排隊人數多,放款時間延長——要等1個多月甚至4個月左右,但仍在正常地接收客戶的房貸申請,并未收到要求停止發放房貸的相關通知。
近期銀行房貸政策變化引發各方的關注,還有另外一個原因。2020年12月31日,央行聯合銀保監會發布《關于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管理制度的通知》,將銀行分為不同檔,對應設立區別性的“兩條紅線”指標。第一道紅線是房地產貸款余額占比;第二道紅線是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在1家銀行全部貸款占比,比如縣域農商行、小型銀行、中型銀行、大型銀行對應的占比上限指標分別為12.5%、17.5%、20%和32.5%,該“新規”對部分“超標”銀行設置了不同過渡期給予整改。
這也被市場解讀為“無論個人按揭貸款還是房企貸款被全面受限,銀行信貸結構將面臨調整,涉房貸款增量規模受制”。
不過,記者近日走訪中發現,即使有部分“超標”大行在過渡期間有序控制房貸投放節奏,但也并未停貸,客戶申請并不受影響。畢竟,個人按揭貸款長期以來作為銀行貸款中模式成熟、壞賬率低的“優質業務”,短期內難言被替代。
真正要警惕的是樓市的燥熱行情。去年下半年以來,多個一線城市熱門區域、熱門樓盤比如學區房等房價短期快速拉升,引人側目。
1月21日,上海市住建委聯合八部門頒布“滬十條”,指導本地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打響今年一線城市樓市調控升級的第一槍。
在這一過程中,可以理解的是,民眾尤其是購房剛需族容易受到市場情緒擾動,焦慮財富管理和房產配置。但也應該堅信,不變的紅線是嚴控銀行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樓市、房地產領域。而滿足民眾“住有所居、房住不炒”仍是主基調。
對銀行機構來說,防范金融體系對房地產貸款過度集中帶來的潛在系統性風險的背景下,信貸資金流向更符合社會民生發展需求的資產、領域、場景,開拓零售創新業務,優化銀行信貸結構,助力和支持實體經濟,將是新課題。
15:16 | 西山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3.36億元 ... |
15:14 | 醬油業務穩固 ST加加一季度凈利同... |
15:11 | 聯影醫療披露2024年ESG報告 強化供... |
15:11 | 今創集團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44.... |
15:11 | 供銷大集2024年營收14.24億元 凈利... |
15:10 | 賽輪輪胎2024年營收凈利創歷史新高... |
15:08 | 三利譜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 |
15:07 | 招商積余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5.0... |
15:06 | 凱利泰官宣新管理層:蔡仲曦任董事... |
15:05 | 中晶科技2024年扭虧為盈 2025年第... |
15:01 | 北京電信深化生態合作 驅動首都數... |
15:00 | 昆侖萬維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6%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