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麗新
全國土地市場仍在繼續升溫,多城市集中賣地,土地市場成交金額持續上升,房企拿地積極性也明顯提升。
截至6月23日,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50個城市賣地金額為2.07萬億元,同比上漲15%,其中34個城市賣地收入都超過200億元,50個城市賣地金額全部超過100億元,創下歷史新紀錄。更為重要的是,今年僅上半年就出現了三個賣地收入均超過1000億元的城市,分別為杭州、上海和北京,賣地金額分別為1527億元、1305億元和1143億元。
“為了追求市場規模,區域性房企開始發力拿地。”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降準降息等政策影響下,房企拿地積極性逐漸提高,多地再次成交高溢價率土地,甚至出現溢價率超過100%的土地。
6月15日,徐州銅山區1宗住宅地塊入市出讓,地塊編號為XT2020-34,最終經過5個多小時、796輪競價,鎮江盈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招商)以總價24.11億元競得該地塊,成交樓面價6579元/平方米,溢價率138.45%。
值得關注的是,5月份以來,房企開啟了新一輪戰略性庫存補充,武漢、北京、廣州、深圳等城市出現搶地“混戰”。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截至6月23日,40家典型房企拿地金額均超過百億元。
“一、二線城市土地交易明顯上漲,三線城市則稍微顯得冷一些。從房企拿地聚焦程度來看,總體上呈現重回一、二線城市現象,同時房企也非常關注舊改項目和以收并購方式獲得土地儲備。”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疫情對房企資金鏈影響雖大,但國內融資難度相對降低,融資成本也在走低,部分企業積極融資,年初即儲備好“糧食”,因此這類企業拿地動作較大,對優質土地更是志在必得。此外,一些區域性房企想要在規模上實現彎道超車,正在進行全國化擴張,拿地也較為積極。
“地方政府推地力度也在加大,土地收入是地方政府重要的財政收入渠道。”一位不愿具名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土地供應力度加大,再加上“搶人大戰”的配套政策,即購房優惠政策,部分城市優秀人才補貼可高達數百萬元,這對樓市和土地市場也有一定影響。對房企來說,人口凈流入城市一般是其必爭之地,也是銷售業績迅猛發展的重要陣地。
(編輯 張明富 才山丹)
10:03 | 肯悅咖啡進入“千店時代” 全球首... |
10:02 | 佰維存儲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86.46%... |
10:01 | 越秀資本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 |
09:59 | 希荻微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4.56%... |
09:58 | 連續造假遭重罰 ST錦港面臨重大違... |
09:56 | 多方合力支持“出口轉內銷” 讓外... |
09:56 | 螞蟻數科發布智能體開發平臺Agenta... |
09:55 | 華潤啤酒“扎根土地” 扛起國麥振... |
09:48 | 康隆達發布2025第一季度報告 越南... |
09:46 | 大北農:一季度營收凈利雙增 多業... |
09:44 | 光峰科技一季度營收穩健增長 新興... |
09:42 | 曹操出行更新招股書:2024年營收14...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