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彭春來 向炎濤
為了一方潔凈,改造一座電廠。三年前,京能電力旗下的岱海電廠拉開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水冷改空冷序幕;三年后,改造完成,岱海電廠涅槃重生,迎來了新的發展局面,當地的生態環境也得到了大大改善。
“短期陣痛換來的是企業長遠的發展,保護環境的價值是無法用金錢估量的。在綜合治理之下,我們有理由相信岱海這顆‘塞外明珠’一定會重新煥發光彩!”近日,《證券日報》記者走進位于內蒙古烏蘭察布市的岱海電廠,岱海發電黨委書記、董事長范昕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岱海電廠作為國有企業,以“壯士斷腕”的勇氣,用真金白銀和實際行動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一場史無前例的改造
北京往西約400公里的內蒙古烏蘭察布市的岱海湖南岸,一座電廠拔地而起。這是由北京京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和內蒙古蒙電華能熱電股份有限公司分別按51%、49%的比例合資建設的岱海電廠,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和“西電東送”戰略的重點工程之一。該電廠也是點對網直供北京的電源項目,全年發電量約占北京全社會年度用電量的十分之一。
《證券日報》記者走在廠區看到,四臺總裝機容量為252萬千瓦的空冷燃煤發電機組正不間斷的工作,汽輪機冷端上的風機快速運轉,而整個園區光潔如新,一改大家對火力發電“塵土飛揚”的印象。而這整潔有序的背后,其實經歷了一場全力以赴的大改造。
2017年,國家出臺“史上最嚴”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要求到2020年,全國現役機組平均供電煤耗低于310克/千瓦時。與此同時,按照習總書記對保護內蒙古“一湖兩海”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當地對岱海湖的生態綜合治理也已全面拉開。
為了更進一步節約生產用水,實現國家節能減排指標,同時滿足岱海湖的生態治理需求,岱海電廠提出一個史無前例的改造方向:實行水冷改空冷節能減排綜合升級改造,并永遠停止向岱海湖取水!
主管技術的岱海發電副總經理張勁松告訴記者,過去,岱海電廠一期發電機組汽輪機冷端的冷卻方式是用循環水冷卻,冷卻水源來自岱海湖水。改造之后,汽輪發電機組排汽的冷卻介質變成空氣。水冷改空冷,對于岱海電廠來說,不僅不需要再從岱海湖取水,也實現了國家要求的節能減排指標,可以說是雙贏。
然而,水冷改空冷是整個改造過程中的亮點,但也是難點,因為會隨之帶來一連串的技術難題。在此之前,國內水冷改空冷的技術尚屬空白。“我們一開始就面臨很多困難:機組改造周期長、規模大,涉及鍋爐、汽機、熱控、環保等多個系統,改造工作范圍之大、工序工藝之復雜,工程難度不亞于新建一座電廠,對于已經進入生產經營期,基建工程管理經驗欠缺的團隊,這是一個莫大的挑戰。”張勁松說道。
此外,改造工作還面臨多個國內第一次:是國內第一個水冷改空冷工程,也是國內第一次將600MW亞臨界機組“跨代”升級改造為超高溫亞臨界機組,還是全國第一次將亞臨界西屋機型汽輪機改造為超超臨界西門子機型。諸多的“第一次”,意味著沒有任何先例可循,沒有任何經驗可鑒,遇到問題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時間成本、試錯成本都非常之高。
“調試過程中,整臺機組大大小小的改動有幾千處,但我們有一群‘著了魔’的人,為了摸清所有數據,我們試運了大小系統86個,閥門傳動1160余次,邏輯傳動近5000處,光打印的兩票、傳動單、聯系單堆積起來就有兩米多高。功夫不負有心人,所有調試67天全部完成。”回憶起改造過程中的艱辛,張勁松歷歷在目。
岱海電廠涅槃重生
停機改造的三年,對于岱海電廠人來說,是一場生死攸關的“轉型”升級戰。岱海電廠四臺機組整個改造工作歷時三年多,四臺機組累計停機時間長達1400多天,機組長時間退出運行,造成公司產能大幅下降。
范昕告訴記者,這場綜合改造一共投入31億元,使得岱海電廠的資產負債率大幅提升,財務成本也大幅增加,對公司的經營利潤帶來很大影響,2017年、2018年兩年,岱海電廠由原來的利潤大戶變成了虧損企業。
“停機改造對企業經營利潤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工作量也是巨大的,相當于把電廠‘推倒重建’,但我們責無旁貸。”范昕對記者講述道,據測算,水冷改空冷、節能減排改造使得岱海電廠年總耗水量從1200多萬立方米減少至280萬立方米,比改造前凈減少約1000萬立方米,相當于一座中型水庫的庫容量。改造后,岱海電廠的生產用水采用涼城縣鴻茅鎮污水處理廠中水作為主要水源、永興水庫作為輔助水源,岱海電廠則永久停止從岱海取水及排水,岱海湖得以休養生息。
今年6月15日,岱海電廠最后一臺機組(四號機組)完成改造并網發電,岱海電廠打贏了這場生死攸關的轉型升級戰。三年來,岱海湖的生態環境也得到大大改善。而對于岱海電廠來說,這場改造無異于重生一般。經過改造,岱海電廠的機組節能環保指標方面在全國同類型機組中處于領先地位,公司兩臺機組先后獲得2018、2019年度全國600MW級亞臨界空冷機組供電煤耗最優獎;大氣污染物排放指標優于國家標準,達到標準值的一半。
“生態賬是最大的賬。我們主動謀求企業轉型升級,深化節能減排,為的是岱海湖和岱海電廠都有更美好的明天!”范昕對記者表示,經過十幾年的建設和發展,岱海電廠已經全面實現廢水零排放,固體廢棄物全部回填,煙塵、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廠界噪聲等指標均優于國家有關標準要求,在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發揮了更加顯著的社會效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和肯定。
如今,岱海發電已成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岱海發電生產技術研發中心獲得授權各類型專利59項。范昕告訴記者,岱海電廠正積極探索多能互補協同發展的綜合能源服務體的道路,風火打捆送出、煙氣提水項目正穩步推進,向涼城縣供熱等項目也已拉開帷幕。岱海電廠的明天,值得期待。
15:16 | 西山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3.36億元 ... |
15:14 | 醬油業務穩固 ST加加一季度凈利同... |
15:11 | 聯影醫療披露2024年ESG報告 強化供... |
15:11 | 今創集團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44.... |
15:11 | 供銷大集2024年營收14.24億元 凈利... |
15:10 | 賽輪輪胎2024年營收凈利創歷史新高... |
15:08 | 三利譜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 |
15:07 | 招商積余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5.0... |
15:06 | 凱利泰官宣新管理層:蔡仲曦任董事... |
15:05 | 中晶科技2024年扭虧為盈 2025年第... |
15:01 | 北京電信深化生態合作 驅動首都數... |
15:00 | 昆侖萬維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6%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