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麗新
當北京進入限競房時代時,剛需客群正在籌備入市。但不同于以往的是,這一客戶群體并不急于入市。因為即使是限價商品房,一旦入市也需要8年左右的鎖售期,再加上400萬元以上的起點,對于購房者來說,依然并不容易。
正如貝殼研究院院長、貝殼找房首席經濟學家楊現領表示,在過去,購房像千軍萬馬走大道;現在,購房更像過獨木橋,一著不慎就會被拒之門外。
楊現領表示,中國當下普遍存在的獨特的住房格局是,父母有房的年輕人更有可能實現從租到購的住房需求;在二、三線城市有房,才可能在一線城市有房——也就是說越是有房的人越有能力換大房、換好房、換新房。
他進一步表示,從國外住房市場看,紐約的房屋自有率平均為36.9%,美國為68.8%;在社會福利較好的德國,住房自有率也僅為43.9%,首都柏林為15%。而在國內一線城市房屋自有率則基本在70%-80%之間。高房價、信貸收緊和住房自有率高共同合力形成的結果是那20%的無房者極有可能長期被擋在買房市場之外。
“當下中國房地產市場有幾組特征值得深思。”楊現領指出,首先,房價收入比增長快,根據2011年-2017年全國主要一、二線城市房價收入比的增長趨勢統計顯示,北京近7年的房價收入比增長162%,這也意味著購房者在7年間收入需要同步增長1.6倍,才能追的上房價上漲的速度。
其次,高房價城市杠桿水平反而更低。從2011年至今,北京二手房貸款成數已由48.8%下降到36.5%,杠桿水平明顯下降。在杠桿水平降低的同時,高價房購買力反而更穩定,且全款購房比例更高。并且,從數據可以看出,自2011年至今,北京全市的平均購房年齡在持續提高,從31歲提高到34歲,然而豪宅購房人群的平均年齡卻基本保持在34.5歲-39歲,購買力穩定。
再者,房價上漲最快的城市,住房供應反而持續下降,透過北京十年來的新房交易數據,不難發現,新房供應能力在逐年下降。除此之外,交易波動性大、高房價與空置一同存在、城市人口與住房密度低同樣是目前國內住房問題的基礎表現。
由此同時,政策對市場的調控從未停止,這樣決定了在2007年和2016年兩輪杠桿率快速擴張期后,政策多次收緊信貸,打擊加杠桿,經過2010年限購和2016年起多地相繼收緊信貸政策,去杠桿成為樓市的常態。
那么接下來,中國的房地產會怎么走,這個局如何解開?楊現領表示,最好的出路仍是等待剛需生長。當前市場需要關注并守護剛需,要給予這群25歲-35歲的首次置業的剛需人群積累財富的時間,同時給他們在這一階段能支付的租住條件,因為,他們才是市場復蘇的最大機遇。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方大特鋼:第八屆董事會第五十次會... |
21:52 | 海通發展:第四屆監事會第十五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